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一游”走出国门、“盗墓笔记”电影开拍、名人捐赠古建筑……今年的“遗产大事件”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照亮了文化遗产,却并未让人感觉到那么温暖,而是沉重和忧虑。直面来自公众的误解和偏见,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谁动了以发现过去、正经补史、传承保护为目的的文化遗产事业?! 低俗“观光”——轻率鲁莽、自命不凡 中国幅员辽阔,山水奇特,历史悠久,文化多样,本应是国人骄傲自豪之事,但随处可见的“到此一游”却总是大煞风景。划刻在文物古迹上横七竖八、惨不忍睹的字迹,与古代文人墨客的精雕细琢、浑然天成构成鲜明对比。这样的文字所传递的信息,并不是游客对这段历史的珍爱,多半是轻率鲁莽、自命不凡的表现。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是帮助我们重拾人类记忆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全社会共同的文化财富。在对待历史文明的态度上,我们必须少一分冒昧与低俗,多一分谦恭与尊重。若真想体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须秉持一份安静淡然的心态。行走江湖之间,寄情雕栏玉砌,应该是体验和发现之旅,从现实嘈杂喧闹的环境逃离,到一个清风明月、古朴凝重的世界中去,让心灵变得丰润充盈,平静而安详。 庸俗“鉴宝”——傲慢与偏见 在这儿,一件宝物能卖多少钱决定了它的全部价值,对本应唱主角的文物知识、艺术品位缄口不言,却对其“市场价值”津津乐道。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不仅从文化上颠覆了文物自身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导致了公众对文物产生误解,甚至偏见。“专家”们点石成金,于是一批批惊世骇俗的“天价国宝”横空出世,让人感觉这古玩市场真是“满城尽是黄金甲”! 在各种和文物鉴定相关的科学、学科高度发展的今天,文物的科学鉴定应当是一个无限丰富多彩、无微不至的文化活动,它应该综合文物学、审美考古学等多学科多方面的知识体系,绝不是仅依赖“囫囵吞枣、立辨真假”的眼学。面对媒体疯狂炒作,每个人都应该保持那份社会责任感,倡导理性回归、人性关怀的本旨,避免沦为这场庸俗闹剧受害者。 媚俗“盗墓”——盗走历史,毁掉未来 盗墓像电脑中的病毒,在掠夺文物的同时,又疯狂删除了所有的记忆符号。这场隐匿于地下的浩劫不仅盗走了我们珍贵的文物,更是将灿烂辉煌的历史毁灭殆尽,留下永远不能愈合的考古伤痛。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盗墓文学打着“公众考古通俗化”的旗号,装神弄鬼故弄玄虚,将子虚乌有精心打扮,并且样样具细,真可谓“盗墓葵花宝典”。过度自由的创作会使文学成为脱缰的野马,网络写手们的肆意涂写会失落文学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更重要的是,真正的公众考古也并不是以牺牲考古研究本身的严谨性和缜密性为代价的,没有必要“通过媚俗、放弃自己和迁就公众这些大众传播时代的惯用伎俩,通过对一门严肃科学的釜底抽薪,来谋求在当代人文精神与知识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引自曹兵武《考古学与公众》——作者注)。” 在速食主义盛行的今天,我们拥有了远甚于古人千百倍的物质财富,唯独没有了内心的那份静谧,而盗墓者等人对宝藏的疯狂追求也成了当代人追逐物质财富欲望的映射。在枯燥无味的生活中,寻求一次虚妄的历险,将自己从平淡的、琐碎的环境中解放出来,本无可厚非;但应当具备娱乐的底线,保持自己冷静观察理性思考的习惯。娱乐无过,三俗可怕,信念、责任、气节一个都不能丢! 公众考古——促进社会和谐 多一些思考,少一点冲动,多一份睿智,少一份浮躁。以现实为起点,根植于现实的土壤,以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物质条件为基础,追溯人类遥远的过去,而这种探求又必须最终回到现实中去,在现代社会中开花结果,并以此为凭,窥探人类不可知的未来。 中国文明绵延不绝数千年,以各种形式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承载着中华民族古老优秀传统的历史文化遗产,内容涉及人类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反映的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个群体过去的痕迹,在内容上它是所有公众的历史。因此,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历史记忆,弘扬优秀传统无疑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公众考古学实践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化遗产更加有效的保护,还在于它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升了人们的人文素质,增进了不同种族、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之间彼此的尊重、理解、互信和合作,并在此基础上使整个社会变得更加宽容、和谐和美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