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国学教材 >

魏晋时期的清谈和玄学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清谈误国?
    关于“魏晋清谈”,有一则非常有趣的故事:晋代的太尉王戎素闻玄学家阮瞻声名卓著,有一天王戎见到他,问:“老、庄与孔子有什么相同和差异呢?”阮瞻回答道:“将无同?(恐怕没有什么不同)”面对这样模棱两可的答案,王戎竟觉得非常有道理,当即征辟阮瞻为属官,当时世人都称阮瞻为“三语掾”。
    《晋书》中记载的是阮瞻和王戎的故事,赞赏阮瞻只说了三个字就当上了官。而《世说新语·文学》则将这个故事安排在了阮修和王衍身上,在后面还补上了卫懿的评论,卫懿也是当时著名的玄学家,他说如果是他来回答,一个字就足够了。结果阮修又答道:如果真是众望所归,其实一个字不说都可以。
    选拔人才仅仅凭借几个字;玄学家们整日讨论三玄、名理还有才性等听起来就很玄虚的话题;不理国事……这很自然地会让人联想到“清谈误国”。《颜氏家训·勉学篇》中就说:“何晏、王弼,祖述玄宗。……直取其清淡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复,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也。” 《晋书》中更借当时大名士王衍之口,将晋末“五胡乱华”的惨剧追本溯源到“清谈”上来。
    但是如果看东汉末年到曹魏正始年间政治与思想的变化,就会发现这种历史认识其实有是很大问题的。一个也许令人有点难以置信的事实是:我们今日认为脱离实际、夸夸其谈的“清谈”,在当时正是为了解决国计民生问题而进行的学术讨论,它产生的最大动力并非哲学思辨的需要,而是为了当时的社会秩序提供合理性的根据。当时所谓社会秩序,其确切含义并不是某种思想,也不是某种方针国策,而是东汉以来门阀士族逐渐建立的封建秩序。
    东汉到晋初是门阀士族阶层不断发展壮大的时期。经济层面上,东汉时庄园经济茁壮成长,世家大族不断兼并土地和人口,使得国家的编户齐民越来越少。文化层面,东汉时代以经学为中心的儒家基本统一了门阀士族的思想,使门阀士族又成为文化官僚,家族不仅“累世传经”,家学渊源深厚,而且出现了“四世三公”的世代高官家族。世家大族逐渐整合成强大的士族官僚集团,他们要求与皇帝共治天下,这无疑违背了皇权的独断专行和至高无上性。汉武帝以来,皇权以儒家的礼法名教来同化社会,一风俗、齐道德,但是到了东汉末年,这种同化已经演变为统治者禁锢人思想的工具,由于门阀士族拥有独立的经济基础,他们的思想也是独立的,在东汉末年时的很多世家大族心中,礼法名教究竟是规范社会、调整人际关系的人伦秩序,还是镇压异己的工具?这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于是士族官僚集团与皇权及其衍生的外戚与宦官发生了激烈的斗争,中央皇权为了整肃士族官僚集团发动了“党锢之祸”,而士族官僚集团为了与之对抗引西凉军阀董卓进京,酿成“董卓之乱”,最终导致了东汉王朝的覆灭。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现实政治需要一种理论思想来证明皇权不干预、清净无为的合理性,玄学就应运而生了。玄学正是为了从思想层面为门阀士族重建社会秩序所做的理论准备。最初玄学代表人物是何晏和王弼。何晏论证了“以无为本”,名教应该本于自然,而王弼在《老子注》和《周易注》中进一步提出,“自然为本,名教为末”,这是治国唯一的正确指导思想。为什么“以无为本”?或者说为什么“无”高于“有”呢?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两个层次上来论证。从空间上来说,“有”就是我们所处的自然界、社会和周围环境,都是现实世界的东西,但是“无”所处的世界是一个更高层次的概念世界,概念可以幻化成任何事物,它存在于你的心灵之中,你在脑海中出现了桌子、椅子等等概念,但是你的脑海中不可能真的有桌子和椅子。从时间上说来,“有”只是“无”的一个阶段,比如说一支笔,它没有被生产出来之前是不存在的,它被生产出来之后经过了一段真实存在的时间,但是成百上千年之后这支笔它也不会存在了,“无”是“有”的起点和终点,规定了“有”的方向,“有”被“无”所包括、支配。因此应该遵守“有”的世界中每个事物自身的运行规律,这些规律来自于本体性的无,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些就是指当时世家门阀所确立的封建秩序,君主不应该以自己的权力去干涉破坏。余敦康先生解释王弼的思想时认为其内在含义是:“如果统治者尊重社会的自组织功能,则可以自然发生出一套仁义礼敬的伦理规范,起到凝聚社会、自我调节的作用。反之,如果统治者试图以行政命令强行提倡仁义礼敬,那么仁义礼敬就会变成斗争的幌子。”换言之,政府对于社会价值是可以起到引导作用的,但是如果政府以“教条口号”的方式来推进某种主义思想,只会造成人们对这种思想的反感。总而言之,正始名士希望统治者根据自然之道制定名教规范,不过这种自然是指社会层面的自然发展,当时即士族门阀渐渐强于君主的社会现实。
    余敦康先生在《魏晋玄学史》中指出:魏晋玄学有一个母题,这个母题在玄学话语体系中叫做“名教自然之辨”;在哲学话语体系中叫做“天人关系”;在政治话语体系中叫做“社会秩序的重建”。“魏晋清谈”正是魏晋玄学探讨母题的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