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寻找“被失踪”的屈原 就是寻找我们自己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沈相辉 参加讨论

    文/沈相辉
    上世纪四十年代,闻一多先生发表了《端午考》等文章,认为端午节的起源其实与屈原无关,而是源自龙图腾崇拜。此后,相继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所说虽各有不同,有一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端午节的起源与屈原并无关系。这样一来,屈原便慢慢的与端午节“分手”了。实际上,屈原还曾遭遇过比“被甩”更为悲惨的事情,那就是“被失踪”。
    
    闻一多(资料图 图源网络)
    没了端午节,屈原照样伟大;没了屈原,端午节咱也照样吃粽子。但如果说历史上压根就没有屈原这个人,那么广大的吃粽子群众就要警惕了。众所周知,屈原自汉代以来就被刘安、司马迁等人称为可与日月齐光的忠臣,一直到现在,加在屈原身上的标签无一不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中华诗祖”等。如果说屈原不存在,那就等于说咱没了祖宗。兹事体大,所以,端午节咱先说说屈原这宗离奇的“失踪案”。
    
    屈原的离奇“失踪”(资料图 图源网络)
    较早提出说屈原不存在的,是近代极富盛名的经学家廖平。廖氏《楚辞新解》里有关的说法,被赵逵夫先生斥为“几同梦呓”,所以这里也就不深究。值得重视的是日本学者冈村繁、铃木修次等人的说法。冈村繁在《楚辞和屈原》中认为《离骚》、《哀郢》等皆非屈原所作,此后又否定屈原对《抽思》、《橘颂》等篇的著作权。此后,铃木修次在为前野直彬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所写的《导论》中进一步发挥冈村繁之说,认为系于屈原名下的作品是“由不确定的多数人集约而成的文艺作品”。这些说法很快为日本学界乃至大众所接受。而在中国国内,受到当时疑古学风的影响,同样存在否定屈原的说法。比如著名的胡适就认为屈原“不过是一个文学的箭垛”。
    日本学者的屈原否定说,表面上只是否定屈原作为文学家的身份,也就是说否定屈原创作了《离骚》、《哀郢》等一流的文学作品。实质上这种做法等于是说没有屈原这个人。为什么呢?理由很简单。屈原之所以重要和伟大,就是因为他写了《离骚》、《哀郢》等一流的作品,他伟大的爱国之情也正是借助这些作品才得以体现。所以,否定屈原的著作权,就等于否定屈原的伟大。失去了“伟大”,屈原也就失去了意义。提倡“屈原否定说”的学者各自当然都有许多理由,但他们敢于怀疑屈原的存在,主要的原因实际上有两个,一是先秦史书中未见有关屈原的记载,二是司马光《资治通鉴》中也没有记载屈原的任何事迹。要证实屈原存在,这两个问题就不能回避。
    
    “屈原否定说”的理由主要有两个(资料图 图源网络)
    先秦史书中未见有关屈原的记载这个问题,最早的解决者便是赵逵夫先生。赵先生以文献学为基础,在《战国策》中找到了两条有关屈原的史料。一条是《战国策·齐策三》中的《孟尝君出行五国章》,该章中有“郢之登徒”,经赵先生考证,此人便是屈原。另外一则史料见于《战国策·楚策一》中的《张仪相秦谓昭雎章》,该章中记载了“有人谓昭华曰”一段文字,赵先生考证认为书中所记的“有人”即指屈原。由此一来,所谓先秦史书中未见有关屈原记载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屈原被否定的历史身份也终于得到证实。
    另一方面,司马光在他的《资治通鉴》中没有提到屈原,给了“屈原否定说”拥护者以口实。既然宋代的大史学家司马光都不写屈原,那说明他也认为没有屈原这个人。这就是“否定说”拥护者的“神逻辑”。按照这个逻辑,《通鉴》中同样没有记载李白、杜甫的事迹,难道说司马光也认为李杜二人不存在吗?司马光修《通鉴》时,曾跟他的助手范祖禹说:“诸史中有诗赋等,若止为文章,便可删去。”可知《通鉴》不见屈原、李白、杜甫等人的事迹,当是因为他们的事迹多与文学相关,故而略去不载。那么,司马光到底相信不相信屈原的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司马光曾写过一首题为《屈平》的诗,在这首诗中,司马光对屈原是十分推崇的,可见他并不否定屈原的存在。
    
    寻找屈原,也就是寻找我们自己(资料图 图源网络)
    端午节可以没有屈原,但是,中国人,却不能没有屈原。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的《前言》中说:“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不幸的是,我们现在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的国民越来越多,但对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的人却越来越少。屈原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的被“失踪”,正说明历史虚无主义正在大众中流行。寻找屈原,也是在寻找我们自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