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川 王维诗二首 王岳川书 修齐治平 王岳川书 在中国历史上,对儒家思想有三种不同态度:一是仰视——对其加以神秘化神学化,将儒家抬到近似“神”的地位;二是俯视——对其贬抑打压,将儒家看成“吃人”文化而大加挞伐;三是平视——运用理性对儒家的当代价值加以正确地阐释。如今年五四,习近平到北京大学同大学生对话时说:“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我认为,这是一种理性的声音,是我们对经典文化认知和践行的重要尺度。 以《大学》审视“大学” 《大学》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人千百年。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战争、灾难、瘟疫和人的精神生态失衡的状况下,《大学》的光辉仍然透过历史的迷雾而映射出来。 现代“大学”主要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等方面。古代中国的“大学”则主要强调对内在道德心性的开发和完善。这一侧重内心完善的大学教育与现代大学并不是冲突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因此,在全球化时代重新阅读先秦的经典,重新审视儒家的思想、道家的思想,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说明古代思想有其亘古常青的魅力。 文明之所以得以传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能启发当代人解决现实问题。当今社会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突出问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精神存在方式之间出现了裂痕。我和他人、我和社会、我和世界、我和自我、精神和肉体的关系严重撕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公布了三个百分之一,其状可谓触目惊心。第一个百分之一是精神病。一百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精神失常、精神忧郁。第二个百分之一更为可怕,一百个人当中就有一位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第三是自杀率百分之一。为什么现代化现代性给予世界的承诺是人人幸福而过上美好的生活,却出现整体分裂的三个百分之一?面对如此复杂的问题,人类的精神需要真正的文化来疗治,否则人类今后赚得了整个世界,但是失去的却是自己的灵魂,失去了自己真正的幸福。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重新提出大学的意义问题。大学的意义,古代和今天都在追问。汉代郑玄说:“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朱熹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这是古代的看法,今天的人们也在探讨大学的意义。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所谓“大师”就是指那些德高望重、学贯中西、眼光深邃,而且是面对整个世界毫无私心地把自己的知识贡献出来,提升人类精神境界的大学者。可以说,现代的大学理想和古代的大学理想有内在相通之处。当然,这种理想也遭遇到现实的问题。今天的大学,学生空前增多,但是灵魂无根问题、心灵空洞问题、精神缺钙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重新审视大学的意义,重新塑造大学精神就成为当务之急。“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什么叫“天下”?什么叫“公器”?今天,我们有多少学者,有多少大学生心里边还有“天下”这个词?还有“公器”的尺度?这难道不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这时重温中国经典——《大学》,其当代意义就鲜明地浮现出来。 “大学之道”的纲领意义 “大学之道”的“道”主要指道理、宗旨、规律等。在古代,大学是成人的仪式,十五岁入大学,接受成人立业的教育。大学的对象不仅包括大学生,还包括一切长大成人的人。“大学之道”中的“道”指的是办大学的宗旨、方针,读大学的要求和成为学生的一套自我行为规范。 “大学之道”有三个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第一条纲领是“在明明德”:要去明白、弄清楚并且彰显人人内心原有的光辉品德。儒家强调“人之初,性本善”,长大了以后,有的变成了很好的青年,而有的却变成了罪犯恶人,呈现如此之大的差异,就在于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外在环境和人性发展的关系就是大学教育不得不考虑的方面了。对此,西方的哲学家也有同样的探索,其中存在主义哲学家告诉我们,人处于世界当中,面对四重极端复杂的存在关系: 一、人与自我的关系。文艺复兴以后,人成为一棵会思考的芦苇,相信自己通过培养而具有伟大光辉。但是,人与自我也是一个难题。因为弗洛伊德告诉人们,人不是神,人也不是万物的灵长,人还有动物的本性,人的本能使得人充满了欲望,最后人与自我分裂了。 二、人与他人的关系。自我只有一个,而他人则千千万万。放眼社会,可以说损人利己的人比比皆是,而贤者圣人却很稀少。人和他人构成了社会的一个维度,但是很多人却破坏这个维度,去损人利己。这样一来,人和他人的关系已然破裂,而不再具有合作协作和谐发展的关系。 三、人与社会的关系。他人是具体所指的,而社会则没有具体所指,可以说是全部他人的总和。 四、人与世界的关系。康德的墓志铭是:“仰望太空,星光灿烂;道德律令,在我心中。”今天的世界不仅有中国,而且有多国;不仅有中国经典,还有西方经典;不仅有汉语,还有英语、法语、德语。世界之大,难以穷尽。人无法彻底认识这个世界,因为世界不仅太大而且变化太快。 儒家找到一种面对世界的佳善方式就是“明明德”,面对这四重天,去把自己内在的光辉发掘出来。《大学》的意义就在于:当一个人通过良好的教化、修养、陶冶之后,能够把内在清净无染的本性发展出来,而成为一个真实的人。为此,就要克服环境的恶劣侵蚀。在我看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其实就是以一种自我的启蒙,去洗掉那些蒙蔽心灵的赘物和虚假的承诺,而把美好的德行开启光大出来。 “大学之道”的第二个纲领是“亲民”。一旦人经过自我启蒙获得了刚健清新的人生境界后,还有去除其他人理智之“蒙”的义务,从而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去掉蒙昧,走向新生。这就是“亲民”的精神。这种推广及人的启蒙,正是知识分子和大学教育的重要功能。大学不是“独善”,而是“兼善”,不仅让自我变得更加完美,而且也让天下变得更为完美。 但是,把自己的思想变成他人的思想是很难的。当面对一些人,他的内心全是固若金汤的偏见,完全不能接受任何春风化雨的教化,处在一种顽冥不化的思想禁锢之中。面对这样的人,教化就显得非常难,而生硬地去教化就显得教者缺乏人性。在现实中,这种情况却比比皆是。比如,现在有多少青少年的学习成绩,不是父母亲打骂出来的呢?为什么要打?这说明连父母亲去推己及子的春风化雨都如此的难,而进行普遍的大学教育当何其难哉。当后现代人在否定知识分子启蒙功能的时候,其实没有注意到,真正的启蒙做得还很不够。这个启蒙是双重启蒙,先启蒙自己再启蒙他人,即先要“明明德”,才可能去“亲民”。 大学之道的第三纲领是“止于至善”。这个“止”要求人的目的是达到最高的善,不达到极为高妙的善的境界就不停止追求。要精益求精。可以说,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就在于其所成就的人不仅仅在于一般的“善”,而在于最终达到“最高的善”——将人性本有的“明德”展示出来而使人心远离私欲污染,对事物体察入微并葆有心灵知止之定。这标示着作为大学最高境界的“止于至善”,要求人超越一般之善的自我而成为至善之圣人。 显然这是一项很难做到的大事业,其难在两个方面。首先,要知道什么不能做,不做不善的事情。第二,要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就是去做那些善的事情。这看似简单其实很难,人们总是在最简单的道理面前犯错误。要避免那些不好的,去做那些好的,就是要强调自己清醒的判断力和坚定的意志力。正是因为有了清醒的判断力,人才会有所不为而有所为,有了坚定的意志力,才能达到至善完美。可以说,至善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做事业的要求,它弥漫在整个社会当中,成为人们内在的尺度。 “八目”的方法论价值 “大学”的三大纲领必须配以具体的步骤,这就是“大学”的“八目”。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一段话中的“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是很重要的关键词,也表明了八个层次。这就是八目。 在八目中,“平天下”“治国”“齐家”可以说是一种“亲(新)民知识”,通过启迪民众的智能,把自己所体会到的真谛传播天下。这是对外的一方面。而对内的方面是修身。“修身”主要强调言行的一致,言语的谦恭,行动的合乎规范。 “修身”之后是“正心”。“正心”并不容易把握。人们常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知心”之难。儒家讲究的“正心”就是让自己做到问心无愧。“正心”的关键是“诚意”。“诚意”有多方面的要求,其中真诚性、本真性、真血性,这些“真”是“诚意”的关键所在。“致知”是指“凡一事不晓皆为耻”,要尽其所能去把握外在世界的各个方面的知识以全面提升自己。“格物”就是要排除那些虚幻的、引你走入歧途的物表象,去把握真实的本质。 八目是《大学》的核心思想,《大学》后面的章节都是在阐释这“八目”,阐释如何通过“八目”的修行,而达到“三纲”的最高境界。在我看来,《大学》的“八目”有着很深的价值关怀和人文意识,仍可以在当代引导人抛弃虚假的消极的自我,而走向真正的善良的自我。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正序叙述之后,又反序申说一遍,说明八目之间的关系很密切。当你穷极观照那个物,你就可以获得一种智能。当你获得了一种智能以后,你的意志可以正平。因为只有智慧者才可能剔除内心的私欲,尽可能地使自己公平、公正和善良。一个蒙昧的人,你要求他的意诚,他可能会诚,但是你要他完全消除私利却不可能。意诚才会心地端正,心地端正才会言行得体、修养合度。这样才可以让整个家族生活整齐、规范、良善和和谐。有了这种能力和品德,就有资格服务社会,才可以去治理国家,成为一名好的官吏。治理好国家以后,才可以使得天下太平,使得人类的大同世界到来。 这是中国古代所说的由小及大、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往往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人小时候的某个习惯可能决定他一辈子的胜负。这就在于他是否认真地去格物了,是否获得了对内在自我的一种提升,从而彰显一种差异性的精神魅力。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最高领导人到一般老百姓都有一样的规则,都应该把修养身心看作自己处事的根本。修身为本的“本”就强调每个个体、全体民众乃至最高统治者都应该去修身,无分上下,这是超越上下关系的人伦大本。只有这样,整个民族修养才能得到提升,全民才会有教养,这个社会才会是一个文而化之文明知礼的社会。 从大说到小,从天下说到“格物”,又反过来,从“格物”说到天下,然后又再反过来指出,一个人若追逐末流而舍弃根本,追逐虚假而否定本质,却还想成为一个良善之人、能治国之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大学》开篇便表明了一个道理,就是个人的修养很重要,即修身为“本”之“本”就是一切事情的根本,如果没有这个根本,你做得越多,错得越多,不是不断进步,而是不断“巩固错误”。 很多人住在豪华的别墅里,但他们的灵魂空虚。因此,中国儒家所说的修身为本对丰富灵魂极为重要。如果是一个情趣高尚的人,哪怕住在冷寂陋室也可以写出境界高远的《陋室铭》(刘禹锡),哪怕处于污泥浊水之世也可以出污泥而不染灵性自高(周敦颐《爱莲说》),这就是修身为本的思想光辉和价值光彩。如果追逐舒适生活而遗忘了修身根本,那么即使获得最优裕的生活条件,但依然没有获得高迈的精神生活形态。 除了“本”,还有一个字是“止”,终止的止。同时这个“止”还有前面所说的是“诗意栖居”的意思。“止”告诉我们,有些事是不能做的,到此为止,那是底线,最后我们才可能心定,心定就是目标坚定,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就叫“无欲则刚”(林则徐),最后才会得。人们喜欢说两个字“舍得”,只有舍才能得,只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这就是《大学》“八目”重要的思想启示。 学者书法 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论室教授、主任,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出版著作40余部,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 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五岁起随外公练书法,中学随西南师大苏葆祯教授学书画,大学时师承周浩然先生习书法。提倡“文化书法”,强调“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