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2月13日专电(许茹、董薇)中国人喜欢在正月十五闹元宵祈福;年轻人喜欢在2月14日共度西方浪漫情人节。当两节相遇,该如何应对,巧克力和汤圆究竟谁更香甜?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因为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古时,元宵佳节指的是农历新年第一个月中的第一个满月之日,即正月初十五这一天。劳动人民为了祈求这一年能同满月一样日子圆满、和美,会举行群众性的游乐活动。古代文化中对节日的庆祝方式南北较为统一,都会“闹元宵”,进行耍龙灯、舞狮、猜灯谜、踩高跷等活动。 但是在饮食习惯方面就有南方吃汤圆北方吃水饺的不同,这也是由于地域不同农作物差异导致的。但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都是对新一年的祈福与寄托。 “蜀人游乐不知还”,就是苏东坡对当时蜀地游乐之盛的描述。巴蜀地区在元宵佳节时都会“村落闾巷之间,弦管歌声,合筵社会,昼夜相接”(张唐英:《蜀梼杌》)。这种游乐活动由官方主持,官民同乐。官方还对民间歌舞表演者赏以金帛,遍分美酒。不仅如此,当时的元宵节与商贸活动的结合也较为紧密,张澍在《蜀典》卷六引《成都古今记》说到十二“市”,每个月都会有集市,是出行游乐的时节更是物资交流盛会,其中就有“正月灯市”,期间会有各种游艺活动。唐宋时期巴蜀的戏剧、歌舞、百戏(杂技)、木偶、猴戏都很活跃。 这些传统节日的风俗随时代的变化也在演变。成都的灯会沿于元夕灯节,但清代是从正月初九点“玉皇灯”开始宣布灯会的开始。新中国建立后各地春灯逐步改为灯会,成都灯会由各街巷分散上灯改为集中上灯,从正月初五开始延续月余。油灯变为电灯,从传统的纸扎绢花工艺变成集声光电一体的彩灯,各种民间故事、戏曲人物等都会予以展现。 近年来,传统节日逐渐被冷落,而“洋节”大行其道被广泛接受。今年元宵佳节正逢西方情人节,不少网友表示实在是“两难”。中国也有所谓的“情人节”,有专家表示现在人们把古时的七夕节等同于“情人节”也是可以的。劳动人民寄托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期望在这一天两人不再饱受离别之苦终得以相见。 四川民俗专家帅培业认为,由于中外交流频繁,人们逐渐接受了西方的物质文明也随之接受了对方的文化,加之年轻人对新事物的好奇加速了这种“洋节”的渗透。这是无可厚非也是有好处的。在文化的意义上,中外的节日都是人类文明的珍宝,并无高下之分。 “节日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把西方传统节日当潮流,而把中国传统节日当老旧的观念是不可取的。”一些“洋节”也是西方的传统节日,同样有悠久的历史。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不盲从不跟风,帅培业说“对传统文化树立信心,对西方文化有明确认知,才不会出现这样的悖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