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国学教材 >

如何朗读《归去来兮辞》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第一段用一韵,押ui韵,韵脚有“归”“悲”“追”“非”。这一段表示作者辞官归田的决心。开篇一句“归去来兮”的感叹可以说表达了作者长久压抑在心中的怒气,所以文章的这开篇一句要读的痛快。接下来一句“田园将芜,胡不归?”一个反问,这句还有对自己的一种自责。“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是对自己曾经选择官场的后悔之意,心为形役使而不能自主,这是何等可悲!这两句读时要读出作者的那种自责自悔之情。“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两句中通过“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这几个词语,我们都能感觉到陶渊明在自责自悔中又有迷途知返,及早醒悟的自我宽恕和自我安慰之意。全段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这一段要读得气中声硬。 
    课文的第二段: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垣。 
    本段写了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以归途——家门——居室——庭院的顺序来写,表面写景,实际抒情,营造了一个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第二段用三韵,全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到“熹微”,押i/ui韵,韵脚有“衣”“微”。其中“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这一句话,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的状态,作者站在小舟上,迎风而立,小船在江上轻轻摇动,微风轻轻吹拂着他的衣襟,这是何等的潇洒和飘逸,又是何等的轻松与畅快。读的时候要读出作者的轻松和洒脱的情怀。下一句“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这一句中两个动词“问”和“恨”都表现出作者急于归家的急切心情,所以处理这一句时语速要加快,要能表达出作者那种迫切抵家的心理。第二层“乃瞻横宇……有酒盈樽”押un韵,韵脚有“奔”“门”“存”“樽”,这八个四字句在第二段中比较特殊,我们说这篇辞四分之三的部分用到了六字句,而这里集中用到了四字句,很显然字数的变化反映在语速上必然也要加快,节奏由三拍转为二拍。第三层“引壶殇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押an韵,韵脚有“之”“期”“耔”“诗”“疑”。刚刚在第三段作者的那种惆怅与伤感没有持续多久,到了第四段的第一句话,一个“已矣乎”,是一种释怀和对万事的超脱。这句话真正反映出陶渊明的那种洒脱和豁达的人生情怀。读时要处理好这感情的变化。“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再次在问句中肯定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为什么要违心来限制自己的个性去做不喜欢做得事呢。“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这两句表明经过了一段的思想斗争后,他立即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心志。“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新课程改革,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强调“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这应引起我们所有语文一线教师的高度注意。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拙见,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x“颜”“安”“关”“观”“还”“桓”。这十二个八字句,又分别写了作者归家后尽享家中,无论是室内还是园中,还是自然美景乐趣的那种怡然自得,自由自在。内容把握好了,才能把握住感情。这一段整体要读的气满升高。 
    文章的第三段: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这段仍写作者隐居田园后的愉快生活,尤其是在农村的出游经历。 第三段用一韵,押ou韵,韵脚有“游”“求”“忧”“畴”“舟”“丘”“流”“休”,写回乡定居后的生活情况。第三段开头一句“归去来兮”呼应文章的开篇,并且在这里作者辞官隐居的决心再次坚定,所以读这一句时要读的坚决而肯定。“游”“求”两韵述志;“忧”韵乐以忘忧;“畴”“舟”“丘”“流”是一段充满诗意的描绘。这句话延续了第二段中欢快的情绪,读时仍是轻松而享受的。“休”韵写春来万物复苏,有感于自然生生不息,由此想到人生短暂与匆促,顿生感慨。在作者沉浸在大自然的种种美景中时,在作者看到万物的生机勃勃时,他却生发了一种人生悲叹“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这是一种无奈和伤感啊,虽然作者面对美好的大自然表现出无限的向往之情和压抑不住的兴奋,可是毕竟已经老之将至,在激动兴奋的同时又产生出无限的感慨,一种晚境凄凉之感袭上心头。所以这一句读时要有激动和兴奋转为伤感和落寞,语速要放慢,给人无限的惆怅和思考。 
    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这最后一段抒发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感想,当乐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第四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其余押I韵,韵脚有“之”“期”“耔”“诗”“疑”。刚刚在第三段作者的那种惆怅与伤感没有持续多久,到了第四段的第一句话,一个“已矣乎”,是一种释怀和对万事的超脱。这句话真正反映出陶渊明的那种洒脱和豁达的人生情怀。读时要处理好这感情的变化。“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再次在问句中肯定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为什么要违心来限制自己的个性去做不喜欢做得事呢。“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这两句表明经过了一段的思想斗争后,他立即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心志。“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