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大师 > 古代人物 >

法藏(3)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学术著作及历史地位
    法藏的学术著作多数难考其具体年代,且有部分佚失,但重要著作均得以流传。其中《华严探玄记》是彰显法藏华严教义学理论建构成熟之作,另有诸多注疏,史称“贤首十疏”,包含有《梵网经疏》、《心经略疏》等。法藏著述中,《华严指归》、《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华严金狮子章》并称“贤首三要”。
    其一生主要撰述有:《华严发菩提心章》、《华严关脉义记》、《华严金狮子章》、《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华严经文义纲目》、《华严经义海百门》、《华严经旨归》(《华严指归》)、《华严三昧章》、《华严玄义章》、《华严经传记》、《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大乘起信论义记》、《法界无差别论疏》、《入楞伽心玄义》、《梵网经菩萨戒本疏》、《新华严经略疏》(《新华严经料简》)、《华严三宝礼》、《华严赞礼》、《华严翻梵语》、《华严梵语及音义》等。
    法藏专宗华严,是唐代建构华严教义学的龙象高僧,也是中国佛教玄学体系的最后构建者,其理论学说与智顗的天台哲学,可称是中国佛教理论之双璧。此外,宋明理学尽管整体批判佛教,但实际上通过禅学,特别是华严禅,间接受到了华严派的较大影响。华严义学中的理事圆融论成为佛教哲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相互融合的重要理论,宋代程朱理学甚至直接使用理事、理气等作为哲学思考范畴。
    法藏思想对日本佛教、韩国佛教的华严宗影响均较深远,乃至日本华严学权威学者镰田茂雄曾说,东亚三国推展华严教学的比较研究中,首先是必须要将法藏的《华严五教章》视为开宗之书,并有必要详细调查比较中国宋代、日本凝然、高丽均如及以后的相关注释著作。以法藏华严教义学为理论基石的华严宗,迄今仍然活跃在日本、韩国等地区,可以说,法藏的思想对当时及后世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著作选读
    谓金无自性,随工巧匠缘,遂有狮子相起。起但是缘,故名缘起。
    谓狮子相虚,唯是真金。狮子不有,金体不无,故名色空。又复空无自相,约色以明。不碍幻有,名为色空。
    狮子情有,名为遍计。狮子似有,名曰依他。金性不坏,故号圆成。
    谓以金收狮子尽,金外更无狮子相可得,故名无相。
    谓正见狮子生时,但是金生,金外更无一物。狮子子虽有生灭,金体本无增减,故曰无生。
    ——《华严金狮子章》
    金与狮子,同时成立,圆满具足,名同时具足相应门。
    若狮子眼收狮子尽,则一切纯是眼;若耳收狮子尽,则一切纯是耳。诸根同时相收,则一一皆杂,一一皆纯,为圆满藏,名诸藏纯杂具德门。
    金与狮子,相容成立,一多无碍;于中理事各各不同,或一或多,各住自位,名一多相容不同门。
    狮子诸根,一一毛头,皆以金收狮子尽。一一遍狮子眼,眼即耳,耳即鼻,鼻即舌,舌即身。自在成立,无障无碍,名诸法相即自在门。
    若看狮子,唯狮子无金,即狮子显金隐。若看金,唯金无狮子,即金显狮子隐。若两处看,俱隐俱显。隐则秘密,显则显著,名秘密隐显俱成门。
    金与狮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定纯定杂,有力无力,即此即彼,主伴交辉,理事齐现,皆悉相容,不碍安立,微细成办,名微细相容安立门。
    狮子眼耳支节,一一毛处,各有金狮子;一一毛处狮子,同时顿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无边狮子;又复一一毛,带此无边狮子,还入一毛中。如是重重无尽,尤天帝网珠,名因陀罗网境界门。
    说此狮子,以表无明;语其金体,具障真性;理事合论,况阿赖耶,令生正解,名托事显法生解门。
    狮子是有为之法,念念生灭。刹那之间,分为三际,谓过去现在未来。此三际各有过现未来;总有三三之位,以立九世,即束为一段法门。虽则九世,各各有隔,相由成立,融通无碍,同为一念,名十世隔法异成门。
    金与狮子,或隐或显,或一或多,各无自性,由心回转。说理说事,有成有立,名唯心回转善成门。
    ——《华严金狮子章》
    初中问曰:云何名为发菩提心?答曰:依起信论有三种心。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修一切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救度一切苦众生故。依此三心各曲开十门。就初直心中具有十心。一者广大心,谓誓愿观一切法悉如如故;二者甚深心,谓誓愿观真如要尽源底故;三者方便心,谓推求简择趣真方便故;四者坚固心,谓设逢极苦乐受此观心不舍离故;五者无间心,谓观此真如理尽未来际不觉其久故;六者折伏心,谓若失念烦恼暂起,即觉察折伏令尽使观心相续故;七者善巧心,谓观真理不碍随事巧修万行故;八者不二心,谓随事万行与一味真理融无二故;九者无碍心,谓理事既全融不二,还令全理之事互相即入故;十者圆明心,谓顿观法界全一全多同时显现无障无碍故。第二深心中亦具十心。一者广大心,谓于遍法界一切行门誓当修习学故;二者修行心,谓于此无边行海对缘修造故;三者究竟心,谓凡所修学要当成就乃至菩提故;四者忍苦心,谓能忍大苦修诸难行不以为难故;五者无厌足心,谓顿修多行情无厌足故;六者无疲倦心,谓于一一难行多时勇悍无疲倦故;七者常心,谓于一一行各尽未来际,念念相续恒不断故;八者不求果报心,谓修此诸行不求人天二乘果故;九者欢喜心,谓凡修诸行称本求心皆大欢喜故;十者不颠倒心,谓凡所修行皆离二乘俱绝三轮故。第三大悲心中亦具十心。一者广大心,谓于一切众生皆立誓愿,将度脱故;二者最胜心,谓度彼要当得佛果故;三者巧方便心,谓求度众生巧方便法要当成熟故;四者忍苦心,谓堪忍代彼一切众生受大苦故;五者无厌足心,谓于一一难化众生化以无量方便无厌足故;六者无疲倦心,谓化难化众生设于无量劫荷负众生苦不以为劳故;七者常心,谓于一一众生尽未来际念念无间不休息故;八者不求恩报心,谓于诸众生作此广大饶益终不希望毛端恩报故;九者欢喜心,谓令众生得安乐时,通令得转轮王乐释梵天王乃至二乘及大涅槃等乐故;十者不颠倒心,谓不见能化及所化故。
    ——《华严发菩提心章》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二别显中有三对六不。然有三释:一就位释,二就法释,三就观行释。初就位释者,一不生不灭,在道前凡位,谓诸凡夫死此生彼,流转长劫,是生灭位。真空离此,故云不生不灭也。二不垢不净者,在道中菩萨等位,谓诸菩萨障染未尽净行已修,名垢净位,真空离此,故名不垢不净。三不增不减者,在道后佛果位中,生死惑障昔未尽,而今尽是减也,修生万德昔未圆,而今圆是增也。真空离此,故云不增不减。又佛性论中,立三种佛性:一道前名自性住佛性,二道中名引出佛性,三道后名至得果佛性。佛性唯一,就位分三,今真空无异,亦就位分异。又法界无差别论中,初名染位,次名染净位,后名纯净位,皆同此也。二就法释者,谓此真空虽即色等,然色从缘起,真空不生色,从缘谢,真空不灭,又随流不染,出障非净,又障尽非减,德满不增。此生灭等是有为法相,翻此以显真空之相,故云空相也。三就观行释者,谓于三性立三无性观,一于遍计所执性作无相观,谓彼即空无可生灭;二于依他起性作无生观,谓依他染净从缘无性;三于圆成实性作无性观,谓前二不有而非减,观智照现而不增。又在缠出障性无增减,又妄法无生灭,缘起非染净,真空无增减,以此三无性显彼真空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