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一首诗一座城 :平平仄仄走“丝路”(2)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人民网文化频道 newdu 参加讨论

    福州长乐市是郑和下西洋的舟师驻泊地和开洋起点。如今,来长乐瞻仰这段历史的人仍络绎不绝。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郑和第一次率领船舰六十二艘、随行人员和将士两万七千多人的庞大船队下西洋算起,距今已有六百一十二年了。郑和七下西洋,不仅开创了世界航海史之先河,还揭开了世界大航海的序幕。
    出利涉门诗
    曾巩
    红纱笼竹过斜桥,复观翚飞入斗杓。
    人在画船犹未睡,满船明月一溪潮。
    诗歌赏析:提着竹制的红纱灯笼过桥,又回望有五彩羽毛的雉似乎隐入北斗星座的勺柄。人儿坐在精美的小船中还没有睡,明月投入满船的月光,如溪的潮水也涌了上来……好美的福州城!
    
    福州(资料图 图源网络)
    泉州
    泉州,古称“刺桐”。作为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曾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泉州的海上交通,起源于南朝而发展于唐朝。到了宋元时期,刺桐港的海上贸易活动空前繁盛,被马可·波罗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当时的泉州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中心。
    到了明清两代,由于中央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致使官商渐渐衰弱,而私商贸易迅速崛起。大批移民流向海外,泉州因此成了一个著名的侨乡。泉州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二处,其中大部份与泉州悠久的海洋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
    陈陶
    不胜攀折怅年华,红树南看见海涯。
    故国春风归去尽,何人堪寄一枝花。
    赤帝常闻海上游,三千幢盖拥炎州。
    今来树似离宫色,红翠斜欹十二楼。
    诗歌赏析:《异物志》记载:“苍梧即刺桐,岭南多此物,因以名郡。”泉州因为刺桐的普遍,古别称为“刺桐城”相传,五代时的节度使留从效为了扩建泉州的城郭,曾经环城遍植刺桐。后来,刺桐生长得花繁叶茂、花红似火,成为泉州一大特征,泉州也因此被称为刺桐城,名闻海内外。
    
    泉州(资料图 图源网络)
    广州
    广州——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商贸古城,随着广州南越王宫殿遗址文物的不断出土,其作为中国最早的对外贸易始发港和商品货物集散地的历史地位,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唐宋时期,广州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明初、清初海禁,广州长时间处于“一口通商”局面,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惟一的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
    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
    刘禹锡
    汉家旄节付雄才,百越南溟统外台。
    身在绛纱传六艺,腰悬青绶亚三台。
    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
    闻道楚氛犹未灭,终须旌旆扫云雷。
    诗歌赏析:清朝时,中国与南洋和波斯湾地区有6条定期航线,都集中在广州,其中最著名的一条航线叫“广州通海夷道”。沿着这条航道,无数“南海一号”“哥德堡号”以广州为起点,蜿蜒浩荡一路前行,越南海、印度洋、波斯湾、东非和欧洲,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为珠江的“大舶参天”和“万舶争先”壮观贸易景象赋诗:“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
    
    广州(资料图 图源网络)
    苏州
    苏州市是丝绸的故乡,也是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苏州在张家港市发现的鉴真第六次成功东渡日本的黄泗浦港口遗址,以及太仓市的郑和下西洋起锚地刘家港,都是海上丝路历史的真实见证。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苏州(资料图 图源网络)
    诗歌赏析:苏州的最大特色是水。自从伍子胥在苏州建城以来,城里水道纵横,渔船星数,水上的生活便一直是当地人们最主要的生活。此诗八句四十字,通过想象描绘了苏州的风物景致,叙事状物可谓是恰如其分。其中“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两句成为描写苏州城建筑特色的千古名句。“春船载绮罗”更是点明了苏州盛产丝绸的特点。
    转自丨人民网文化频道“文艺星青年”(微信ID:wenyixinqingnian)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