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建立以中国历史文化为主体的孔子纪年制度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中国儒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建立以中国历史文化为主体的孔子纪年制度
    皮介行
    也许有人会说,记年是小事,只要约定俗成,世界通用,就是皆大欢喜不亦快哉了,何必再去劳神费力推动孔子纪年制度呢?然而,历史是集体人群的创造物, 在中国人的世纪即将到来的时代里, 为了传承并发扬中国历史文化,实践人创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让中国人的世纪更快,更坚定的到来。我们认为历史记忆的重建与活化,该是中国世纪的第一件要事,而历史纪年制度的确立,正是中国历史系统化,定位化,甚至尊严化的关键所在,绝不能马虎将就,茍且随便的。
    当今以耶苏纪年的制度,先是在教会中实行,以耶稣钉上十字架之年为元年,  至西元六世纪,罗马一教士倡议,改用耶稣之降生为纪元元年,西方的纪年制度终于确立。尔后凭借教会势力的广被,欧洲文明庞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力量, 入侵世界其他地区,耶教纪年制度渐渐形成为公认的纪年制度。以这一纪年为主轴的历史视野,深植大多数人类脑中, 成为论断世界历史的座标,从而不知不觉,以西方中心主义,来看自己看世界。
    中华民族以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以及一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纪年制度上却没有什么够格的创造,历朝各代用帝王之年号纪年,用天干地支六十个专有名词给年命名。因吉凶而改元,因登基而改元,因争正统而改元,弄得纪年方式支离破碎, 惨不忍睹,后代子孙耗时费力,弄也弄不清。堂堂神州子民为一姓之兴亡,在争权夺利的小圈子里,弄得骨肉相战,脓血横流, 真的是勇悍无比。可是在大方向大格局里,求一个可以在历史长河里立足, 为广大人民方便使用的纪年制度,无有也!在历史系列的时间主轴里,中国人弃守了。中国人既无法以民国的年轴,无法用各帝纪年,去纵观历史,要中国历史让现代中国人有一概略性的认识,绝难绝难。中国人难用历史的传承来定位自我生命,难用中国历史格局来认识欧洲历史,欧洲人却可以用其熟悉的纪年轴, 定位中国历史。长此以往,中国历史文化终将成为欧洲历史文化的附庸,身为有尊严的中国人,情何以堪呢?
    梁启超在其『论纪年』一文中,主张中国当以孔子为纪年:『 史记于老子列传 大书孔子卒后二百七十五年,而其余各国世家皆书孔子卒,此史公开万世纪元之定法也!近今学者讨论,谓当法其生,不法其死,以孔子卒纪,不如以孔子生纪。 至今日各报馆用之者既数家,达人著书亦往往标用此号,殆将易天下矣!用此为纪顾有四善:符号简,记忆易,一也。不必依附民族,纷争正闰,二也。孔子为我国至圣,纪之使人起尊崇教主之念,爱国思想,亦油然而生,三也。国史之繁密而可纪者,皆在孔子以后,故用之甚便。其在孔子前者,则用西历纪元前之例, 逆而数之,其事不多,不足为病,四也。有此四者,则孔子纪元,殆可以俟诸百世而不惑矣!
    是了,以孔子纪年正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必然结论 ,也正是重整历史系统 ,恢复民族尊严的第一步。司马迁在史记中说:『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 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主至于贤人众矣, 当时则荣, 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 可谓至圣矣!』
    虽然,『仲尼不出』不可能万古如长夜,但仲尼不出,中华文化肯定要丧失相当光彩, 孔子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古今不做第二人想。 而其学说专注人伦治国之道,不言鬼神,以理性而言,确有卓绝而常新的文化意义。至于因中国衰微而责孔子学说,有如河殇之归罪黄河,仅仅只是代罪羔羊,是不肖子孙自己脱责之词罢了!试问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如何能规划千年, 乃至于二千年后的事呢?后代子孙不能奋发图强,反来斗孔批孔,实迹近无赖了!
    因此,我们认为清末的孔子纪年运动,由于战乱,由于国家各种条件之不足, 没能茁壮成长,是极为可惜的,现在该是两岸和平重建历史的时候了!我们呼吁两岸学术界、出版界、教育界的朋友门!历史在你们手上,创造历史的机会就在眼前!只要你们坚持中华民族主体性,推广孔子纪年制度,以中华主体性来看历史、写历史、教历史、历史的眼界,历史的样态将会有绝大改变。于是中国的纪年有中国的历史文化,有中国的尊严与气魄。凭借中国人的努力与壮大,孔子纪年,亦可以过江过海,为全球人类所共知矣!
    【原刊:台湾时报副刊、孔子2553年12月27日(2002)】
    【半人马评论第五期】
    来源:作者赐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