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15自然、人文与科技的共构交响:第二届台湾「竹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5年11月13至15日(周五至周日) 地 点:国立新竹教育大学国际会议厅(新竹巿南大路521号) 主办单位:国立新竹教育大学中国语文学系、新竹县政府文化局 联 络 人:陈惠龄教授,Tel: (03)5213132#2600;E-mail: spring@mail.nhcue.edu.tw 连结网址:http://clls.web2.nhcue.edu.tw/bin/home.php 内容简介: 11月13日 9:20-10:50 【专题演讲一】 竹堑堡、科技城与乌托邦(张系国,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 引言人:陈惠邦(国立新竹教育大学校长) 11:00-12:30 【竹堑传统文士及其文学活动】 主持人:蔡英俊(清华大学人社院) 魏清德的大陆游踪、交往和文学书写(朱双一,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 评论人:杨晋龙(中央研究院文哲所) 从新竹到南安——举人郑家珍生平考述及其作品研究(詹雅能,东南科大通识中心) 评论人:廖振富(中兴大学台湾文学与跨国文化) 自然与真趣:郑用锡诗歌特色重探(余育婷,辅仁大学中文系) 评论人:林淑慧(台湾师范大学台湾语文学系) 13:40-15:10 【竹堑地志文史与经学思想】 主持人:颜昆阳(淡江大学中文系) 台湾诗话研究的遗珠——叶文枢《百衲诗话》、《续百衲诗话》评议(许俊雅,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 评论人:施懿琳(成功大学中文系) 众声喧哗——《竹堑文献》杂志与口述历史(江天健,新竹教育大学环文系) 评论人:周芬伶(东海大学中文系) 清领时期台湾竹堑地区郑用锡经学的通经与致用——兼论《静远堂文钞》文献来源及其所反映的经学旨趣(林保全,新竹教育大学中文系) 评论人:赵中伟(辅仁大学中文系) 15:30-17:00 【客家文学、民俗信仰及其区域社会发展】 主持人:李奭学(中央研究院文哲所) 吴浊流形象之争议再探(蒋淑贞,交通大学人文社会学系) 评论人:康来新(中央大学中文系) 英灵与时疫:义民信仰的中元之疑(罗烈师,交通大学人文社会学系) 评论人:李丁赞(清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 新竹县民俗艺阵研究(吴声淼,地方文史专家) 评论人:吴学明(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 17:05-18:25 【座谈:地方学建构的起点与开新】 主持人:蔡荣光(新竹县文化局局长) 座谈讨论学者:吴冠宏、黄美娥、武丽芳、陈铭磻、张德南 11月14日 9:00-9:50 【专题演讲二】 竹堑学的建构提要与进程(李乔,知名小说家) 引言人:陈万益(清华大学台文所) 9:55-10:55 【竹堑地景与地方记忆】 主持人:黄美娥(台湾大学台文所) 日治时期统治者、知识分子、社会大众对新竹城隍庙的接受与文化意识(翁圣峰,台北教育大学台湾文化研究所) 评论人:江宝钗(中正大学台文所) 日治时期苏维熊文艺思想的历史考察——以「自然文学」为中心(嶋田聪,日本长野大学) 评论人:柳书琴(清华大学台文所) 11:00-12:30 【全球化与地方书写的多元性】 主持人:陈益源(台湾文学馆) 失败的潜能:关于钓运的文学反思(张重岗,北京中国社科院) 评论人:梅家玲(台湾大学台文所) 从徽学到竹堑学——谈人文与地域学风之关系(徐道彬,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评论人:蒋秋华(中央研究院文哲所) 尺寸千里,蒙书新题——从传统地理志书写看《台湾三字经》之体例与特色曾美云(新竹教育大学中文系) 评论人:郑卜五(高雄师范大学经学所) 13:40-15:30 【竹堑现当代作家作品的探讨】 主持人:林瑞明(成功大学台文系) 文情与画意——论席慕蓉散文与插画之互诠性(林淑贞,中兴大学中文系) 评论人:蔡振念(中山大学中文系) 爱情再生产——席慕蓉情诗的召唤结构研究(黄美冰,马来西亚韩江学院中文系) 评论人:李癸云(清华大学台文所) 人间种植——邵僩小说论(陈惠龄,新竹教育大学中文系) 评论人:张堂锜(政治大学中文系) 离散者的家族记忆——张漱菡于《当代文艺》出版之相关作品研究(王钰婷,清华大学台文所) 评论人:林芳玫(台湾师范大学台湾语文学系) 15:50-17:40 【竹堑地方文化、语言与教育】 主持人:罗达贤(工研院产业学院) 东方硅谷——新竹科技产业发展探源(史钦泰/吴淑敏,清华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 评论人:宋智达(沛锦科技公司) 地域教育学に対する汉诗文化研究の贡献——新潟県燕市·岐阜県高山市·台湾新竹市を中心に(森冈缘,日本奈良学园大学) 评论人:金培懿(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 新竹公共地区语言使用的调查分析(陈淑娟,新竹教育大学中文系) 评论人:刘承慧(清华大学中文系) 以协同学习及跨国在线合作方式提升新竹在地华语教师的专业(刘宜君,新竹教育大学中文系) 评论人:曾金金(台湾师范大学华语文教学系) 11月15日 本日为新竹市参访活动 6、2015中国基督教之本土与全球发展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5年11月13至14日(周五至周六) 地 点:政治大学行政大楼7楼第2会议室(台北市文山区指南路2段64号) 主办单位:政治大学华人宗教研究中心、财团法人台北市教会聚会所 联 络 人:Tel: 02-29393091#69235 连结网址:http://cscr.nccu.edu.tw/news/news.php?Sn=31 内容简介: 11月13日 10:00-12:00 主持人:周复初(中央大学荣誉教授、台北市召会长老) 建构华人本土基督教的最后一里路:希腊文教材的本土化(郭承天,政治大学政治系、宗教研究所合聘教授) □□□□与□□□□之翻译与翻译与译本的比较研究(范俊铭,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博士生)(方块字为古希腊文) 新约圣经之经文翻译、希腊文文法及神学诠释间的张力(张证豪,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博士生) 评论人:王琪(台湾浸信会神学院教师) 14:00-16:00 主持人:徐弢(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启示录中「力量」:语意范畴分析在释经中的应用(蔡铭伟,长荣大学神学院兼任助理教授) 干犯第一诫的不/可能性东亚基督教史的一个奇象异景(陈子仁,辅仁大学宗教系博士候选人) 圣经新译与汉语基督教话语更新(任东升,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高玉霞,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 评论人:蔡彦仁(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教授) 16:15-18:00 主持人:郭承天(政治大学政治系、宗教研究所合聘教授) 探讨恢复本圣经中「那灵」一词翻译暨中文译本之比较研究(刘伟伦,台湾信仰学会研究员) 恢复本圣经中『交通』一词与其它译本的翻译比较(卢正五,台北市召会传道人) 全球化视野下之圣经翻译问题:以新约中的”πνευμα”为例(张证豪,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博士生)、(周复初,中央大学荣誉教授台北市召会长老) 评论人:郭承天(政治大学政治系、宗教研究所合聘教授) 11月14日 9:00-10:30 主持人:欧力仁(中原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 基督教灵肉观念与道教形神观念的比较研究(徐弢,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庄子吾丧我的天籁与倪柝声人的破碎灵的出来(陈小雯,陆军专科学校共同科助理教授) 中国基督教伦理~基督信仰的彰显与隐抑(李莉芳,台湾浸信会神学院硕士) 倪柝声的救恩观——回应徐弢〈灵魂体三元论及其对华人教会的影响〉(詹博全、徐若珊、郑家胤、周复初) 评论人:欧力仁(中原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周学信(中华威克理夫翻译会理事长) 10:45-12:30 主持人:李向平(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沈嗣庄其人及其思想(曾庆豹,辅仁大学哲学系教授) 耶稣青年会在中国(朱晓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1949年前卫理宗的新中国想象——以罗运炎(1889-1966?)为例(陈继贤,中原大学宗教研究所硕士生)(吴昶兴,中原大学宗教研究所助理教授) 评论人:林美玫(东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 14:00-15:45 主持人:蔡瑞益(台湾浸信会神学院院长) 地方信仰方式的权力构成——以广东某地的基督教为例(李向平,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刘大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一地一教会」与中国本土基督教派的「三自」情结:福州聚会处两位长老的信仰叙事(高晨扬,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教会聚会所的教会观点对其发展的影响(刘远城,台北护理健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 「上帝国」或「上帝的主权」?一个台湾本土神学的解读(庄雅棠,长荣神学院院长) 评论人:朱晓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16:00-18:00 主持人:庄雅棠(长荣神学院院长) 台湾地区大学生归信基督之研究(蔡瑞益,浸信会神学院院长)、(许芳铭,东华大学信息管理学系主任) 台湾神学教育现况:以传统神学院、教会自办神学院来看(陶牧群,东海社会学博士生) 基督教的组织与宗派形成之论述启示(张世忠,中原大学教育研究所特聘教授) 评论人:庄雅棠(长荣神学院院长)、曾庆豹(辅仁大学哲学系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