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偲 《春秋》不单是一个寄托着褒贬、体现着史家不畏强御精神的史书,更是充满着无穷政治智慧的经世之书。 联系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理想,仔细推究《春秋》中的“微言大义”,培育和增强士人和为政者的政治能力是《春秋》的作者之意和重要目的。 增强为政者的政治能力是《春秋》的重要目的(资料图 图源网络) 众所周知,《春秋》这部经典之创作是具有深刻地历史和时代背景的。 进入春秋时代之后,九鼎动摇,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逐渐丧失了对各地诸侯的震慑力。一言以蔽之,“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是孔子所处时代的特征。 改变这种局面、拨乱反治是孔子在外奔波十多年的理想。在此期间,有人诋毁他,有人陷害他,隐士们觉得他多事,弟子中甚至有人认为他迂腐。 在当世无法实现理想,于是孔子将其理想寄望于后来人,退而修《春秋》,从而给后世留下拨乱反正的种子。 后世高度评价了这一事件,孟子称之为:“《春秋》,天子之事”,“《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 经世和政治上的拨乱反正是孔子作《春秋》的重要意图(资料图 图源网络) 由上可知,经世和政治上的拨乱反正是孔子作《春秋》的一个重要意图。这一点也被后世许多政治家和士人也所注意到。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就注重从《春秋》中汲取治理资源。他们视《春秋》为“经世之大法”和帝王之学,并将之作为经筵日讲(中国古代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目的是向皇帝阐明经义和历史经验以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的重要内容。他们还先后主持编纂《春秋传说汇纂》、《日讲春秋解义》、《御纂春秋直解》等书以“阐明经学,嘉惠万世”,为此乾隆帝还亲自为这些书作序,阐明《春秋》的政治和经世之义。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帝注重从《春秋》中汲取治国智慧(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此基础上,乾嘉时代著名史学家钱大昕对“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提出了一个带有政治性的解读。 在孔子修《春秋》之前,当世史官已经对赵盾、崔杼等进行了贬斥,而孔子修成《春秋》后也未杜绝后世乱臣贼子出现。换言之,乱臣贼子在很多时候并不惧怕当世和史书的褒贬,曹操不会因祢衡的击鼓骂曹就放弃权力,也不因荀彧“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之劝就会有所收敛,当然也不在意后世史书的褒贬。 他援引司马迁之看法,认为“乱臣贼子惧”是说“《春秋》之法行,而乱臣贼子无所容其身也”的意思。如《春秋》通过历史叙事以阐明“大夫不得专兵权”、“卿不得世袭”、“母弟虽亲,不可使踰其分”等等治国治理之道理和经验。后世人君和君子只要善加汲取,以正己修身、治国平天下,“何乱臣贼子之有!” 成天下之事业,定天下之邪正,莫善于《春秋》(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这个意义上,《春秋穀梁传》的疏解者范宁在评价《春秋》的贡献和意义时指出,“成天下之事业,定天下之邪正,莫善于《春秋》”。换言之,《春秋》不单是“定天下之邪正”的史书,也是“成天下之事业”的政治之书。范宁所揭示的正是“《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的这两重含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