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说文谈史:旧砖与新墙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国学网 穆涛 参加讨论

    师 和 傅
        傅的本意是打基础的老师。《礼记》里的规则是,“人生十年曰幼,学”;“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一个人长到十岁,要送到老师家里念书,且是寄宿制。现在的小学生入学是七岁,以前也有早的,董其昌写袁礼卿(明朝兵部尚书)“七岁就外傅,受《毛诗》,又《礼记》”。还有较晚的,袁枚《子不语》是志怪小说集,功力不在蒲松龄之下,但更玄乎。其中写一个寡妇儿子,因家境不顺畅,才“子年十五,就学外傅。”师在傅之上,不仅授知识,还明事辅人,是一辈子要敬的,师徒如父子。国师,是皇帝的参谋长。以前讲究的人家,屋里都设祭“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这个师指孔子,孔子是万代师表。师还是军队编制,护家卫国,“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师和傅都属重量级,三公有太师太傅,九卿有少师少傅。
        《礼记》是一本讲规矩的书,讲我们中国人该怎么样守规矩。人与天地神明的规矩(日月星辰,五行交错与四季轮回,以及诸神即位的奉祭),人与社会的规矩(君臣秩序,四方纲纪,典章法度),人与人的规矩(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家事国事天下事)。规矩明细了叫礼数,其间的礼数都是很具体的。社会规矩的总合叫礼,礼是中国人的宗教,老话称“以礼入教”。因为礼的因循存在,社会秩序才澄明,教化有致。送礼这个词,指的是送去规矩。送礼不是乱送的,也不是多多益善,更不宜乱收,乡间有一句土话,“送人一斗米是恩人,送人一担米是仇人。”现实版的例子是,陕西一位领导,收了为数可观的名手表,由此被称为“表哥”,大麻烦就出来了。
        上个世纪初,有一句口号叫“打倒孔家店”,把孔子牌位给砸了,把旧礼数也砸了一些,但下手干这些事的,多数是懂其中规矩的人,因此出手还讲究点分寸,失手是失手了,还不算太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两句口号,“破四旧”和“批林批孔”。把林彪和孔子放一个筐里批判,真够创新的,成了“划时代”的笑话。“四旧”是“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破四旧”是“文化大革命”,那场革命是彻底的,把该砸的不该砸的,全部打翻在地砸烂,还踏上无数只脚。我好瞎琢磨,净想些扯不着的,比如有三个疑惑:1979年之后,我们用30多年时间实现了经济大进步,但这些年,中国人传统行为里善良淳厚的那些东西消逝了多少呢?如今我们是世界经济的老二,但中国人行为方式的声誉也排在老二的位置上吗?乡下人盖房子,重视打地基的。旧秩序被砸烂之后,用“学雷锋”“五讲四美三热爱”这番略有简陋之嫌的新道德,能支撑得住广厦千万间吗?
    致 中 和
        真正的和,是心物不分,浑然一元。
        和是中庸之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不是一股脑儿的和和气气,不是引而不发,而是“发而皆中节”。中节,应当是什么就是什么,喜则喜,怒则怒,为所欲为。但这个为所欲为是道之上的所作所为。旧朝代里的一些昏君昏官,连做人的基本道理也不去弄懂,那种为所欲为,是下三滥,是胡作非为。这类行径,新时代里有没有我不敢乱说。
        “和者大同于物。”和,已经跨越了标新立异的阶段,不求神通或通神,而是把心念空掉,忘知守本。一个人到了真正的高境界,就如常守常了。
        和,守着天地法则,守大规律。
        去年冬天,在最冷的时候,我在呼伦贝尔草原上住了5天。那里的冷是纯粹的,是实实在在的。晚上气温在零下40摄氏度以下,屋内屋外的温差在60摄氏度以上。人走出屋子,几分钟之后,黑眉毛就变成了两抹白霜。呼伦贝尔草原一年中有两个主色调,草色和雪色,每年晚春时节,往往是雪没有融干净的时候,草就青青地长出来了。草一黄,雪又铺天盖地地下来了。冬天的呼伦贝尔银装素裹,天地寂寥,一望再望三望仍无涯。那里没有雪花,雪在半空中就冻成了细小颗粒,这应该是天意,落在地上不易板结,马羊牛可以轻松地蹚开雪找草填饱肚子。
        牧户在雪原上是照常放牧的。我这次到了一个牧户家里,方圆几十公里,只此这么一家。大概有三四百只羊,二十多匹马,还有一些牛。我此行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草原上的动物们在冬天里是怎样生活的。放牧的时候,马走在最前头,长腿蹚开厚厚的积雪搜吃草尖,它们品性高雅,只吃草尖。羊群跟着来了,甩开小腿脚踢踢腾腾着吃草的中部。打扫战场的是牛,牛倔,但老实,剩下什么吃什么。牛不会蹚雪,若没有马羊开雪路,会饿死的。天意,比科学更科学,马牛羊在冬天的草原上,就这么和谐地过日子。我们老祖宗说得真好——和为贵,“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亨廷顿让自己成为著名人物的理论是“文明冲突说”,基本观点是,“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不仅持久,而且难以调和。”这种世界观的危险之处,在于使强盗逻辑成为一种正常存在,也为美国人在中东国家不断动粗耍横,以及重返亚洲滋生事端找到了理论依据。
        (作者为《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