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老子智慧:守静以待出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本站原创 佚名 参加讨论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十三章
    唏嘘之间,蓦然发觉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无所在意的事物间,竟奇妙地存在着这样默契的配合。人们纵然不一定都领会了诸如有无相合的原则,却习惯地成全这样的事实。
    沏一杯茶,换一个舒服的姿势,捧《老子》的书卷来读,很轻易地可以营就一个心静澄远的静态图。然而生活偏偏不是由静态图组合拼成:有太多个成功想要获取,有太多种名号想要冠得,这个环境里谁都那么优秀,不能把自己在人群中凸显就意味着被深沙埋没。于是才会有才艺表演变成“英文面试会”式的情景,把自己从小到大所有的奖项做成PPT,甚至慰问孤寡也可以是证明自己优秀的佐证;才会有轻轻巧巧地说出“你们是很幸运的,才能有幸听到我原创的诗曲,请仔细聆听我的诗与曲子配合地多么完美”这样本该是观众轻声议论的言辞——这个社会竞争多么激烈,我们多怕别人不知道我们储备了什么,装够了什么早就迫不及待充溢而出了!
    但是老子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窃以为这样的教诲是十分契合当下的现状的。我们学得的,时刻准备着在人前展示的知识不过是帮助我们取得便利的工具罢了;而在学习间,读书间获得并融入骨髓和精魂,与自身合而为一的修养、德行或是为之奉行一生的思想,这些并不在人前卖弄却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东西才是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的。
    或有疑惑:那么,这是不是意味要时时保持谦虚谨慎,时时处于大堂的角落不为人知,不被人识,单单地自得其乐呢?细观之,恐怕不是。《老子》通卷读之并没有觉察是消极遁世的宣讲,“以退为进”的着力处总是在“进”,这个词与文本多处似有不谋而合之意。二十二章里说到“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并叹古之“曲则全”之类不是企及不了的空话啊!文本看似堆砌些相反而矛盾的两面,却绝非故弄玄虚。不自见,不等于胸中无物;恰恰相反,正是有所学究,有所深入才发现自我的渺小与不明,才渴求发现更深,于是自然间胜了人一筹。此一“故”字,道出了这个因果的不可强求和自然而然。而年轻的我们总是不经意间与之背道而驰:凭着血气方刚,我们匆忙上路,做了那“不立”之“企者”,“不行”之“跨着”还欣欣然不自知,捧了闪亮亮的奖牌以为算是自我价值的凭证;依着功利性地学了些皮毛,我们慌乱显摆,殊不知“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短暂的光环牢牢实实地只是环住了自己,至于别人,观赏罢了即去编织自己的环了。所以老子不留情面地说这些人不过是“余食赘形”,无所价值。
      年轻的我们总不那么敏锐地能够察觉不到自己的无知,只是把间或的空虚孤寂和失落归咎于这个变幻无常,浮夸烦躁的社会。也许我们不妨澄空了自己纷繁的心境,尝试去为了学习而学习摈弃太多的目的,纵然不能够到达“上善若水”的境地,也可以渐而扩大“无”的作用以把持“有”的尺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