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雅欣 《秋窗风雨夕》(节选)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勘风雨助凄凉。 泪烛摇摇穘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一、木石前盟终虚妄 在《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里的这首《秋窗风雨夕》,其实比二十七回中的《葬花吟》更接近黛玉的命运走向。黛玉,就是一个被造化精心培育的灵魂,披染着如秋一般的耀眼与哀愁,美好至斯,却已将逝。就像是,秋光美丽如许,却转眼即枯,秋夜耿耿之长,却转眼天凉。 所以,《葬花吟》是黛玉的过程,而《秋窗风雨夕》是黛玉的结局。 读《秋窗风雨夕》会让人意识到,原来苦遇风霜的花颜,在春日里的一切挣扎,最终都在一步步走向魂断秋歌。当秋雨湿透寂寞黄昏的时候,再回头看那些辛苦的来时路,这才发现,葬花时节其实还是温暖的,至少那时候有春光的和煦相送,就像是,黛玉在那时的伤感里还有知己宝玉的相陪。书中二十八回就写道:“那林黛玉正自伤感,忽听山坡上也有悲声,心下想道:‘人都笑我有些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不成?’想着,抬头一看,见是宝玉。”在林黛玉最脆弱、最敏感的时候,有最知心、最契合的那个人刚好相伴,这是一种多么奇妙而幸福的体验!宝玉的痴心,做陪着黛玉的痴情。 因为有知心人的陪伴和参与,黛玉的葬花,纵使悲苦却不是孤独,黛玉的眼泪,纵使伤悲却没有浪费。但是在生命的秋杀之际,黛玉却不得不独自走向终结。 黛玉却不得不独自走向终结(资料图 图源网络) 宝玉和黛玉二人之间的悲剧感,不仅在于无法终成眷属,一种更深刻的悲剧还在于: 前世,绛珠草靠神瑛侍者浇灌的甘露才得以存活;今生,神瑛侍者下凡投胎为宝玉是主动要来历练人生的,而绛珠草只是为了向他报恩才随之而来。书中第一回就写明,绛珠仙子曾说:“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一种追随的关系,绛珠仙子全部的意义就只在神瑛侍者身上。所以这就注定了,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黛玉与宝玉的关系,都只能是一个对另一个的依附和偿还,而不可能是相生相伴。当绛珠仙子把眼泪还尽后,她来人间一回的任务就结束了,就要一个人启程,从人世抽离;而神瑛侍者作为宝玉,那时的红尘历练还未结束,还将继续。他们注定不是同来,不能同归。 因此,曹雪芹从一开始就让人看到了结局,那就是: 黛玉终将在某一天孤独走向死亡,而不允许有爱人的陪伴。 死亡,正如一张通往未知的船票,不设双人坐席。 木石前盟终虚妄(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二、绛珠泪尽随风逝 《红楼梦》的最伟大之处,恰恰就在于它具有这种彻彻底底的悲剧意识,这在中国文艺史上几乎绝无仅有。我们的民族习惯把花好月圆作为永恒的停顿,排斥出现与心理期待不相符的结局。所以在传统艺术里,几乎所有剧目都要自欺欺人地加上一个令人安慰的喜剧结尾: 无论是《西厢记》里张生高中榜首、迎娶崔莺莺,还是《牡丹亭》中杜丽娘还魂重生、与新科状元柳梦梅被御前赐婚,或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里梁祝二人同赴了黄泉也要再化蝶成双,乃至《长生殿》中,身死马嵬坡的杨贵妃也能与唐明皇人神相会……喜剧或闹剧式的结尾往往是我们传统上不能免俗的创作套路,总要为故事人物编织理想化的际遇,即使明知那是极为牵强的程式化的安排。 直到《红楼梦》的出现,才终于彻底打破了这种心理习惯和叙述假象。 我们看到,曹雪芹在故事开篇,就设定好了林黛玉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还泪”,也就是第一回里绛珠仙子说的,“我也去下世为人,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所以作者清楚地告诉读者:黛玉的一生,注定要在哭泣中度过,她注定要以苦为乐,注定以悲终年。 而这反而是曹雪芹大胆又高明之处。我们试想,有哪一个作者,能够做到,敢于在故事开篇就摆出结局,却依然能让读者兴趣不减地细读过程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