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资源 >

中国古代雕塑之九(2)

http://www.newdu.com 2017-11-29 国学网 陈友冰 参加讨论
    9、陕西富县石泓寺宋、金石窟造像
    又名川子河石窟。位于延安城南富县城西65公里直罗镇川子河北岸。坐北面南,依崖而凿,现存洞窟10个,小龛65个,石造像3371尊。西边除一个造像已毁的道教窟;及两个空窟外,有造像的为7个洞窟。这7个洞窟分布在长达70米的山崖上,最大的宽10.3米、高5.4米、深10.7米,最小的宽1.2米,高1米,深2.1米。从窟内题记看,此窟始凿于隋大业年间(605-618),唐、宋、金、明各代都有雕凿。窟号从东向西依次排列。
    其中第二窟为北宋初年宋太祖赵匡胤时建造。:中央有佛坛,刻五尊佛像。东西两侧壁共有小造像36尊。洞侧左右各有一浮雕金刚力士。窟内中央有基坛,坛上有背屏五个,上承窟顶;背屏上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东壁有造像龛,内雕一佛二菩萨。旁边刻有“宋开宝二年(969)李庭宝造释加牟尼佛、菩萨三尊”的题记。
    第六窟为金熙宗皇统年间建造。该窟为主窟,规模最大,雕像最多,共有造像三千余尊,内有金皇统元年(1141)四年(1144)、八年(1148)和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二年(1154)题刻。窟内佛坛雕像位于中央,有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佛与菩萨均结跏跌坐于莲花座上,二弟子分立两旁。佛坛四周有四个通顶连地的大石柱,上承窟顶,石柱上雕有大小造侏1331尊,其中东侧前柱西刻有留须小造像一尊,似道教天尊。南侧刻一佛二胁待。西侧前柱北面刻菩萨坐像一尊,两手相交于腹前,衣褶流利,作闭目深思状。东侧石柱北面分段雕罗汉像十尊,谈笑、静思,神态各异。西侧后柱南面刻菩萨像一尊,翘右足坐于山岩间,雕凿精美。石壁有大小造像1947尊,窟顶刻有几何图案花纹,雕刻有明显的唐代风格。窟内除有金代题刻外,还有明清两代的题刻。
    富县石泓寺主窟(第六窟)金代造像——一佛二菩萨
    10、山西吉县挂甲山宋、金代摩崖石刻
    位于临汾地区吉县城南边约0.5公里处的“两铺”。挂甲山又名锦屏山,。据县志记载, 唐尉迟敬德出征寓此,曾在山上挂甲,因而更名挂甲山。其摩崖石刻散布在山脚下。从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开始至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九百多年间的历代摩崖石雕,现存摩崖石刻隋、唐风格尤甚,个别龛为金代风格。造像凿刻于坐南朝北的山崖下端,由西至东共有造像5区七组,每区2一3龛,多为火焰式或尖拱形。雕饰手法基本采用剔地突起与线雕相结合,与其它石窟中圆雕相比,别具一格。
    其中第四组1号龛为金代造像。为一组浅浮雕造像,内容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佛,左右分别是阿难和迦叶两弟子。此龛左侧有两处题记,已残泐无法释读。佛像,右手托腮,左膝微屈,两目微合,神态自若,运用了浮雕与线雕相结合的、富于立体感的手法,实为精品之作。其刻工之精细、造形之优美显著受到绘画技法影响。其佛陀饰耳因素应来自罗汉画,人物造型呈现鲜明时代和民族特征。造像记准确地提供了施主和工匠信息,二偈赞则反映了歌颂释迦和崇尚胡风的意趣。两铺图像所见诸多中土创作的印度式文化因素。连同”碧眼胡僧”偈赞文字,反映了有意制造胡人风尚的情况,有助于加深对金代佛教物质文化的认识。
    挂甲山金代摩崖石刻1986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挂甲山第四组一号窟金代摩崖石刻
    11、泉州北郊老君像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清源山,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造像。老君石像高5.1米,厚7.2米,宽7.3米,为席地盘腿坐像,席地面积为55平方米。石像头戴风帽,长眉长须, 额纹清晰,两眼平视,鼻梁高突,大耳垂肩,右手凭几,左手抚膝, 食指与小指微前倾,似能弹物,宽袍大袖垂于足前,衣纹刻画流畅自然。背屏青山,巍然端坐,更显空山幽谷,离绝尘世。整个石像衣褶分明 ,刀法线条柔而力,手法精致,夸张而不失其意,浑然一体,毫无多余痕迹。逼真生动的表现了老人慈祥、安乐的神态,因而成了一种健康长寿的象征。中外艺术家把它视为东方石雕艺术珍品,莫怪四方游客慕名而来。该造像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老君造像刻于宋代,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据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说明它是一块形状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岩,是巧夺天工的民间工匠因物造型,巧夺天工而致。
    福建泉州清源山宋代老子造像
    12、大足南山道教石刻
    南山古名广华山,大足南山石刻,在大足县城南五华里处。山顶上原有道现,名玉皇观。造像始刻于南宋(1127~1278)时期,明清两代亦稍有增补。一九五六年八月十六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宣布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山石刻共有造像15窟,五百多身,题材主要以道教造像为主。有,作品刻工细腻,造型丰满,表面多施以彩绘。南山石刻是现存中国道教石刻中造像最为集中,数量最大,反映神系最完整的一处石刻群。三清古洞是其代表作。古洞内有一中心柱.柱正面开一龛.造像分为上下两层。 上层主像为太清、玉清、上清三天尊.各盘膝坐于一束腰矩形座上。其下为覆莲瓣的矩形座基;三清头上戴莲花冠,面露微笑。三清洞的左、右壁外侧,各有六个小圆龛,直列,龛中有像。每龛外直径0.38米。内直径0.25米,按从上至下顺序,其图像是:
    左壁圆龛:(1)已残;(2)一动物(已风化);(3)一牛(模糊);(4)一对夫妇;(5)一蟹,(6)一狮。
    右壁圆龛:(1)二女像。(2)一秤。(3)一蜥蜴。(4)一人牵一马。(5)一人捧笏立。(6)一宝瓶。
    关于这组浮雕的内容,是为天庭十二宫的象征,对此学术界一致认同。就道教而言,指黄道十二宫。分别为: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木火、析木、星纪、玄枵、娵訾。西方天文学则名之为白羊、金牛、阴阳(一作双子)、巨蟹、狮子、双女(一作室女)、天秤、天蝎、人馬、摩羯、寶瓶、双鱼。两者的融通互用,早在唐代道书中已见,并用于房中养生、择吉避凶之中。
    三清洞十二宫:左壁(1)双鱼宫,(2)白羊宫,(3)为金牛宫,(4)阴阳宫,(5巨蟹宫,(6)狮子宫;右壁(1)双女宫,(2)天秤宫,(3)天蝎宫,(4)人马宫,(5)摩羯宫,(6)宝瓶宫。
    关于三清吉洞的凿造年代。在该窟中心柱下层中部刻一供桌.桌后正壁刻牌位,牌位正中像、字已磨泐,左端尚存“舍地开山造功德何正育同杨氏”十三字,右端也存“开山化首凿洞张全一同赵氏”十二字。大足北山白塔内第8号嵌壁方龛内存“大北街居住佛子何正言叭‘同室杨氏,戊辰绍兴十八年藏、引路王菩萨龛内存“亡口口口何正盲”、“同政杨氏”、“男乡贡进士何浩”、“新妇解氏”,“皇宋绍兴二十四年,地藏王菩萨、引路王菩萨,五月十二日伏小六镌”的题刻。三处造像题刻说明:三清古洞的功德主系何正盲,卒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显然,三清古洞凿于其卒年之前。
    大足南山三清古洞内标准的“三清四御”塑像
    13、宋陵石雕
    宋陵是指北宋皇帝及其陪葬宗室的陵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嵩山北麓与洛河间的丘陵和平地上,共有300余座陵墓,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中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皇陵群。这个巨大的陵墓群,几乎涵盖了北宋所有的皇帝,北宋九帝中除徽、钦二帝被金人掳去囚死在漠北外,其余七帝均埋葬在巩义,加上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陵墓,统称“七帝八陵”。著名大臣如寇准、包拯等人的陵墓也在其中。围绕八座帝陵有皇后陵、皇室宗亲墓、名将勋臣墓近千座,是一座浩瀚的大宋历史博物馆。1982年国务院公布宋陵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陵地上所存700多件精美石刻,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包括:帝陵神道两旁石刻23对,由南向北为望柱1对、 驯象人1对、 瑞禽1对、 角端1对、 仗马1对、控马官4对、虎2对、羊2对、客使3对、武将2对、文臣2对、门狮1对、武士1对。上宫四周其他神门外门狮1对,门内有宫人 1 对。一些下宫的门外亦有门狮1对。后陵的石刻数量较少。
    宋代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和各种生产技术进步,使得建筑艺术已突破了唐代以来的格局,尤其是商来城市的大规模兴起,宋代建筑比唐代建筑更加秀丽而富于变化,产生了更为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在装饰、装修等方面更为讲究,这就使得石雕艺术在建筑中运用得到更加广泛,技艺也更为精湛,形式更为丰富多采。宋陵石刻摆脱了传统的神秘色彩,着重反映了当时的世俗生活风貌,具有形神兼备的高超艺术造诣。根据各类石刻的形态和装饰的变化,可将宋陵石刻分作前夕中、后三期。前期约当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包括永安、永昌、永熙、永定四陵。各类人物造型较粗壮,带有晚唐五代遗风,形象略带夸张,强调气韵。人物端详,面容丰腴平和,缺乏动感。尽管如此,深厚的传统技艺功力,还是能使雕刻家摆脱程式化的束缚,在不同形态的石雕造型中融入个人的独创性及其内心的情感。中期约当11世纪前半叶,包括永昭、永厚二陵。人物造像由粗壮逐渐变为修长,文臣静雅,武臣也有“儒将”风度。晚期约当11世纪后半叶至12世纪初,包括永裕、永泰二陵。瑞兽图案失去了活泼神情,腹部两侧增饰云朵及水波纹,着意渲染其神秘色彩。人物皆作修长体态,文气十足,而威风日稀,正如赵宋的江山一样。其早期仍具注重写实,生动性减弱,
    宋陵人物石刻造型浑厚,虽力感稍差,不如唐陵的神态生动,气势雄伟,但表现手法细腻,华表纹饰和人物的冠服饰等均精心刻划,别有一番韵味。人物造像中的精品,当属驯象人和番使,以面貌和服饰特征表现人物不同的民族和身份。永定、永裕、永泰三陵的石象身披锦绣,背置莲花座,长鼻委地,体态宏伟,生动传神。驯象人长发卷曲及肩,以带束发,额饰宝珠,臂有铡,腕有镯,戴大耳环,其异国装束暗示了象所从来之国度。诸陵番使,面目服装各异,他们手捧宝瓶,珊瑚、莲花盘、犀角、玉函等方物,象征着各少数民族政权要臣服于大宋皇朝之意。其他石刻也多有可点之处,宫人双肩削瘦,束发簪珥,女性的特征维妙维肖;内侍体态微胖,神情拘谨,手执体现其身分的球仗和拂尘;武士身躯高大,形象勇猛,或拄剑肃立,或手执斧钺;文臣执笏在前,武臣拄剑在后,反映了北宋抑武扬文的官制序班;
    左:象身披锦绣长鼻委地。驯象人长发卷曲及肩,以带束发等异国装束
     右:番使面目服装各异,象征着各少数民族政权要臣服于大宋皇朝之意
    动物石雕中,永熙、永定、永裕三陵的奔狮是石刻中最成功的作品。它们披鬃卷尾,昂首举步,神态豪迈而庄严,忠诚地守卫着帝后的安宁。石虎尊严而高贵,石羊柔顺而淑美。中国古碑碣自汉以来,时兴在碑上雕镂各种花纹图案,宋陵的瑞禽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石面正中刻有劲健矫捷的神鸟,于高山云雾之间,或巍然屹立,或惊空飞翔,或展翅欲飞,姿态各异。华表(望柱)为方基莲花座,六棱或八棱柱身,柱顶为合瓣莲花。帝陵柱身为缠枝牡丹云龙纹,后陵柱身为翔凤纹,线条流畅,结构谨严,是难得的雕刻艺术珍品。
    宋陵千姿百态的石狮
    14、卢沟桥金代石狮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早在战国时代,卢沟河渡口一带已是燕蓟的交通要道,兵必争之地。1153年金朝定都燕京(今北京市宣武区西)之后,这座浮桥更成了南方各省进京的必由之路和燕京的重要门户。卢沟桥是在金世宗统治的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五月,决定修建的。不过当时尚未动工,金世宗就在第二年年初病逝。卢沟桥始建于金昌宗明昌元年(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三月完工。“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桥于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重修。清康熙年间永定河洪水泛滥,桥受损严重,不能再用,大量古迹在洪水中销声匿迹。于是于康熙三十九年(1698)年重修,康熙命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事。桥东头则立有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诗碑。公元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葬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须通过卢沟桥。由于桥面窄,只得将桥边石栏拆除,添搭木桥。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卢沟桥为十一孔联拱桥,拱洞由两岸向桥中心逐渐增大,拱券跨径从12.35米至13.42米不等,桥身中央微微突起93.5厘米,坡势平缓。河面桥长213.15米,加上两端的引桥,总长266.5米。桥身总宽9.3米。桥面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入口处宽32米。桥面两侧设置石栏,北侧有望柱140根,南侧有141根。望柱间距约1.8米至2米,柱高1.4米。柱间各嵌石栏板,栏高约0.85米。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它被形容为一座巨丽的石桥,后来外国人都称它为”马可波罗桥”。
    卢沟桥上保留了精美的石雕。桥中心拱两侧与西边第五孔拱顶龙门石上保留了三个龙头雕刻,从风格上看仍是金物。最著名的还是形态各异的石狮子。东端桥堍两侧石栏杆尽头,各有一只大石狮,以头紧抵栏杆最东端望柱,西端相应位置,则为2尊石象。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所以北京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这些石狮子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 国家摄影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上精美的石雕狮子
    15、方城盐店的宋墓石俑
    1971年2月出土于, 河南方城县盐店庄村一座宋代强氏墓葬。墓为砖砌单室墓。南有墓道。墓室长5.5、宽4米。后壁有径约1米的盗洞。由于墓顶早被损毁,墓室全貌不明。墓砖有四种:1.小薄砖,长28.5、宽14、厚3.5厘米,用于封堵墓门河南方城盐店庄村宣和元年(1119)疆氏墓中,出土残、整石俑近40个,是较罕见的例子。
    其中有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的石雕的家具、 生活用品模型和侍俑100余件。其中侍俑40件。如此多的宋俑出土,较为罕见。这批使侍俑有男有女,体态微胖,面容恭谦温顺,手捧罐、壶、巾、拂尘等。人物的冠服饰等均刻划精腻,但缺少唐俑的粗犷和气势。
    方城盐店的宋墓石俑
    16、宋代大理国石雕水月观音
    1978年出土于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此为北宋时代为大理国时期作品。
    根据世俗本《法华经•普品门》。观音有三十三变身,水月观音是其中之一。“水月”意为“水中之月”。水月观音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而产生的。早期的水月观音为男性形象,宋以后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形象演变为面容姣美、体态婀娜多姿的女性形象。
    此水月观音石雕高15.5厘米,以白石雕成,身后有火焰背光(或称佛光)为银质。这种石雕与金属组合的菩萨像,非常少见,堪称珍品。
    此观音作女像,右膝拱起,右臂搭在右膝上,右足上曲支地,左足下盘坐于磐石之上上身自然向左前方倾斜。左臂支撑于座上,以保证身体平衡。头挽高发髻,戴花蔓宝冠。面部丰腴,面部安详,双目凝视下方,正用心专注观看水中之月。头面部轮廓清晰,神情宁静,容颜端庄,体态纤细,颈饰项圈、胸饰璎珞,肩披帛带,宝缯于两侧垂肩而过,左手按座,下着纱裙,腰间系带,下摆覆座垂于足上。身后有舟形镂空忍冬纹、同心圆、火焰纹背光。
    座上部作山形镂空座,下作垒石状.像与基座分两截雕成,用一竹竿连接。背光银制,内作曲折太阳纹,边饰忍冬纹和火焰纹。作者利用白石色纯质润的特点,以园转藏锋,如琢古玉的刀法,充分表现了观音的慈祥柔丽,从而体现出观音大士清静端严、慈悲静穆的品格。
    南诏大理国时期,由于民间普遍信仰佛教,因此观音造像很多,水月观音造像便是其中之一。当时,人们以供养水月观音为时尚,直至明清时期仍可见其影响。这件观音像通过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以及姿态的处理,刻画出亲切的人性美感,把神进行了世俗化,变成了充满人间生活气息的形象,极具现实生活意趣。
    宋代大理国石雕水月观音
    17、金华宋代石雕阿弥陀佛坐像
    1956年出土于浙江金华万佛塔塔基。
    万佛塔本名叫‘密印寺塔’。塔身外壁上半部的每块砖上,雕有长不径尺的精美如来佛像,一排排地结跏趺坐在莲台上,其数万计,故俗称“万佛塔”。 据《金华县文史资料第二辑》介绍:“该塔是楼阁式的砖木结构,八角形,初建为九层,道光二十七年大修时,增至十三层,层层棱角飞檐,高达50米。塔体内设扶梯,曲折而上,凭栏远眺,双溪似带,群山如屏。它由于建造时间早,塔身层次多,规模高大,雕饰华丽,誉满东南,素有‘浙江第一塔’之称”。其建筑年代有三种说法:《大清一统志》载建于唐代,可能因为当时在塔上发现过隋唐文物的缘故;《明万历金华府志》则记载“密印寺,在府治北百四十五步,旧名永福,吴越钱氏建,宋大中祥符年间更名密印,后废”;《清光绪金华县志》 “据《万历府志》宋治平初僧居政建”。据1956年塔基发掘出土的石刻经文,上面有“嘉祐七年壬寅十月二十八日当院上方住持都勾当劝缘传清凉祖教观沙门居政立”的字样,所以文物部门对万佛塔的建造年代最终断为北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至治平元年(1064)。另外,文献中并未发现重建记载,所以可以确定万佛塔在拆毁前仍为北宋遗构。
    这尊石雕阿弥陀佛坐像通高38厘米。面部丰满,两目微闭,十分清秀。双手作弥陀定印,结跏趺坐(盘腿打坐于莲台之上。通体原彩绘贴金,今已剥落不全。这尊佛像具有北宋石雕的典型特点:秀丽、精巧、写实。佛像上出头上螺形发髻这个佛的基本特征外,整个形象十分写实,五官的表现极为精致,双目微闭,面带微笑,衣纹稀疏柔和、生动自如,俨然是个世俗俊俏女子。衣纹那流畅的纹理集很好地表现了质感,又使作品增添了几分秀色。
     金华万佛塔塔基还同时出土了一尊精美的鎏金铜水月观音造像,造像高53厘米,面部神态安详,造型风雅,坐于山岩之上,头戴高冠,身佩璎珞,前置净水瓶,身后是圆轮边缘装饰的镂空火焰纹,它是五代十国的标志性国宝文物,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金华宋代石雕阿弥陀佛坐像
    18、北宋石雕天王立像
    这尊天王像为北宋石雕,高1.86厘米,上海博物馆收藏。
    天王为佛教中的主要护法神,共四位亦称“护世四天王” ,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持三叉戟或手缠一蛇;、北方多闻天王身着七宝金刚庄严甲胄,左手执塔,右手执宝杵。佛居住的须弥山腰有犍陀罗山,其四峰各有一王护天下。“四天王随其方面,各当坐位,守护正法,不使魔挠”(《长阿含经》第五典尊经第三)。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这尊北宋石雕,为北方多闻天王
    此像头戴华美巾帻,帻后施帘。身着广袖战袍,外束裲裆皮铠,兽吞披肩,胸腹有园护镜。上下革带系甲揽裙,足登铁页战靴,踏着两个夜叉小鬼,并用双手执宝杵向下指定。高额阔脸,巨眼圆瞪,虎背熊腰,全身重心略向前倾,给人以咄咄逼人之感。天王脚踏两夜叉。夜叉张口露牙,眼神中充满恐惧,尖爪撑地,作狼狈挣扎状,更衬托出天王威猛、镇定的神态。我们平日所见的四大天王,多是戴头盔,此天王则是戴华美巾帻,这与宋代武将平日着装习惯有关。
    宋代雕塑是中国汉唐雕塑艺术高峰的尾声,由秦汉以来的质朴粗犷走向纤巧华丽。该天王像除头部以外,基本上保持唐代的雕塑风格,正说明它是一件宋初的过渡作品。该作品外廓大形简洁,造型结构粗壮凝重,衣褶刀法洗练流畅,袍袖沿用了唐、五代的艺术处理手法,将原来的箭袖(窄袖)夸张为广袖,以显示神的风范。铠甲的处理删繁就简,与外形统一。特别是足下所踏的两个小鬼,因形随势,粗凿几笔,神气立现。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北宋石雕天王立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