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国学讲堂 >

朱子与“四书”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本站原创 佚名 参加讨论

    "四书五经"是儒家的基本经典。"五经"原为"六经",后因《乐经》失传,始为"五经",其中包括《易》《诗》《书》《礼》《春秋》。根据《史记》记载,孔子删《诗》《书》,订《礼》《乐》,赞《易》,作《春秋》,也就是说,"六经"先于孔子便有,孔子对于传统的"六经"进行了大量整理和删述的工作,才使得"六经"成为一个完整的经典体系,并作为儒家思想的承载者流传下来。
    "四书"是一个晚出的概念。"四书"包括《大学》《论语》《孟子》与《中庸》。《论语》《孟子》原就各自成书,《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后被单独挑出,与《语》《孟》放在一起,构成"四书"。"四书"的经典体系出自南宋朱熹之手。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钱宾四先生曾说,中国文化史上有两大最重要的人物超越众人之上,前古是孔子,近古则是朱子。朱子所立"四书"与孔子所删述的"六经"一道,构成了儒家最重要的两大经典体系。即后世所并称的"四书五经"。
    朱子与"四书"的关系,集中体现在《四书章句集注》上。《四书章句集注》是朱子解释和确立"四书"经典体系的范本。元代,朱子学入王官,《集注》被定为科举取士的教材,考试内容不仅包含"四书"经文,朱子的注解也在考察之列。往下一直到明清两代,《集注》 一直是思想文化领域里面最有影响的经典。可以说,朱子及其《集注》,足足影响了中国思想七、八百年。
    关于四书与五经的关系,朱子认为,"四书"简易,"五经"繁重。"五经"中最基本的价值与道理在"四书"中都有所体现,但"四书"更加亲切与平易。从为学的次第来讲,应当先学习"四书",再学习"五经"。所以,朱子说:"四子者,五经之阶梯也"。"四子"即是"四书",学习"四书"是学习"五经"的阶梯。
    朱子生平于"四书"用力甚多。《朱子语类》中曾记载他自己的话说:"某于《论》《孟》,四十余年理会,中间逐字称等,不教偏些子。学者将注处宜仔细看。"他的意思是说自己对于《论语》、《孟子》下了四十多年功夫,注释的每一个字都逐字地仔细斟酌过,好像在称上称过一般,不让文义有丝毫偏移,所以学者应该仔细看这些注释。对于这些注释,朱子一直在修改,直到临死前三天,他还在修改《大学》的《诚意》章。正缘此,朱子对自己的注释非常自信。他曾说自己的《集注》是"添一字不得,减一字不得",而且"不多一个字,不少一个字。"
    "四书"的阅读方法,朱子也曾做过规定。他认为,读"四书",应当以《大学》为先,次读《论语》,次读《孟子》,最后读《中庸》。为什么呢?朱子说:"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因此,朱子对于"四书"阅读次序的规定,实际上包含无穷深意。但如果依照此等次序来读"四书"的话,我们自然会问:《大学》的规模何在?《论语》的根本立于何处?《孟子》何以发越?《中庸》的微妙处又是什么呢?
    让我们不妨带着这些问题,翻开《四书章句集注》,开始我们的"回到中国"之旅。
    (作者简介:穆  文,1983年生,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硕士研究生。其专栏"四书笔记"将以经典选读或以主题阐释的方式解读《四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