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治学心语 >

历史名人的家训·乔家大院家训——损人欲以复天理 蓄道德而能文章

http://www.newdu.com 2017-11-24 国学网 郑清坡 参加讨论

    
    如果去山西旅行,晋商大院是必定要去的,祁县乔家大院即是代表之一。进到乔家大院,人们便会看到一个“百寿图”照壁,照壁两侧镌刻有“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的楹联,意为引导人的欲望以达公理,积蓄道德而有礼法。此联原为晚清中兴名臣左宗棠拜访乔致庸时题赠,既是对乔家家风的赞誉,也道出了乔家家训的内涵与精髓。
    乔致庸(1818年—1907年),乔家第一代当家人乔贵发的孙子,正是在他的努力经营下,乔家生意日渐兴隆,达至鼎盛,曾有“先有复盛公(乔家商号),后有包头城”的说法,所属商号、票号遍布各地。能有此成就自然离不开乔家“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的家训家风。
    乔致庸治家甚严,他除以《朱子治家格言》为准则规范子孙日常行为,还在祖训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家规,拟定六不准:不准纳妾、不准虐仆、不准嫖妓、不准吸毒、不准赌博、不准酗酒。身为商人家族,他经常告诫子孙:经商首重信,次重义,最后才是利,且须戒骄、戒贪、戒懒。乔致庸晚年对孙子乔映霞维护家族繁荣寄予厚望,常教诲他唯无私才可讼大公,唯大公才可成大器,对其立身行事产生了很深影响。乔映霞成为乔家掌门人后,更是严格恪守家训家规,治家以严,经商以信。
    乔致庸树立的家训家规,乔家子孙基本都能够严格遵守;而其最主要的影响还是体现在他们于商业经营活动中坚持以信为本、以义取信。清末某年山西粮油欠收致油价上涨,乔家复盛油坊从包头调运大批胡麻油往山西销售,然经手伙计却暗中往油里掺假、以次充好牟取暴利。此事被掌柜发觉,立即追回假油,重新灌装好油销售,并开除涉事伙计。虽然此次油市贸易中乔家蒙受损失,却赢得客户信赖与赞誉。商品交易中常有不法商贩缺斤短两,坑蒙客户,然乔家商号所售商品不仅未有短缺,有时实际重量还会多一些。在包头,乔家复字商号卖一斤面粉实则一斤一两,一下吸引住客户,进而掌控了包头的面粉市场,同时也留下乔家复字号“大斗卖出”的美誉。
    乔家对建立有相互业务往来商号的“相与”十分慎重,然一旦确立则善始善终,示以宽厚仁义。20世纪20年代初,乔家在包头的某“相与”生意亏损,其东家欠乔家复字号数万两白银无力偿还。而乔家当家人乔映霞却将欠款一笔勾销,他认为,与其花钱打官司逼债,不如花钱买个厚道,加深交情。实际上,这些欠债者为维护自家商号声誉,一旦境况有所好转,便会陆续偿还欠款。而乔家的信义之举也赢得了更多客户,各商家都愿意与之往来生意。
    1930年中原大战,山西军阀阎锡山败北,致使山西自己发行的“晋钞”大幅贬值,几成废纸。此种境况下,乔家大德通票号并未想着发战争财,而是把历年公积金拿出来按照新的币值兑换给要取款的储户,由此造成30万两白银的亏空。对此,乔映霞曾讲到,即使大德通因此倒闭也不至于让自己人沦落到衣食无着的地步,但对储户来说则会威胁到他们的身家性命;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有人估计,至清末,乔家在全国各地的票号、钱庄、当铺、粮店等有200多处,流动资金多至700万—1000万两,加之不动产,资产可达数千万两白银。自光绪以后,清朝诸多朝廷要员、封疆大吏,山西本省各级官员多与乔家有过交往。足见乔家富甲一方,影响深远。而其家族事业能延续200余年,除历代掌门人苦心经营外,则与其家规正人、家风兴业的良好家训家风密不可分。
    (作者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