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以西,灵隐山麓为著名的江南古刹,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 灵隐寺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东临西湖,烟涛迷茫,云烟万状。宋之问这首《灵隐寺》就是描述他初秋之夜,寄宿灵隐的所见所感,抒发他颓丧之际求仙归隐之思。 灵隐寺 宋之问善于写诗,这首《灵隐寺》写得确实不错,而第二联“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更是个中翘楚,点睛之笔。 因为首联是写山,写飞来峰山势之雄奇高峻:“鹫岭郁岧峣,龙宫琐寂寥”。 鹫岭,即印度灵鹫山,这里借指飞来峰;岧峣,山势高峻貌。 冠一“郁”字,见其高耸而又具有葱茏之美。 龙宫,相传龙王曾请佛祖讲经说法,这里借指位于山间的灵隐寺。 寂寥,佛家以“清静”为本。冠一“锁”字,更见佛殿的肃穆空寂。 这两句,借用佛家掌故先写山,后写寺,山寺相映生辉,更见清嘉胜境。 第二联“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紧承其后,写水,写钱塘江的浩渺连天,钱塘潮的波澜壮阔。它的美妙不仅在于自身对仗工整又与首联紧承,也不仅是景色描绘的精当入神,而且在于它超越过对灵隐寺自身的描述,将飞来峰、钱塘江乃至东海都聚纳过来,形成气势雄阔壮伟的诗境。 非大手笔、大心胸莫属,因此这两句诗一出,时人竞相传抄,甚至附会成是骆宾王代作。 在笔者看来,这两句是骆宾王代作,其原因有二:一是此联与诗中其它诸句水平不在一个层次上,不说鹤立鸡群也是更上一层楼,所以让人怀疑不是出于一人之手;二是骆宾王因起兵反对武则天篡唐而被害,因而受到持有正统观念的一些人同情。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进一步刻画灵隐一带特有的灵秀:传说,在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秋爽时刻,常有似豆的颗粒从天空飘落,传闻那是从月宫中落下来的。 在这神异之境游览,自然也就带有了脱俗的情趣。“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是诗人在灵隐山上,时而攀住藤萝爬上高塔望远;时而循着引水瓠木寻求幽景名泉;时而观赏那迎冰霜盛开的山花和未凋的红叶的情景。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是说自己自幼就喜欢远方的奇异之景,今日有机会面对这惬意的景色正好洗涤我心中尘世的烦恼了。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更是由灵隐寺影射出了“归隐脱俗”的生活情趣。 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座落在浙江天台县,天台山的楢溪上有石桥,下临陡峭山涧。宋之问此时处于贬谪之中,产生幻灭感也在所难免,因而生出了“归隐脱俗”的生活情趣也是可以理解的。 【国学时代,时代国学】 GuoxueTimes Sheer Reading Pleasure 与您一起分享文化之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