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诗说节气:小满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国学网 徐廷华 参加讨论

        节气的轮回,也像岁月的流逝一样,这不,刚走过立夏的第十五天,小满就到了。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意味着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逐渐饱满,但尚未成熟,田野间苦菜欢长,麦秋可以上场了。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云:“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宋诗里歌咏小满节气的诗句不少。如赵蕃的“一春多雨慧当悭,今岁还防似去年。玉历检来知小满,又愁阴久碍蚕眠”,王之道的“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在描写小满时节农家生活情状的古诗中,当数欧阳修的《归田园四时乐春夏》最为著名。其中第二首写道: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意思是说:夏季的南风频频吹动野草,在随风摇曳的丛深草木间可见到那小小的茅舍。麦田里那嫩绿的麦穗已经抽齐,在微风中,像小孩子那样摇头晃脑娇憨可爱。而桑树上的叶子已长得肥肥壮壮的,可供蚕儿吃得饱饱的了。对于农家来说,他们最盼望的就是个丰收年,至于田园美景和时节的美好他们是无暇顾及的。诗的最后四句,诗人以议论的方式发出了历尽沧桑的感慨:我既知归隐田园是这么令人神往,然而我却归隐得太晚了,本应趁着身体强健之时就隐退,可如今岁月蹉跎,自己也已老去。他的另一首五绝诗“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也是写小满的。
        还有不少佳句赞颂小满,如“牡丹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说到养蚕,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日。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则以蚕丝为主。蚕丝需要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盛。故在小满节气中,吟咏蚕的诗句也不少。最早的《诗经·豳风·七月》中就有“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古代劳动妇女春天在田陌上采桑的情景。后来的诗人也有写蚕妇生活的:“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写尽了蚕农的辛苦和凄凉生活。
        同样的感受也反映在唐代蒋贻恭的《咏蚕》诗中:“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最为人熟知的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千古名句。后来这名句诗被用来比喻对爱情的坚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