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雅欣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仁义,是儒家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它关怀着人之初,守护到人之终。 仁义为本,这是生命教育的开端,也是生命成长的重点,更是生命临终的坚持。 仁义,构成了儒家的理想世界。在儒家的教育理念中,万事万物,有仁有义,即有安康,即有大同。 仁义,构成了儒家的理想世界(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何为仁义 “仁者人也,义者宜也”,这两句出自《中庸》的话,简洁直率地阐释了仁义的本意。 所谓仁,就是爱人,对于人的爱护、尊重、帮助,都属于仁的范畴。仁为爱之源,为道德之基础,为生命本源的关怀之情。 而所谓义,就是合宜,合理合度的行为,就是义的实质。义乃礼之本,乃秩序之和谐,乃一切礼仪规范的出发点。 所以仁义,就是既对人有爱,又对事有度。 仁代表情感,义代表理智;仁表达着对生命的理解和同情,义表现着对行为的把握和适度;仁构成了有情的个人,义组成了有序的社会。 因而,仁与义,是一对彼此搭配、互相弥合的概念,是感性与理性的必要补充。 儒家对于生命的思考,并非不知节制地泼洒善意,他们在“依于仁”的道路上,又给仁以设限,那就是,在正义范围内的施仁。 《论语》中有载,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曰仁。” 克己复礼,也就是约束自己的任性而为,使言行举止合乎礼仪规范——也就是,能够有礼有节、合情合理地行事待人。克己,是面对自己,复礼,是面对他人。孔子这句话,就是将仁与义完美结合的典范。 让仁在义的包裹中熠熠生辉,才能真正温暖却不至于灼伤;让义在仁的支撑下展其风骨,才能恰到好处又不过于刚硬。 何为仁义?能以有情之心待人、以无犯之行处事。 仁义强调的,就是一份合情合理。 以有情之心待人,以无犯之行处事(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为何仁义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而“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也就是说,仁义心,乃是人类潜伏着的共同本性。 而现代科学也通过反复实验证明了,人类天生就具有着“利他主义”的心理。在儒家提出这一观点的两千多年之后,人们再次承认了人性本善的事实。 既然人性中本就存有仁义的种子,那么儒家一切的思想学说,只不过是希望启迪这种子萌发出来,令它在人的心中生长为足以荫庇自身和他人的道德品质,不要让它埋没于尘埃、遗忘于深渊。 所以儒家的生命教育,不是束缚,而是开启,不是灌输,而是引导。 通过春风化雨的教导,让人们发现自身的美好,肯定这种美好,并将此美好发扬光大。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只要去明扬自己天生的光明品德,就是合乎大道的至善之行。 儒家的教育,绝不屑于机心牟利的一技之长,而是关乎提高境界的生命情操。 为何要仁义?这就如同心中的净土若不守护,那么泥沙俱下水土流水,生命终将苍白荒芜。 “仁者不忧”,具有仁德的人不会蝇营狗苟地时常焦虑,因为这样的生命是辽阔高远的,能够承载更多。就像湍急跳跃的往往是激流,而静水流深的是沧海。 “仁者寿”,仁义因为爱而不伤、正而不枉,带给个人及社会,真正长久的健康稳定。 仁义是人生的起点,视野决定了出发的高度;仁义是人生的罗盘,标准决定了前进的方向;仁义人生的舞台,胸怀决定了发展的空间。 儒家的生命教育不是束缚,而是开启和引导(资料图 图源网络) 如何仁义 仁义虽是为人的目标、为事的保障,但是如何向仁义这一核心道德标准进发,儒家给出的途径,却并非是一条艰涩长征路,而是最能贴近生命个体的坦途大道。 儒家施行的教育,是在教会人们肯定和相信,不是苦恼地给自己做否定。 孔子乐观地告诉他那些求仁求义的学生:“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只要我们希望仁的到来,它就会出现。外求三界之灵,不如内求一己之身。 所以,如何仁义? 《中庸》言“道不远人”,仁之道、义之道就在体内,“力行近乎仁”、“惟其义尽,所以仁至”,只要肯于发现、肯于践行、肯于坚持、肯于坚定,仁义在心内的火种就会如星火燎原,渐成熊熊之势,使个体的生命格调与群体的社会基调,交相辉映,燃亮人间。 然而同为先秦的学术流派,儒家的爱,与墨家的爱有所不同。 墨家强调“兼爱”,认为仁者对人,该是无等级、无差别的爱。儒家告诉人们的却是“泛爱众,而亲仁”,在博爱的基础上,更加亲近那些值得去爱的人。 儒家知道真正的兼爱无法实行,对于亲疏远近不可能一视同仁,对于优劣好恶也不可能无差无别,所以孔子义正词严地指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真正的仁人义士,是善恶分明、敢爱敢恨的,所谓“君子周而不比”,儒家绝不肯于俯就无良,绝不允许姑息养奸。 有不为才能有所为,有惩恶才能有扬善,有不纵容不妥协的恨,才能有不吝啬不畏惧的爱。 仁不是没有好恶判断的滥情,义也不是不讲是非观念的仗义。 韩愈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只有适宜合宜的行为,才算义行,一味地血性抒发,那只是近于危险的梁山泊义气罢了。 就像不分好歹的仁,可能会遭受别有用心的利用,可能会面临蚁穴溃堤的危机。 如何仁义?仁爱必是有分别的,义气必是有条件的。在正义的范畴内施仁,在仁爱的范围内行义,仁可谓真仁,义可谓大义。 仁爱必是有分别的,义气必是有条件的(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仁义在今天 在历史长河中,仁义如同载人之舟,因为有了它,我们民族在一次次洪流的起伏中,才能充满长力地持续前行。 比如,众所熟知的四大名著,皆有仁义的光辉于其中耀眼夺目,或者说,正因为仁义的精神不休,名著才所以感动常在。 比如,《三国演义》中,以刘备被代表的蜀汉政权里,各路英豪的仁至义尽,是作者所以著书成诵的情感倾向; 《水浒传》里,宋江以仁义之心带一百单八将告别作乱,即使惋叹他们的悲剧命运,但虽死而犹未悔的抉择还是令人肃然起敬; 《红楼梦》里,贾宝玉的仁义之情遍及四处,而且超越了男女界限,作者是在通过这个人物反思,真正的仁义行径,是求取功名光宗耀祖,还是简单地为一个小丫鬟弥补一桩错事? 而《西游记》中,唐僧虽出佛门,却怀仁义风骨,那青灯古佛旁,一个儒家知识分子的形象却巍然在册。 历史行到今朝,仁义的情怀并不是遗落在烟云之后的旧物,而更该是当今和未来,都需要传承不止的一份精神气脉。 如果恻隐之心长存,不会再有消逝于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之下的生命,如果羞恶之心尤盛,也不可能那些带着爱与奉献的温热血液,却随即就流向了交易市场而不是同胞的血管里。 仁义之于生命,不仅是与生俱来的固有情怀,更是最大程度上的本质关怀、价值肯定。 医者疗身,师者疗心,如果说仁医仁术,体现的是科学技术对生命存亡的救助,那么仁者爱人,奉行的就是国学教育对于生命意义的救赎。 仁义在今朝,虽然依然是要从身边做起,将仁爱之心有层次、有力度、有效果地播撒,但是在这个和平昌盛的时代,除了仁心之外,义行,更该挑起历史的担当了——那就是一份社会责任感的担负。 朱熹道:“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如今的宜行之事,是我们更该去将儒家的道德关怀投注给社会。 教育绝不仅仅停留在校内,校内的学生也绝不仅仅局限在书本,公德心的建立和培养,是道德教育的庄严责任,是仁义君子的人生使命。 子曰“仁者安仁”,儒家的生命教育是能够赋予人一种极大的安全感和精神归宿的。 怀有仁义,长处安乐,因为仁义,律己达人,缘于仁义,不忧不惧。 这份生命安全感的建立,首先成就了自身幸福感,其次构筑了社会责任感,进而生发了那为薪火而传的历史使命感。 现代公民,坐镇历史,承接未来,心怀吾辈,眼望家国。 仁义的唤醒,就是良心的唤醒;仁义的复苏,就是良知的复苏;仁义的重振,就是良能的重振。 国学的生命教育,于此门而入,任重道远,心正意诚。 转自丨“国学是活的”微信公众号(ID:guoxuecaoyaxin),文章为作者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