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地花大价钱建了一个农家书屋,村民们满心欢喜,前往借阅。却发现,近千册藏书中,竟有不少是讲怎样种甘蔗的。要知道,这个村子地处北方,甘蔗根本不适宜在当地生长。于是,书屋唱起了“空城计”。“不中看,也不中用”,村民的议论,道出了当下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类似的尴尬,不在少数。比如,有的地方搞文化下乡,可来去一阵风,群众还没咂摸出文化的味道,相关人员就已经回城了;有的如火如荼盖起了文化宫、少年宫,可建好后却是“工人文化宫里工人少,少年宫里无少年”;还有的干脆就只建不管,常年铁将军把门,最终是“这边的麻将场热热闹闹,那边的图书屋冷冷清清”。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行进在全面小康的路上,随着钱袋子一并鼓起的,是群众对解决文化温饱的渴求。增加投入,建设公共文化,的确是对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回应。可问题在于,钱投了,书买了,文化场馆建了,为什么会出现有书没人读、有戏没人看、有场馆没人去的尴尬?政府的文化配餐,为何对不上群众的口味?说到底,还在于没有对接群众需求,供需不匹配。政府端上来的菜,并不是群众想吃的,群众不买账,在所难免。 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如何让有限的资金,用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近日,国办转发了文化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建立“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菜单式服务,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付款重要依据,可以说点到了穴位。 诚如论者所言:市场,有着最发达的嗅觉系统。发挥文化市场无形之手的力量,将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从文化系统的“内循环”转变为市场的“大循环”,一方面,有助于打破包办垄断的旧格局,减少面子工程导致的空壳化现象,以简政放权盘活文化资源;另一方面,能够让群众的需求与服务的供给相衔接,变“政府配餐”为“群众点菜”,实现适销对路,提高资源配置的精准度。可以说,以改革的方式、市场的力量,实现供需对接,正是化解公共文化服务“尴尬表情”的关键一招。 好事还需办好。放开,不意味着一放了之;打破,不代表破而不立。由提供服务的“运动员”转变为制定政策的“教练员”、依法监管的“裁判员”之后,政府肩上的担子不是轻了,而是重了。如何让公共文化服务的购买过程公开透明、产品质优价廉?怎样通过信用档案和黑名单等制度建设实现服务的动态监管?如何借互联网新技术的力量让传统服务抽发新芽……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政府有形之手的管理创新和积极作为。 无论是在城市社区,还是在农村禾场,公共文化这片看似不起眼的土壤,一点一滴沉淀着幸福的味道、涵养着文明的生活,从这里也可以生长出支撑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参天大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公共文化服务之舟的航向,只有不偏离人这个根本,才能驶向多姿多彩、化育人心的彼岸。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