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学说在长达近两三千年的传承过程中深刻地影响了国人的伦理观念。儒家学说中关于生命、寿命、养生的理论和实践也都有独到之处,即便是在现代也还有借鉴和学习的必要性。 不信天命,重视养生 儒家认为,人的寿命只所以有差异不是天定,而是后天的养生保健生活习惯的影响所形成。有的人,年纪轻轻就疾病缠身,白了少年头,甚至英年早逝;可也有的人宝刀不老,老当益壮,耳聪目明还大有作为。这种差异不是命中既定,而是后天的保健养生、生活习惯影响而决定的,是可以改变的。儒家养生特别强调“三戒”,三戒是:少年戒色,壮年戒斗,老年戒之在得。孔子说得明白“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为什么要特意突出这个得?他接着就说“因马念车,因车念盖。未得之,虑得之;既得之,虑失之”,所以必然就“寤寐惊悸而不安”戒色、戒斗一目了然很好理解,但戒得就不一定想得通。得是得失,过分强求得到,势必谋之在得,得不到就患得患失,得到了还想再得,又怕失去,劳心伤志。 人可以通过修身、养生,体能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没有理想,好逸恶劳,沉迷酒色,就会提前衰老还可能夭折。孔子见宰予大白天睡觉就说他“朽木不可雕也”。反之,有高尚的理想和信念,乐观豁达,就能“乐而忘忧”,呵扩健康,重视锻炼,讲究卫生自然就会延年益寿。孔子说“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也含有养生保健的道理,人到了这个年岁才能自然地顺应生活规律得心应手,也就是说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这些哲理的背后都是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人到老年平静地面对人生,看得开,想得清,解开人生的死结。 志于道、志于学是儒家养生的又一特色 儒家的志是指精神的修养与意志的磨练,宋代的理学家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中对志有如下的解释“心之听之谓之志”。孔子在其著作中反复强调“笃志”,用他自己的话来解释,就是“志于道,志于学”,孔子就说“幼志于学,老而笃之,故精力充沛,博闻强记”,孔子就是这样延缓衰老的。孟子也要“吾养吾浩然之气”,也是强调养生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豁达的思想感情,远离名利,远离虚荣淡,泊名利,日常生活要随遇而安,布衣蔬食也是益寿延年的重要条件。儒家以道为理论的核心,道就是道德境界,“本立而道生”,“仁者寿”等既是为人处世的方法也是养生保健的基础。“仁者寿”,养生先养德是儒家养生的基本功。 宽厚、容人减轻心理压力 导致心理压力的原因是很多的,最常见的就是人际关系紧张,家庭不和睦,工作、学习的压力大,而心理压力大又是许多疾病诱因。《论语•阳货篇》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这里的五者是指恭、宽、信、敏、惠,他并进一步解释说,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仁不但是治国安民要仁,就是心理调节加强心身健康也离不开仁。 归结到人际关系和生活的行为准则也不外是温、良、恭、俭、让,所谓温,就是温和、温顺,古人说“终温且惠”文明也就在其中;良,就是善良,也就是常说的真、善、美;恭,古人要求“居处恭,执事敬”,尊重别人;俭是俭朴,不糜费,节省;让是礼让、谦让。这些传统道德植根于人们心中,底蕴深厚,决不是那一个人,某种压力能改变了的。试想,如果大家见利忘义,你争我抢,吹胡子瞪眼,你整我,我收拾你,不尊重别人,大手大脚,胡吃海塞,铺张浪费,你争我夺,互不谦让,闹得死去活来那将是—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又怎样健康长寿? 要落实这五个字就要“克己复礼”,克己复礼的涵义并不复杂,克己,就是克制、约束自己的行为,说得再通俗一些就是常说的严于律己,抑止个人欲望和邪念;复礼的礼是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规范、法则、标准,仪式的总称,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大家公认得游戏规则,社会是个人群体,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相互谦让,相互尊守公认的法律法规、道德礼仪。当然,不同时代对道德的内涵有不同的涵义,但其核心还是人与人之间要宽容、诚信、理解,要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要从每一个个人做起。 因为养生学受到各主流学派的影响,也显现出各家的特色,儒、道两家的养生学也独具一格,儒家偏重于心志、养性、养德的特点十分明显。学习前人的经验要取其长,避其短,融会贯通,学为我用,学以致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