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说文谈史:北总布胡同32号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国学网 许谋清 参加讨论

        人民美术出版社在哪里?北总布胡同32号。北总布胡同历史上发生一件什么大事?火烧赵家楼。和火烧赵家楼有同样深远意义的还有这北总布胡同32号。
        最近,人民美术出版社出了一本书,书名也是:北总布胡同32号,作者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林阳,社长汪家明给作了序。
        汪家明说,20世纪40年代这里曾是北平国立艺专所在地;建国初期,国家出版总署在这里创办,随后成立人民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可以想见,在这个院落里,曾经留下齐白石、徐悲鸿、胡愈之、胡绳、郑振铎等文艺大家的身影……
        记得徐悲鸿说齐白石老先生妙法自然,可比虚谷,可比任伯年,可比当代绘画大师吴昌硕。可与中国画坛上任何丹青妙手相媲美。认定此翁可为人师,决心向一潭死水的北平画坛掷一重石。徐悲鸿聘请齐白石来授课,而且亲自登门拜访。徐悲鸿说,你不仅是学生们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又说,要借老先生的斧子来砍一砍北平画坛的枯木朽枝。甚至说,老先生讲课,他要到课堂上陪着,热天,为老先生准备电扇,冷天,为老先生准备炉子。当年,徐悲鸿请齐白石,就是请到这里来的吧?之前,齐白石受人木匠长木匠短的挤兑,徐悲鸿的提携可以说是恩重如山,老画家竟然一撩长袍要拜徐悲鸿……我写《大师出世》就写到这一幕。我认为作为艺术大师的齐白石这时才真正出世。我当时说,我要讲的故事必须在这一刻定住,甚至把此情此景浇铸成一座铜像,一座纪念碑。在这充满扼杀的世界里,齐白石此举是代表了所有的艺术家的真诚,是对于那些心胸坦荡而提携贤才的人的永久的最高的敬意。北总布胡同32号由此真正成为中国的艺术殿堂,它不应该是美术界可以忘却、可以侮慢的地方。
        我们继续往前找,马静的《国立艺专》告诉我们,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学校,起因于蔡元培。蔡元培那时是教育总长,倡导一个美好的梦想:全民美育。这是一个从胎教开始的美育计划……让我兴奋的还有,蔡元培后来是被尊为“煌煌上庠”的北京大学的校长。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最好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在北总布胡同上班就得经常钻胡同,在附近的东堂子胡同我找到蔡元培的故居。北京大学另一位老校长马寅初住在西总布胡同。作为北京大学毕业的学生,对这里,油然而生敬意。
        北总布胡同32号,还有一样引人注目,人民美术出版社几个字是周恩来题写的。
        我1979年到1987年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做《连环画报》编辑,这期间是中国连环画的一个高峰期,我称它为中国连环画的黄金时代,发行一百多万份,出了《枫》《人到中年》等一大批有全国影响的连环画作品。年画、连环画大师,作《西厢记》的王淑晖,作《大闹天宫》《武松打虎》的刘继卣是人美社的老人,作《山乡巨变》《李双双》的上海画家贺友直是北总布胡同的常客。我的同仁都非常敬业,这也是后来者对于先辈们事业的承接。所以,北总布胡同32号也就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国人从极“左”的束缚中挣脱出来。文化艺术突破一个一个禁区,可以称作是一个思想变革的年代。艺术家进行文化反思,显出各自的个性。连环画以它的通俗化大众化至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全国画家都知道北京有一个北总布胡同,都记住一个数字:32。《连环画报》成为当时中国中青年画家最辉煌的舞台。我在心里憧憬着,中国要出大艺术家。时代让画家成为读书的画家、思考的画家。所谓人杰地灵,北总布胡同32号是中国美术的风水宝地。
        北总布胡同32号的建筑有特色,那栋屋顶由各种几何图形组成的灰砖西式平房,至今历历在目。它的边上有三棵古树,是古槐。我到人美时,就看到两棵,由房子隔开,但它们高过房顶,把繁花密叶伸向对方。我们每年闻它个把月槐花的香味,北京很多文友都闻过它的香味,并留下文字记忆。让人感动的是树比房子老,为了保护这几棵古树,盖房子时,墙壁特意凹进几个地方,削屋适树。
        还有一栋二层的国字形的楼房,在记忆里依然真真切切,它四面的房间都朝着天井,楼上楼下都有一圈开放式的廊子,柱子和栏杆都刷红漆,我们叫它红楼。创作室在楼上,发行部在楼下。
        我们在北总布胡同32号上班,热爱这里的事业,也热爱这里的环境,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院子里有一个大花坛,我经常绕着它散步,闻花香、草香、树香。很多人都一样,认得院子里的每一棵树、每一丛花。我还发现一个秘密,玉兰花不是到了春天,而是早在秋天就含苞,那花苞要经历冬天的风刀霜剑,再在春天白玉无瑕地开放。
        “文革”期间,有些行政人员素质比较差。我看到那栋西式平房边上的两棵古槐就死在他们手里。一棵是在树干底下剥掉一圈皮,那古槐很快就枯死了,变黑了,像一只大手,无言地伸向蓝天。另一棵,他们用来拉钢筋,树干伤痕累累,后来着虫了,站不住,歪靠在那平房的墙上。要砍古树得由园林部门批准,一棵是枯死,一棵是着虫,仿佛理由十足,就那么批准了。两棵古树是剧掉的,留下两个树头,清清楚楚让我们看清它们的年轮,那是它们的控诉。
        一部书唤醒我们对一个旧址的记忆,我们的北总布胡同32号。
        和北总布胡同32号相邻的是梁思成的故居,斜对面是赵家楼。梁思成的故居拆掉了,北平国立艺专旧址的北总布胡同32号也拆残了。让人振奋的是,梁思成的故居正在恢复重建。
        为了民族振兴,我们一次次反省,这样的往事不该如烟。
        (作者为中国作协会员,曾在晋江市政府挂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