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治学心语 >

张一清:探寻汉字文化基因

http://www.newdu.com 2017-11-24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张一清
    看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人或许会记得张一清,他是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研究员,专注于语言教学与测试研究。在这档中央电视台与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共同推出的电视节目中,张一清作为点评嘉宾持续参与。
    近年来,原创文化电视节目颇受欢迎,从《中华好诗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到《汉字英雄》《中国灯谜大会》,都聚集了不错的人气和口碑。在张一清看来,这不仅仅是做一档好看的电视节目那么简单,而是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我从2014年开始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去年明显感觉到关注这一节目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老师和孩子们身后的家长,这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张一清说,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一项突出的成绩,必得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作为支撑,现在,《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报名参与节目的孩子越来越多,经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各地的活动都在贯彻这样一种精神:参与不仅仅是为了最后获得一个名次,而是因为学生喜欢汉字,愿意了解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我们的历史。”
    张一清说,自己的第一本职工作是关注语文教学,第二是关注汉字本身。认识汉字、了解汉字是阅读的基础,而理解力的提高则能够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和潜能。在张一清看来,汉字里蕴含着中国的文化基因,是每个人接触中华文化的基本单元。本世纪初,他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儿童的汉字认知研究”,探索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力。通过参与语文教师培训,参加语文教学教研活动,张一清对儿童的语文教育问题有独到的见解。为了推广中华传统文化,让更多孩子领略文字的魅力,张一清在北京阅读季“书香校园”活动期间,前往中小学、国家图书馆等地开设讲座,交流汉字文化。
    他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对文字的敏感超出预期。
    “有一次在国家图书馆的讲座,来现场参加的孩子年龄参差不齐。我讲课时习惯从字的源流、经典用例和它所反映的历史文化的角度切入,我发现即使是幼儿园的孩子也对汉字非常‘有感觉’。比如我讲过‘冬’这个字:最初的字形像个耳机,一条线的两边有两个圆圈。这表示什么意思?有个孩子说,这是一顶帽子,而且是棉帽子。
    “我又问,如果把它抻直,这是什么?孩子们就猜这是落光了叶子的树枝。我把这根线变弯曲,孩子们说这是云朵,两边的圆圈是飘落的雪花。听到这里我很感动,孩子的思路非常好,而且每一个想法都能与冬天联系在一起。我说,这个字还有一种理解方式,这是一根线,两边打了结,意味着不能再向两边延长了。说到这里,马上有孩子说,这是‘终点’的意思。因为冬季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季节,是季节的终点。这的确就是这个字原初的意思——‘终’。”张一清发现,孩子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接触文化,推测汉字最初的含义到现在的演变。对于汉字,他们是有自己的理解的。
    张一清毕业于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专业,读书时获益于王力、朱德熙等语言学大家的教导。“听这几位先生的课是一种享受,我从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到发现了其中的学问深厚。”毕业之后,因为工作的缘故,张一清对语文教学的看法也有所改观。“仅仅懂得语言文字还不够,还要知道怎么样才能把语言知识化成能让学生理解的、并且能产生兴趣的内容。”
    对自己的行当越来越感兴趣,张一清希望能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跟教师和学生分享。他常常开玩笑地说,自己是“上了当”了,一头扎进自己的专业,才发现中华文化深不可测、“苦海无边”。“感觉到自己太渺小,肚子里的东西十分有限,不过九牛一毛。但是我也相信一点,如果像我这样乐在其中的人越来越多,大家的‘一毛’合在一起,集腋成裘,也许真的能成为‘九牛’了。”
    日常工作中,张一清要做研究、开办讲座,进行“知识输出”,这就必然少不了还要有“输入”的部分。张一清阅读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是与专业相关的书籍,比如《说文解字》:“对我来说它并不枯燥,可以读出很多深度文化的东西。从《说文解字》出发,可以继续看其他经典著作和相关领域的学术专著。”另一类则是语言优美的图书。“有些文字读起来会让人觉得多一个字不行,去掉一两个字也不行。这样恰到好处的优美是我喜欢的,我也会偶尔阅读写得很好的网络小说作为娱乐和放松。古代骈体文、诗歌等把语言的美推到了极致,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多汲取一些营养。”张一清说。
    对优美语言的追求,起源于对《红楼梦》的喜爱。
    中学时代阅读的《红楼梦》是对张一清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与其他人不同,张一清并不是一口气把它读完,而是每天只看一两页。“我特别喜欢《红楼梦》的语言表达,还有里面的诗词,非常美。场景和对话的描写也有魅力。当时年龄小,不敢说理解了多少,但却为其语言的魅力所折服。这也是读得慢的原因。”张一清希望自己写的东西也是美的,并且让读者能够感受得到。“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读书对张一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静下心来体味阅读。“因为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变化,阅读越来越趋向于碎片化。人们只能从手机等移动终端上抽时间看一点儿。时间是碎片的,所以读的东西也往往是碎片的。但是,碎片的东西只能作为休闲和娱乐。如果要通过读书丰富和充实自己,还是应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受打扰的时间段去读整本的书,真正享受阅读的过程。”某一次出差去厦门时,张一清遇到一个民间的读书会,大家定期约见,交流阅读所思所得,这个发现让他十分欣喜。在他看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公众对于阅读的热情不减。“现在出版的书太多,需要这样的组织和个人起到引领的作用。”(本报记者郭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