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偲 清代思想家章学诚曾提出极具洞见的“六经皆史”之概念。在他看来,六经不是凭空产生,都是圣王立足政治实践而创制的政典,是理与事、经与史、载道与经世的合一,而不是一些儒者所认为的空谈性命、义理之书。 六经皆史(资料图 图源网络) 尽管章学诚并没有专文阐释“春秋教”,但这个判断同样适用于《春秋》。《春秋》并非形而上的理论著作,而孔子在作《春秋》时力图避免空说道理,而是将他的政治观和历史观渗透于242年的历史叙述中,所谓“吾因其行事而加乎王心焉”。在这个意义上,《春秋》是事(历史事实)、文(鲁史记旧文)、义(孔子之微言大义)的统一体,所谓“《春秋》非记事之史也。” 正是因为《春秋》的这一特点,我们在学习和运用《春秋》时候,也应该准确把握其不离事物而言理这一精神实质。在处理问题时,应立足于实际,直击问题之根本而不应该被空言所迷惑。 应立足于实际(资料图 图源网络) 其实,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曾表达过这层意思,他在解释《春秋》定犹豫、明是非的诸多益处时,提出:“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就是说,如果不懂得《春秋》之义,即便有一颗善良的心,但由于不知其所以然之故,也找不到合适而恰当方法,这样在面对别人毫无根据的言论和指责时,就会手足无措,进退维谷,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 明末不少士人就染上了这种空疏的习气。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时候,他们拿不出整理财政措施和平寇的方略,而只是振振有词要皇帝减税啦,停止诏狱啦,正心诚意啦。这些人做得好的不过是“平时袖手谈心性,临难一死报君王”,还有一些昨天还义正辞严,第二天就转身投寇。 这在明朝崇祯末年关于迁都的讨论上展现无疑。实际上,如果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和清军入关之前,明朝能够提前布局,迁都南京或者至少将太子派往南京监国,虽未必能中兴明祚,但至少清军下江南就没有这么顺利了。一度崇祯帝接受了派太子到南京监国的主张,经过酝酿后,他默认内阁大臣在朝廷会议上就此提出动议,就在会议要达成共识顺利结束时候,一个官员站了出来指责内阁大臣,说你们这是效仿前朝苟且偷安么?内阁大臣害怕被扣上这顶帽子,就不敢据理力争,此事只好作罢。大家只好困守孤城,坐以待毙。而当初力阻迁都的那个官员,在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就摇身一变,投诚了。 保持定力(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就是前面司马迁所说“被之空言而不敢辞”的一个典型案例。《春秋》中也有大量这样的案例,像南蒯就因为自己没有定见,被别人花言巧语忽悠得大败。 与之不同,春秋时期郑国政治家子产就在大而化之的话语面前保持了定力。子产根据郑国豪贵家族众多且不遵守礼制的情况,实行相对严苛的法律,并采取了铸刑书等措施,这种行为遭到了晋国贤人叔向的反对,叔向认为这不符合先王以德治国的初衷,建议子产改弦更张。但子产明白,这是符合郑国国情的做法,就顶着压力坚持了下来,最终也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虽千万人吾往矣(资料图 图源网络) 生活中不少人好为人师,喜欢给人出主意。他们言之谆谆,或许出于好心,但往往站在道德或大义的高度,但对客观情况不了解,所提的建议也往往大而化之、似是而非。这时候我们尤其要通达《春秋》之义。学好《春秋》,我们就能立足实际,保持定力,就不容易被种种似是而非的言论和空话所困扰,而能做出符合实际的决策,也具备择善固执之的勇气,“虽千万人吾往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