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孟子》:君子应该怎样交朋友?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唐东辉 参加讨论

    文/唐东辉
    交什么样的朋友,取决于我们的眼界,反过来,朋友圈的价值观,又决定了我们的境界。可见交朋友有多么重要,得多么慎重。
    孟子非常注重交朋友,他的经验是:
    
    交友体现着我们的眼界和境界(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一、纯粹交友
    有一次,孟子的弟子万章向孟子请教如何交朋友,孟子就告诉他说:“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孟子·万章下》)就是说要纯粹交友,不要有所倚仗,不能掺杂“长”、“贵”、“兄弟”等外在因素。如果掺杂了这些因素,友谊就不纯粹了。
    “不挟长”,是说交朋友时不要倚仗自己的年纪大。杜甫说,“人生交契无老少”,交朋友不论老少。有一种友情叫“忘年交”,只要志趣相投,友谊也可以超越年岁与辈分。像贺知章与李白,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忘年交。虽然年龄相差40多岁,但两人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为了请李白喝酒,贺知章甚至不惜“金龟换酒”。
    “不挟贵”,是说交朋友时不要倚仗自己的地位高。贵势可得亦可失,“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中说》)。《史记》记载,下邽县的翟公起初做廷尉,家中宾客盈门;待到一丢官,门外便冷清得可以张罗捕雀。正所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史记》)
    “不挟兄弟”,是说交朋友时不要倚仗兄弟的财富多。《战国策》说:“以财交者,财尽则交绝。”王通在《中论》中也说:“以利交者,利穷则散。”如果别人是因为你的家庭或兄弟有钱有势才与你交往,那一旦家道没落,就会树倒猢狲散。
    
    纯粹交友(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二、以德交友
    在孟子看来,“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下》)《论语》里说,要“以友辅仁”,孟子这里则说,要以德交友。交朋友,是看重朋友的品德而与他相交,因此不能存在任何有所倚仗的观念。
    孟子举了好几个例子来说明以德交友,不可以有所倚仗的道理。一是孟献子与乐正裘、牧仲等五人交朋友;一是费惠公与颜般交朋友;一是晋平公与亥唐交朋友;一是尧与舜交朋友。前者或为卿大夫(孟献子),或为小国之君(费惠公),或为大国之君(晋平公),或为天子(尧),但他们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并没有倚仗自己的权势或高贵的身份地位,而是以德相交,所以才与乐正裘、颜般、亥唐、舜等人交朋友。
    我们在交朋友的过程中也是如此,不能有所倚仗,而要以德交友,这样才能结交到或正直、或诚实、见多识广的益友,而不是邪门歪道、谄媚逢迎、花言巧语的损友。
    
    以德交友(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三、尚友古人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
    孟子认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乡中的优秀人物,就和这一乡的优秀人物交朋友;一国中的优秀人物,就和这一国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天下的优秀人物,就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如果同天下的优秀人物交朋友还嫌不够,又该怎么办呢?这时就要上溯历史,追论古代的人物,与古人交朋友。正所谓“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经》)
    
    通过诗书尚友古人(资料图 图源网络)
    如何与古人交朋友呢?这就需要通过阅读,“颂其诗,读其书”。吟诵他们的诗作,阅读他们的著作,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古人的心灵世界与精神脉动;而更重要的则是“知其世”,研究古人所处的时代以及他们在那个时代的所作所为,从而了解他们的为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