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教研究的几点思考 ——贺社科院“儒教中心”成立 韩星 作为一位对儒学—儒教感兴趣的研究者,我首先对中国社科院成立这样一个机构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儒学—儒教研究提几点建议,供各位同道参考。 一、认清儒学研究发展的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儒学研究基本的发展趋势是: 其一,学术上综合性加强,即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包括宗教学、哲学、史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等等。 其二,思想性加强,也就是儒学研究自觉地承担起中国文化建设的重任,注意社会问题,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其三,实践性加强,儒学研究不断走出纯粹的学术圈子,走向民间,走向社会,走向大众。大陆新儒家的出现,一些学者在民间弘扬儒学,一些学者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建设性地提出儒学与中国文化的发展路线,一些学者奔走各地,推动读经活动,等等。 其四,宗教化的倾向,即以儒教为主的方式推广儒家思想,弘扬儒家文化,拯救国民精神。这方面主要是在海外,但大陆有学者也明确的提出了建立国家儒教的想法。当然,我自己对这样的提法是持谨慎的保留态度的。这里不详论。 二、在多元宗教环境中研究儒学、儒教问题 我这里想引用原世界宗教所儒教室主任余敦康先生的一段话来说明:他在论证在世界宗教所设立儒教室时这样说:“就学术问题而言,我不认为儒教是一种宗教,但就机构设置而言,我认为宗教所完全有必要设立一个儒教室,儒教室也只有在宗教所被才算找到了自己合适的地位。……加强儒教的研究,开展儒教室与其他研究室的横向联系与学术交流,就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措施。因此,宗教所设立儒教室是必要的,如果认为儒教并非宗教,不值得研究,将会为其他宗教研究提供宏观的文化背景问题上造成损害。从另一方面来看,自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一种儒、释、道三教鼎立以至三教合流的格局,自明末以来,基督教与儒教发生了各种复杂微妙的关系,因而儒教的发展演变与其他各种宗教一直是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难舍难分,不可分割。如果脱离这种关系而孤立地研究儒教,必将流入肤浅片面,视野偏狭,思想僵化,不仅无法把握中国文化的全貌,也难以了解儒教本身。”余先生是在任继愈先生肯定儒教是一种宗教,强调必须设立儒教研究室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强调的是儒教研究不能自我孤立和封闭,要在多元宗教的环境下进行研究。今天,我们要在余先生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在社会变化的前提下的进一步发展。 这是一个普遍的思路,不仅对儒学、儒教本身是必要的,而且对其他的宗教研究也是必要的。任何一个宗教的研究都不是为了宗教本身而进行研究,作为文化现象之一,宗教的研究最终必然有其落脚之处,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现在发展和未来前景,通俗地说就是解决现在的问题,为未来寻找出路。 现在,在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现象就是各种宗教。就全球而言,儒教是处在一个以宗教为主的多元文化氛围中,以基督教文化为主的西方世界与以伊斯兰教为主的伊斯兰世界持续地发生冲突,为儒家文明的复兴提供了新的契机,即有可能利用儒家的思想资源来为解决越来越多的冲突提供思路和方法,例如在多元文化中通过忠恕之道,和而不同使得各种宗教文化能够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就某一地区而言,如东亚和东南亚儒教文化圈的国家内部也是处在多元宗教文化的环境中,儒教的发展也必须为广大华人提供精神支柱,以与其他宗教的和平对话,而不是冲突。 就中国内部来看,现在中国的思想状况也是非常到复杂,中西古今的文化冲突与交流、融会,使儒学、儒教的研究必须考虑对多元文化因素的会通、兼容和整合。 所以,我认为儒教研究在第一个层面上必须与各种宗教进行会通性的研究,不但是历史上的三教会通,也应该有五教会通,特别是基督教与儒学、儒教和伊斯兰教与儒学、儒教的会通。这种会通不仅仅是教义或者说理论层面的,也有不同区域文化的、历史经验层面的。在第二个层面上说,会通不是为了说明可以会通而已,还要有一种实践的、可能性的、操作性的意识,也就是说为国家领导人提供政策咨询的意义。第三个层面,也就是在最高的文化理想就是以儒学传统作为基本资源,以儒教为主,兼容诸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以儒学为主整合多元文化,构建21世纪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体系的伟大目标。 三、儒学—儒教研究并行不悖 单纯的儒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现在面临着新的拓展和实践;单纯的儒教研究也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事实证明这样容易走偏。我自己经过广泛考察和深入思考,越来越认识到儒学要研究,要弘扬,儒教(孔教)也要发展,要光大。儒学与儒教不但可以并行不悖,而且在学术上是可以交叉的,在实践上可以互相支持,相互促进。儒学是儒教(孔教)的学术基础,儒教(孔教)是弘扬儒学的重要形式。 四、儒学、儒教研究要与现代社会结合 儒学、儒教研究与现代社会结合,主要是与市场经济结合,具体地也就是儒学、儒教与儒商的结合或联合。这两年与香港孔教学院汤恩佳先生的接触和交流,使我越来越认识到儒学、儒教、儒商是在现代社会传承儒家思想,复兴传统文化的三位一体的三个根本方面:儒学是学术核心,儒教是组织形式,儒商是经济基础。儒学为国民提供理性的思考,儒教为国民提供精神的信仰,儒商为国民提供经济的基础。这三个方面在海外合作相对好一些,但在大陆还有各自为政的倾向,儒学主要在学院和研究机构,儒教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儒商也还不多。 五、对儒教中心的建议 应该确实把学术研究和思想创造的水平共同提高,以增强竞争实力。我想提出内合外联的总体思路,即内部联合宗教所各方面的力量,夯实学术基础,同时注意与外部的交流和联络,产生广泛的影响。 在内合方面,我想不能单纯地就儒教自身进行研究,是否可以考虑以儒教为基本视角与其他宗教进行关系性的研究,除了继续深化传统的儒教与道教、道家和佛教的历史关系,主要是思想史的演变和发展,总结历史上三教会通,后来宋明理学整合道、佛,重新开出中国思想的新时代以外,要总结伊斯兰教进入中国1300余年来与以儒学、儒教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冲突、交流、融会,形成今天以回族为主的中国伊斯兰文化,还要总结明末清初天主教进入中国以来西方基督教与以儒学、儒教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冲突、交流、融会,这既有历史的过程,也有现实的变化。所以,可以设计一些交叉性的课题,如儒教与伊斯兰教、儒教与基督教这样的历史性题目,以及对中国各地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与以儒教为主中国本土文化的具体状况进行田野调查,包括东突问题的宗教文化根源,中国文化能否以儒家的方式消除其原教旨主义的激烈和极端?佛教方面除了大家熟悉的是否可以考虑藏传佛教与以儒教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他们共同面临西方文化冲击所产生的现代化问题。 外联方面就是在研究的过程中注意与外界的学术交流和思想交锋,在动态中研究,在开放中研究,以学术造成在学术界的影响,以思想造成在社会上的影响,以组织活动实实在在地推动儒学—儒教复兴的伟大事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