元宵灯火与口碑 杨爱民 我国的元宵据说起源于魏晋,盛行于隋唐,传承于宋元明清直至民国至今。为了描述盛况,除有诗词歌赋等文艺载体之外,还有老百姓的俗谚口碑。 隋朝借元宵炫耀 《隋书·炀帝纪》载,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的正月十五夜,好大喜功的杨广,为了炫耀国力强盛、富足文明,向西域诸国显示声威,在皇城端门外的大街上,张灯数十里,乐队万千人,千树缠金,百戏杂陈,花灯竞放,昼夜通明,连洛阳东市的花草都饰以绸帛,置万灯如昼,专邀西域商旅参观游览,人们路过酒食店铺,尽食醉饱,不收分文。场面之大,“终月而后罢”;慷国之慨使“诸蕃酋长悉集洛阳”。他自己写《正月十五日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中说“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极言其朝圣时的绚丽异彩。然而,那些“冰山上的来客”,不是痴人,他们指着花树问道,中原是否还有衣不蔽体的穷人,为何不给他们用缯帛做衣服穿,而用来缠树? 风流皇帝唐明皇过正月十五,场面之宏大,灯式之奇巧,蔚为壮观,史无前例。有高150尺,30间见方的彩灯楼,皆用丝绸扎成,其上高悬龙腾虎跃的动物形象,檐角“悬珠玉金银,微风一至,锵然成韵”。崔湜还描绘佛灯百火:“神灯佛火百轮张,刻像图形七宝装。影里如闻金口说,空中似散玉毫光。”说佛门弟子也扎佛灯,绘佛像,能工巧匠,扎金口,散毫光,各显神通。正如张祜《正月十五夜灯》说:“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又如另两位大手笔,张说在御前应制的《踏歌词》里说“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韩偓在《元夜即席》里所说的“元宵清景亚元正”, 说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次高潮,仅次于正月初一。这是华灯翠火,盛世颂歌。 袁世凯忌讳元宵 清时的慈禧在元宵节更是变本加厉,弄得民元初给她进献过黄缎翡翠皇袍的直隶都督袁世凯后来有点多心:因“元、袁”谐音,“宵、消”谐音,“夜、爷”又谐音的缘故,他想正名“元宵”,下令通电全国,改“元宵节”(谐音袁消)为“元夜节”(谐音袁爷),“吃元宵”一律改为“吃汤圆”;但老百姓哪有这个记性,他们自有口声,便把吃的“元宵”称为“软蛋”和“白丸”,弄得这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软蛋”十分尴尬,做了83天皇帝就“白完”了。 元宵节“走百病” 常书侦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民俗传统节日。这一天,除了各种庆祝活动外,民间还有“走百病”的习俗。 “走百病”,又称“遛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所谓“走百病”,是古代元宵节妇女避灾求福的一种民俗活动,明清时尤为盛行。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载有:“八日至十八日……妇女着白绫衫,队而宵行,谓无腰腿诸疾,曰走桥。” 明周用曾作《走百病行》一诗:“都城灯市春头盛,大家小家同节令。姨姨老老领小姑,撺掇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偏头风。踏穿街头双绣履,胜饮医方二钟水。谁家老妇不出门,折足蹒跚曲房里。今年走健如去年,更乞明年天有缘。蕲州艾叶一寸火,只向他人肉上燃。”清康熙《大兴县志》载:“元宵前后,赏灯夜饮,金吾梦池。民间击太平鼓,走百索,妇女结伴游行过津桥,曰:‘走百病’。”“走百病”在民间是很讲究的,妇女夜间约齐外出行走,一人持香前导,或走墙边,或走郊外,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又称“走桥”。清顾禄《清嘉录·正月·走三桥》中说:“元夕,妇女相率宵行,以却疾病。必历三桥而止,谓之走三桥。”民间普遍认为,在“走百病”时,还要“摸钉”,方能求吉除疾。“摸钉”,是指到寺观烧香,用手触摸庙中大门上的门钉,以此祈盼家庭人丁兴旺。 小说中有见证 以描写明代民情风俗见长的《金瓶梅》,就有对“走百病”习俗的描述。 第二十四回《敬济元夜戏娇姿,惠祥怒詈来旺妇》中写道:元宵夜在“街上走走”回来的潘金莲等人,“走到家门首,只听见住房子的韩回子老婆韩嫂儿声唤。因他男子汉答应马房内臣,他在家跟着人走百病儿去了。”“却说那陈敬济因走百病,与金莲等众妇人嘲戏了一路儿,又和蕙莲两个言来语去,都有意了。”由此不难看出,明代的“走百病”是非常普遍和盛行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