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汉剧表演艺术家邓玉璇1996年退休,可是她却要求“就地安置”。人们很难理解她的“徒弟迷”:丈夫和孩子早已定居厦门,而她孤身一人,留在龙岩,七年培养了四代徒弟。现在,只要龙岩艺校一个电话,她又乐此不疲从厦门赶回龙岩指导学生…… 闽西汉剧是福建六大地方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闽粤赣台以及东南亚地区。闽西汉剧以其独特的艺术表演与别具一格的语言特色,深受海内外人士喜爱,素有“南国牡丹”之誉,2006年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邓玉璇则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闽西汉剧代表性传承人。 邓玉璇,1936年生于广东梅县,7岁时父亲经商遇害,她被送人做养女。她身材高挑,皮肤白皙,聪明伶俐,深得大家喜欢。小时,她常跟养母去看汉剧。中学时,她常被老师叫上台唱歌,胆子大了,她还模仿小姐采花扑蝶的动作,一下课就在班里唱起“十八相送”。原来,她已经痴戏成迷了。有一次,梅县汉剧团演《梁山伯与祝英台》,邓玉璇一连看了十个晚上,“十八相送”已经会跟着哼唱了。 她与闽西汉剧结下不解之缘,是在1954年暑期。龙岩汉剧团应邀来到她的家乡演出,演员美丽俊俏的扮相,如泣如诉的剧情,婉转悠扬的唱腔,深深地打动了邓玉璇。一天,她壮起胆走进剧团住地,问师傅要不要招收演员?说完,她就紧张得脸红了。恰巧,剧团正要招年轻演员,师傅一看她穿白衬衫吊带裙,修长的身材,姣美的面容,一副清纯的中学生模样,心里喜欢,叫她试唱,竟有天生的假嗓。师傅嘀咕一阵后,说:“你回家迁户口吧!”邓玉璇喜出望外,一阵风跑回家。不料,母亲一听,满脸不高兴。可是,邓玉璇主意已决,教导主任拍桌子也没劝回她。 后来,邓玉璇分给王玉兰老师为徒,但其他艺人见其虚心好学便倾囊传艺,她得以博采众长,兼习青衣、花旦、小生。每当凌晨练功,王玉兰要她夹着铜钱走碎步,膝不能弯,身不能晃,走到小腿发麻,大汗淋漓,还要练嗓子、学身段、耍刀枪……1956年10月,邓玉璇主演传统汉剧《大闹开封府》《昭君和番》等,以扮相俊美、嗓音清亮、表演传神,红遍省城,被誉为“汉剧金嗓子”。1957年,剧团首赴厦门公演,她主演的《百里奚认妻》一炮打响,盛况空前,新闻媒体好评如潮,戏迷们奔走相告,一睹为快,有的从厦门追到漳州,又从漳州追到石码…… 邓玉璇并没有陶醉于掌声。她发现闽西汉剧历史上在旷野演出,定调较高,音较尖细,音域较窄,旋律单一,行腔较硬。为了更好塑造角色,叙述情节,她对传统唱腔唱法进行了大胆革新。首先,她把闽西汉剧的调门降为“E宫”。其次,她发展和创造了不少新腔、花腔,形成了圆润婉转、独具韵味的演唱风格。1958年,她主演闽西汉剧史上第一部现代戏《陈客嬷》,参加福建省第一届戏曲现代戏汇演,轰动全省,被选为晋京参加国庆献礼剧目…… “文革”时期,邓玉璇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受尽批斗凌辱。改革春风吹起,她的艺术生命重新绽放。她主演了《西厢记》《白蛇传》《秦香莲》等剧目,塑造了上百个风格迥异的艺术形象,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7年,她主演历史剧《春娘曲》,荣获全省第十七届戏剧汇演表演最高奖——优秀演员奖。1989年,邓玉璇应邀出访新加坡,她演唱《白蛇传》等传统选段,引起来自世界33个国家几千名流的强烈反响,新加坡《联合早报》称她为“中国汉剧花旦王”。香港多家唱片公司为她录制个人演唱专辑,并将唱片和录音盒带向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发行。 “你们将来一定要超过我,这才是我的最大理想。”邓玉璇总是对剧团或艺校的学生说,“别人不理解我,我自己理解自己就行了。”她辅导时对学生很严格,学生几乎都被她训哭过:一个表情,一个手势,一个嘴形,一句唱腔,她都不含糊。但学生们都理解她,喜欢她。那年因为评职称,她暂时被调回汉剧团,学生认为无法再听到邓老师上课了,就开始哭,全班大哭。第二天,是李老师的课,学生还一直哭个不停,弄得李老师发火了。后来,邓老师又回到艺校。一次她摔跤左手跌断,吊着膀子给学生上课…… 1983年,福建省举办首届“水仙花”青年演员戏曲表演比赛,龙岩共获17块金银铜牌,她的学生占了1/3。2008年她辅导的陈萍参加省水仙花比赛获优秀新秀奖,2009年学生胡婷获福建戏剧会演演员奖,2010年陈萍、沈亚婷分获水仙花、中青年演员比赛银牌奖……她荣获优秀教师辅导奖。她在文章中写道:我的一生都献给了闽西汉剧事业,为了使“南国牡丹”更放异彩,我愿意发挥余热,学生超过我才是我最大的愿望。回首人生,我的心得是:一个人活在世上,一定要心地善良,真情待人,勤恳工作,该得到的都会得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