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常识 > 其它 >

古画品鉴·董源《潇湘图》:南宗山水的典范之作

http://www.newdu.com 2017-11-24 国学网 陈慧慧 参加讨论

    
    潇湘图卷 董源(五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画家董源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他的作品被视为中国绘画史的一个转折点。在明代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论”中,王维和董源被奉为南宗文人绘画鼻祖。藏于北京故宫的这幅《潇湘图》,则是董源绘画风格的典型代表。
    与董源同时代的山水画家多表现北方雄伟壮丽之景,此画则描绘了江南秀润多姿的山水景色。卷首画沙岸平坡,有朱衣女子二人往水边行去,滩头有5人击鼓奏乐,似在迎候江上正要靠岸的小船。后段写远山茂林,渔人张网的情景。坡岸上几个渔人正在撒网捕鱼,有的已下到水里,似在水下安网。另有几只小船,错落点缀在清波之间,自在往还。画卷下端,沙洲苇渚历历可见,而在坡岸后,茂林重叠,屋舍隐约可见,其后山势连绵,蔚然深秀。人物工细设色,虽小而逼真。
    潇湘,指湖南省内潇河与湘江,二水汇入洞庭湖,风光旖旎,是历代文人歌咏图画的主题。董源此幅《潇湘图》,是现存最早的画题为“潇湘”的作品。但是此画表现得是否为潇湘实景呢?据台湾学者考证,董源是江西钟陵人,任职于金陵(今南京),一生并未到过湖南,画的可能只是其常见的江南山水。
    江南山丘低矮平缓,空气湿润,山间多烟雾迷蒙。为了表现这种山水特质,董源创造了一种重要的山水技法——披麻皴。盛唐以来,山水画家主要集中在关陕一带,基于北方地形地貌的特征,他们的山石线条以方硬工稳为主。而董源则开始用松散线条描绘江南地区起伏的丘陵,这种线条松动随意,长短参差不齐,轻松自然,形如披麻。披麻皴在描绘江南土山平缓细密的纹理时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山体轮廓显得柔和圆润,又层次感分明,后世许多文人画家皆习此法。此画中林地山峦都作概念式的圆头三角状,用无数浓淡不一的墨点来描绘山峦的凹凸起伏,再辅以留白处理,营造出雾气迷蒙感与光影效果,表现出夏日江南山水间草木丰茂、云气滃郁之景象。
    画中南方低矮的山丘、芦洲渔浦以及描绘山石纹理的披麻皴法,都是董源山水之特色。与气势雄伟的北方山水画正好形成鲜明对比,开启了江南山水画之先河。这种山水风格受到元明文人的追捧,明代董其昌甚至将其推为南宗之鼻祖。这幅《潇湘图》也成为南宗山水的典范之作。
    《潇湘图》作为中国山水画史上代表性作品,被历代文人贵族争相收藏。该画清代入藏于内府,溥仪出宫时带到了长春,抗日战争后流散于民间。1952年由张大千捐卖给中国政府,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董源其人虽已不存,然而透过传承至今的《潇湘图》,却可以感知其笔下南方山水的天然之趣与悠远意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