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解读刘禹锡的《陋室铭》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国学网 薛从军 参加讨论

    内容摘要:刘禹锡的《陋室铭》的碑文除他家乡有之外,全国至少还有三处,这是陋室现象。陋室现象与《陋室铭》文章的内容有关。文章的内容重点在“陋”和“德馨”,以及两个似乎矛盾的语句。全文意在说居陋而不以为陋,一心为民分忧,清净无为,上下协调,就能永播馨名。这一主旨,正反映了全国有几处陋室的社会心态:希望官员廉正自守,勤政为民。
    关键词:陋;德馨;德政;调;丝竹乱耳
    作者简介:薛从军,男,1948年生,安徽和县人。安徽和县一中特级教师。
    一、陋室现象
    为陋室作铭,并非始于刘禹锡。据《全唐文纪事》,崔沔在洛阳做分司闲官时,曾著“《陋室铭》以自广”,大历十一年(公元777年),其子崔祐甫把这铭文勒石于洛阳故第。刘禹锡(772-842),洛阳人。他在《上杜司徒书》中说:“小人祖先壤树在京、索间,瘠田可耕,陋室未毁。”可见,他家乡洛阳确有陋室。
    奇怪的是刘禹锡的陋室及其铭文,除他家乡外,至少有三处。一是和州。据《历阳典录》:“陋室,在(和)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二是定州。据《直隷定州志》卷一《古迹陋室》记载:“三南三里庆南,唐刘禹锡筑,有铭。”三是婺州。据宋王象之《舆地碑记目》卷一《婺州碑记》,详细记载北宋政和年间郡民在龟头土城发现的《陋室铭》刻石经过,指出此铭为“唐刘禹锡文”。
    刘禹锡贬谪和州当在公元824—826年,和州有陋室及其铭,不难理解;但定州,婺州非刘禹锡贬官之地,却也有陋室和铭文,这种陋室现象,的确令人深思。
    这似乎与“陋室”的“陋”字相关,不妨作点探讨。
    二、陋室的陋
    考“陋室”之“陋”的出处,有两处,均见于《论语》。一是《子罕》:“子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里“九夷”就是“淮夷”,战国时属楚。刘刺史在《答道州薛郎中论书仪书》一文中说:“及谪官十年,居僻陋,不闻世论。”这里“居僻陋”,就是指谪官十年居住之地。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召还京师,路经扬州,与白居易相遇,白以诗相赠,刘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有“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句,可见作者于和州筑陋室,刻陋室铭,意在表明生活在“巴山楚水凄凉”之地,并不觉得“陋”,这或许是“陋”的第一层含义。
    二是《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彼大儒者,虽隐居穷巷陋室,无置坠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矣。”由此,我们可以推出刘禹锡在永贞革新失败之后,被贬到巴山楚水之地,人不堪其忧,而自己却不改其乐,坚信自己的政治主张是正确的,至少在自己贬谪的地方尚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施行,那么王公也不能与之争名了。这大概是“陋”的第二层含义。
    三、德馨
    我们不妨再作一点相关链接,作一点推断。唐代士人常借栖身名山以博取美名,谋求高位。刘禹锡不赞成这一风尚。据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序》一文说,士人曹璩求见,自称“山夫”,刘禹锡问他为什么不与别人一样称“进士”,曹璩说:“今方依名山以扬其声。”刘禹锡指出:“在己不在山。”在己不在山,即强调自身的内在道德修养高,才能扬其声誉,而不是依仗名山,依仗别人的权势去扬其声。这大概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深层含义。
    显然,“德馨”是关键。此语处于《尚书·周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论语为政》:“为政以德”;《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刘禹锡在和州任刺史,是地方长官,显然,他说的“德”,实指“德政”。
    那么,刘禹锡的德政是什么呢?当然,要联系永贞革新的具体内容。为了简单,这里引韩国磐先生在《隋唐五代史纲》归纳的五点,其一是加强中央集权,压制藩镇势力;其二是打击宦官势力,罢去宫市和五方小使;其三是明赏罚,任人唯贤;其四是停止苛政,缓和剥削;其五是出宫女,放教坊女乐还家。当然,刘禹锡在贬谪之地,有些做法是无法实现的,但也有一些可以去做,如第三第四条。刘刺史上任时,和州正大旱,他在《历阳书事七十韵》中说:“比屋茕嫠辈,连年水旱并。遐思常后己,下令必先庚。”意思说,和州连年水旱灾害,人民凄苦无依,一想到这,就必须勤于政事,以救灾为重,把自己的享乐置之脑后。他在《和州谢上表》说:“伏以地在江淮,俗参吴楚,灾旱之后,绥抚诚难,谨当奉宣皇恩,慰彼黎庶。久于其道,冀使知方。伏乞圣慈,俯赐昭鉴。”由此看来,刘刺史的“德政”,就是“绥抚”、“慰彼黎庶”,执政为民,为民办好事,办事实。
    “德”字,既是“德政”,那么“陋”字也不能只停留在解释为自己的居室简陋和刘刺史为官之地的凄凉与艰苦,而且也指府衙的简陋,陈设的简单。试想,和州连年水旱灾害,如果府衙增饰豪华,那么老百有活路吗?
    四、两个似乎矛盾的问题
    在说“陋”道“德”之时,我们不能回避下面两个问题:既然可以“调素琴”,那么怎么会“无丝竹之乱耳”?既然为和州刺史,怎么会“无案牍之劳形”?
    第一问,据《涵芬楼文谈·互异第三十五》,吴文淇解释为“此言无他乐以间之,独有琴在。比如孟子言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黍亦在五谷之内。”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但尚不够深入。
    先说“丝竹之乱耳”。这里的“丝竹”应指声色犬马之音,而非一般清音乐。《乐记》:“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又说:“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可见音乐与政治相通。刘禹锡反对统治者荒淫奢侈,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如他的《台城》诗:“台城六代竟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城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六朝皇帝尤以陈后主以奢侈荒淫著称,在豪华的台城营造了三座高达数十丈的楼阁,自谱新曲《后庭花》填上淫词,让数以千计的美女边歌边舞。“万户千门城野草”,正是沉醉于歌舞的结果。又如《金陵怀古》:“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这里的“不堪听”,与“无丝竹之乱耳”的“乱耳”有异曲同工之妙。“乱耳”用得妙,妙在明确告诉人们,这“丝竹”犹如《后庭花》乐曲,奢侈淫靡之声,不堪听。乱耳之音,在刘禹锡的笔下,还有不少。如他的《聚蚊谣》把权贵比作蚊虫:“嘈然歘起初骇听,喧腾鼓舞喜昏黑”,又如他的《飞鸢操》:“忽闻饥鸟一噪聚”,“腾音砺吻相喧呼”。这些声音,不仅乱耳,而且乱政,乱国。反对这种乱耳之音,不独刘禹锡,比如杜甫的《赠花卿》“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牧的《阿房宫赋》“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都反对统治者广声色,奢侈淫靡之风。所以,“无丝竹之乱耳”,应指没有那些奢侈淫靡的乐曲,来乱耳,荒废政事,增加老百姓的负担。
    再说“调素琴”。素琴,就是没有装饰的琴。刘刺史平素喜爱幽室调琴,如“清琴入性灵”,“室静琴思深”,“静室宵闻磬”等。调素琴,阅金经,自然表示作者弹琴看书清闲自在的情境,大有“公西华侍坐章”的风味。但是这里的用“调”而不用“弹”,必有讲究。固然,这里的“调”可以作“弹”讲,弹奏乐曲,是没有错的。但是“调”的另一意义,如上下协调,是“弹”字无法替代的。刘禹锡在贬谪朗州时,写有《调瑟词》一首,不妨引用如下:
    调瑟在张弦,弦平音自足。朱丝二十五,阙一不成曲。
    美人爱高张,瑶轸再三促。上弦虽独响,下应不相属。
    日暮声未和,寂寥一枯木。却顾膝上弦,流泪难相续。
    诗前有小序:“里有富家翁,厚自奉养而严督臧获(指佣工),力屈形削,然犹役之无艺极(无穷尽),一旦不堪命,亡者过半,……余感之,作《调瑟词》。”诗用调瑟为喻,说明为政必须上下协调,在上位的不顾下情,横征暴敛,必然会闹出乱子,追悔不及。“上弦虽独响,下应不相属”,正反映这一状况。“日暮声未和,寂寥一枯木”,正写出百姓被敲剥的惨状。为政上下协调这一观点,刘禹锡在《答饶州元使君》一文中也有表达:“盖丰荒异政,系乎时也;夷夏殊法,牵乎俗也;因时在乎善相,因俗在乎便安。”意思说,政治措施,根据农业收成的好坏和社会实际来制定,不能一成不变。刘禹锡为政和州,旱情严重,他如实奏明灾情,设法救灾,安定民心。这就是他“调”的结果。
    从修辞角度来说,这里用了合叙修辞格,阅金经,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对,“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相对,意思正好相应。这里没有权贵们的声色狗马之音,荒淫奢侈之声,有的是我自己弹奏的幽雅的琴韵,而这正体现政事上下协调,社会清平祥和。可见“调”,不仅有弹奏之声,而且有比喻政事上下协调之意。
    所以,刘刺史为政之道,要上下协调,为民办实事,替民分忧,政通人和,故“可以调素琴”;为政之要,不能嗡嗡哼哼盘剥人民,不能奢侈荒淫,沉湎于声色歌舞之中,故“无丝竹之乱耳”。
    至于“阅金经”,不难理解。早在贬朗州时,刘禹锡就有“事佛而佞”的名声,“事佛无妨有佞名”,“诗家登逸名,释氏悟真诠”,他给佛门写的碑铭文章,据《刘禹锡集》有八篇。可见他是信佛的。“金经”,一般解释是泥金书写的佛经,我疑是《金刚经》缩写。当然,《金刚经》是佛经的一种,六祖禅师解释为:“金刚喻佛性,羖羊角喻烦恼,金虽坚刚,羖羊角能碎,佛性虽坚,烦恼能乱。烦恼虽坚,般若智能破。”阅金经,不外是除烦恼,坚意志,做善事,使政事清纯而感化百姓。此外,它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对,还表示清静悠闲,无政事之烦扰。
    第二问,“无案牍之劳形”句就顺理成章,不难解释了。刘禹锡的哲学受到老庄的影响,他的《天论》就是一篇很好的思辩哲学。如“今为室庐,而高厚之形藏于内也”,陋室之所以不陋,是因高厚的道德藏于内政。刘刺史为政上下协调,善于“德政”,故政事清纯而百姓感德,以至于达到“无政事”的境界。无案牍之劳形,就是老子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就是无为而治。这是德政的表现,也是德馨的结果。
    五、全文大致主旨与陋室现象
    由此可见,刘禹锡在这篇文章里,意在说官员清贫廉政,居陋而不以为陋,一心为民,为民分忧,不做伤民害民之事,清静无为,上下协调,就能永播香名。即使“人或加讪”,但“心无疵兮”(《子刘子自传》),这就是德馨。
    由此我们这样推测:多处有陋室和陋室铭,大概是人民希望官员廉洁自守,勤政为民的一种社会心态。
    参考文献:
    [1]卞孝萱校订《刘禹锡文集》(M),中华书局,1990年第一版。
    [2]赵娟、姜剑云解评《刘禹锡集》(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3]卞孝萱、卞敏《刘禹锡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4]张达人《刘禹锡年谱》(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一版
    [5]蔡惠明〈刘禹锡的佛教因缘〉(台)(J)〈香港佛教〉1985,36卷
    [6]孙琴安〈刘禹锡诗中所涉及的道教〉(J)〈上海道教〉1991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