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国,农村注定是无法逾越的话题,传统中重农抑商的政策长时间将农村置于中心地位,致使最能体现国人本性的视角也被农村“霸占”,即使在城市如此奔驰在高速发展的轨道上亦无所更改。明恩溥的《中国乡村生活》(中华书局出版)作为“西方的中国形象”丛书的一分子,继承、发展了这个题材,并呈现出在中国生活多年的外国人对农村的切身体会与观察眼光。 今年7月《环球时报》刊发系列文章《影响近现代中国的50个外国人》,在教育界、医学界贡献卓著的明恩溥名列其中。作为长期耳濡目染着中国文化的美籍人士,他用日常的所见、所闻、所感,编织了一幅中国乡村的全貌图。他既谈到了乡村的商店、道路、学堂等实体性的物质,也涉及了乡村的结构、科举制度、宗教仪式、家庭稳定性等深层次的架构,语言朴实无华,却用很多笔墨记录了国人极易忽略的角落。 对于中国农村这个包罗万象的载体,明恩溥有着清醒的宏观把握,“无论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已经居住了多久,总是有许多事情是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而这些事情又被认为是每个人凭直觉已经知道的”。不过他依然在试图做着努力,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文中时常出现“笔者的一个朋友”、“可以用几年前发生的一个事件加以说明”等话语,借以佐证他的观点。虽然这些文章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学考证,但是他的观察却细致入微,一个家庭的坛子、农作工具、纺纱机、转轮、篮子、凳子等零散物品的摆放,这些农民自己随手不规则的设置在明恩溥的眼里便成了反驳“物有所置,各得其所”的例证。 当然,再精细的分析在镶着西方价值观的目光里也显出先天的缺陷。明恩溥认为汉语中根本就没有“美感”这个词,乡民们就更感受不到,并且用了专门的一章来写乡村的单调与贫乏他对教学方法也颇为不理解,读书人的大声朗读在他看来像是一个“疯人院”。虽然这种方式的确存在着问题,但是沿续了几千年的教育方式也培育出了大量的人才,不像明恩溥所说的一无是处。而年龄与辈分之间的不对等关系,也让他感到“荒谬”,实际上这种现象遍布全国,习以为常。 乡村是人类精神史上难以割舍的一个情节。如果想要理解中国的乡村,就必须打开它的门,自己走进去感染它的气息,同时又要不时跳出来,作理性的分析。明恩溥“可以模仿中国人,将一个湿手指放在纸窗户上,使得纸窗户留下一个小洞”。从角落里不动声色地观望,感悟到的会是隐藏在深处的本质。本书初版于1899年,一个多世纪的时光已经证明了它的价值,证明了这个异域人所走乡村之路的价值。直面中国农村,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参照系。 文章来源: 文汇读书周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