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断鳌立极” 与古代 “土木建筑”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中国儒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断鳌立极”与古代“土木建筑”
    孟繁仁 孟文庆
    在记载女娲功绩的《淮南子·览冥训》中,有女娲“断鳌足以立四极”之语,过去人们在诠释“女娲神话”时,把这句话诠释为“砍断巨鳌的腿,支撑起倾覆的天顶”,如果这里所说的“天”是指浩渺无边、空旷无际的“太空蓝天”的话,它怎么会倾覆、破漏呢?假如果然是“至高无上”的“蓝天之顶”倾覆、破漏,世界上哪里有大如太空的巨鳌、状比天高的鳌足把它支撑起来呢?可见这是典型的“望文生义”的错误解释。
    其实,“断鳌足以立四极”乃是运用“联想”和“比喻”、“夸张”的艺术手法,对女娲一项伟大的“土木建筑”技术发明的特殊表述。要理解其真实意义,需要从远古人类的居住情况说起。
    一、远古人类穴居野处
    据《始学篇》载:“上古皆穴处”;又《古史考》载:“上古之时,人吮露精,食草木食,穴居野处。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饮血茹毛;近水则食鱼、鳖、螺、蛤。”可见当时原始人类的生存情况十分困苦、艰难。
    什么是“穴居野处”?据《说文解字》:“穴,土室也。” 即在地面上挖掘的供人居住的土室,又:“室,实也。从山、从至。至,所止也。”意指“地穴”是人们停止活动,专供栖息、休眠的地方。又据《说文解字义解》:“‘土室’也者,土屋也,复于地也。”“凿地曰‘穴’。”可见“穴”是指在地面挖掘土坑,搭架篷顶而成的“土屋”。人类在寒冷的冬、春两季,藏身于山间“窑洞”或丘陵“地穴”之中;到了炎热的夏、秋两季,则营巢于树林、灌木之间,依靠采摘草木果实,猎取野兽、动物或打捞水中的鱼类生物充饥,以维持生命的需要。这就是《始学篇》所说“穴居野处”的本义。
    由于“旧石器”时代还没有发明“铁器”工具,人们受劳动工具局限,无法在坚硬的岩石上开凿岩洞,所以生活在“岩石”山区的“母系部族”成员,只能在靠近河流或泉水的地方寻觅天然石洞或山体突出的“岩棚”,在周围垒起“石墙”,搭建篷顶以遮蔽风雨,栖身居住。这种情况,在距今一万年左右“中石器”时期的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得到了证明。
    到了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期,人们开始从高山走向丘陵。他们在边山丘陵地带靠近河流的台地上,或利用“石器”工具在土崖上开凿“窑洞”,或在地面上挖掘地穴,在上面用树枝、木棍交叉札成支架,再用草叶、泥土等遮蔽复盖地穴之顶,只留一个洞口,以供出入。为了防止雨水流人,门口都筑有一道土垒的“门槛”,这大概也是女娲“积灰止水”发明的产物。这些地穴之顶一般呈“尖锥状”或“坟堆状”。由于工具的局限,人们无法砍伐过分粗大的树木,所以地穴的直径一般在5—6米左右。由于冬季还要在穴内设置取暖和加工食品用的“火坑”,所以地穴内无法容纳人口较多的家族成员居住。也无法在里面召集较多的家族成员聚会议事。
    由于平时“窑洞”、“地穴”中阴冷、潮湿,它们的黄土“洞顶”和泥草篷顶在风雨、中容易遭受“天顶”破漏、塌陷的危险,人类儿女的生命安全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女娲发明了用煅烧石灰、修补漏洞的“炼石补天”技术;同时,如何为人类儿女营造更为舒适、安全的居住、生存之所,也就成为摆在“中华民族伟大母亲——女娲”面前的一项重要使命。
    在这一崇高使命的感召和驱使下,负有保护部族儿女生命安全责任的女娲,经过对自然现象的长期、认真观察,从生活在黄土高原“内陆湖泊”中的“海鳌”用四只巨腿支撑起巨大身体的现象得到启发,运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发明了“断鳌立极”的土木建筑方法。
    二、高原湖泊巨鳌留迹
    或者有人要问:女娲的主要活动舞台既然是在黄土高原山西,那里到处是干旱无水的高山和丘陵,她怎么能够看到海里的巨鳌呢?
    其实,山西虽然地处黄土高原,但是在地球亿万斯年的发育、演变过程中,它也经历过几次“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根据有关地质、地理资料的记录和表述:在10亿多年前的“中元古代”至“晚震旦世”,山西地处地势高突的“华北古陆”;进入“早寒武世”以后,直至“中奥陶世”的几亿年当中,整个“华北古陆”都沉降为“华北陆表海”;到了“晚奥陶世”至“早石炭世”,随着西北地区“塔里木古陆”和“柴达木古陆”的整体抬升,“华北陆表海”也抬升为“华北准平原”;到了“晚石炭世”,“华北准平原”再度沉降为“华北浅滨海”;到了“早二叠世茅口期”,又逐渐抬升为“华北盆地”;进入“早侏罗世”以后,再度抬升为“华北高地”。现在,如果考察山西吕梁山、系舟山、霍山等地区的地形、地貌,就能够发现:在它们高耸的山腰以上,仍然存在着一道道水平状态的“水文线”痕迹;山坡以下的丘陵地带仍然有古代沧海、桑田变化遗留的“卵石层”存在,这些都是上述“沧桑巨变”留下的确凿证据。
    在“晚第三纪”时期,大概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与“华北板块”冲击的的作用,山西西部和中部都发生了南北向的地层断裂,分别出现了“秦晋地堑”和狭长的“汾渭地堑”,以后“秦晋地堑”成为“串珠状”的高原湖泊,“汾渭地堑”则成为“古汾渭湖”。它们的存在也就成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女娲”至“尧、舜、禹”时期“冀州”地区不断发生“洪水滔天”灾难的渊薮。关于当时山西晋中和临汾盆地的情况,据《中国古地理图集》“中国新生代的古地理·早更新世古地理”一节介绍:
    “……山西中部为汾河地堑,发育一系列断陷盆地。自北而南有大同、忻县、太原、临汾和运城等断陷盆地。第三纪晚期,这一系列狭长的盆地已。具雏形,第四纪初,汾河地堑随北北东向断裂继续裂开,盆地继续下沉,接受一套河湖砂砾、泥沉积组合。厚80-100米,局部地区可能大于100米。”(《中国古地理图集》—中国地质料学院地质研究所、武汉地质学院编。地图出版社1985,6月版)
    在山西的古代地形图上也可以看出:从晋中盆地、临汾盆地,直到万荣县汾河汇入黄河处,是两大片明显低洼的地形。由于有汾河之水和洪水时期阻滞横流的黄河之水不断流灌注入,这就在晋中盆地和临汾盆地分别形成“晋阳湖”和“平阳湖”两个“高原内陆湖泊”。山西民间长期流传着大禹治水“凿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说法,以及在距今六七万年左右的襄汾县“丁村人”遗址发掘出来的众多鱼、蚌等水生动物化石;驼鸟、大角鹿、杨氏水牛、披毛犀、古菱齿象、纳玛象等多种亚热带野生动物化石等等,就是古代晋中盆地、临汾盆地曾经是“高原内陆湖泊”的生动史证。
    所以,在这样的地质、地理环境中存在过“巨鳌”等水生动物,实属自然平常,女娲从“高原湖泊”中看到“巨鳌”并受到启发,产生出伐断树木、竖立木柱,搭架棚顶的联想,也就成为一件顺理成章、毫不奇怪的事情。
    三、支柱架梁创立“大庭”
    据《说文解字》:“鳌,海中大鳖也。从黾鳌声。”又《一切经音义》:“鳌:海中大龟也。力负蓬(莱)、瀛(州)、(方)壶三山。”又据《论衡》:“鳌:古之大兽也。”从以上解释可以看出:“海鳌”是一种身体和力量都非常巨大的“爬行纲”“龟鳖目”水陆两栖动物。由于几千年来地球生态环境的变化,这种巨型“海鳌”或者已经潜藏深海,远避人类;或者已经从地球上销声灭迹。不过,现存与之同类的还—有“棱皮龟”、“玳瑁”等等,前者的身体长达两米有余,是现存龟鳖类中最大的一种;后者“1.5米左右。由此可以想象其同类“海鳌”的身体一定也非同小可。长期以来,人们对?断鳌足以立四极”的解释是“女娲砍断海鳌酌巨腿,支撑起倒塌下来的天顶”,从这种“望文生义”的解释就可以知道:在古人的心目中,海鳌有身体是多么巨大!
    又据《说文解字义解》:“极:栋也。从木,亟声。《后汉书·蔡茂传》:‘梦坐大殿极上。’注云:‘极,殿梁也。’《一切经音义》:‘檩,正言栋,亦言梁,或言极。’《三辅闲名》:‘栋为极。’”指房屋最高处的横梁——“脊梁”。从以上解释,可知《淮南子》所说的“断鳌足以立四极”,乃是指女娲发明了“梁架结构”,即:砍伐树木,埋设支,架立横梁,在上面搭载巨大的屋顶。根据“仰韶文化”房屋遗址的“复原图”示:当时的方形或圆形房屋中央树立有四至六根高柱,在高柱顶端支架横梁,以支撑屋顶;在房屋底部的地穴周围也等距离地埋设有一根根木柱,木柱之间也用“横梁”连接,使得房屋的跨度和面积得到了扩大和延伸。这种结构的出现,结束了以前“木柱斜支”、“有柱无梁”的建筑历史,使得中国古代房屋建筑技术进入了“立柱架梁”的全新发展时期。从此,人们的住所开始从山间和丘陵阴暗、潮湿的洞穴,转移到开阔、明亮的大地之上。中华民族祖先的生存、居住空间发生了一个本质性的变化和飞跃。
    前几年,考古工作者在“娲皇陵”所在地——山西洪洞县侯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面积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屋”建筑遗址,这些遗址除在房屋四角有埋竖“碗口”粗细木柱所留下的圆孔以外,还抹有厚度大约0.5—1厘米左右的“白灰地面”。这一遗址可能是当时部族成员聚会的场所。也是女娲部族运用“断鳌立极”方法所创建的原始房屋遗迹。
    在远古时期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女娲部族用什么样的工具来伐断树木呢?应该是用“石器”。在距离洪洞侯村约100公里、距今几万年前的襄汾县“丁村遗址”发现的“旧石器”当中,已经有“砍砸器”、“刮削器”、“尖刃器”等多种石器;在侯村田野中发现的“新石器”当中,更有不少经过磨制、刃面比较锋利的石器;可见当时“女娲部族”的成员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刃面锋利的石器,来达到砍伐直径不是很粗的树木的目的。
    据《帝王世纪》记载:“女娲氏殁,大庭氏王有天下。”(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版,第3页)又据《说文解字》:“庭者,宫中也,庭室也。”可见当时女娲氏所创造、发明的“断鳌立极”即“立柱架梁”的建筑技术,在她以后的“大庭氏”时期已经得到了推广和使用;黄帝时,又把它确立为“上栋下宇”的建筑规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封建社会的“明堂”建筑制度。女娲的这一伟大的发明创造,为中国古代“梁架结构”的“土木建筑”方法,奠定了长期、牢固的传统和基础。它与西方世界所用的“砖石建筑”相区别,成为东方建筑的一大特色。
    转自:综艺大观(www.zydg.net/magazine/article/1002-9656/2005/12/298631.html)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