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俊峰 《大秦帝国之崛起》的热播,让许多观众在轻松生动的氛围中了解到了战国时代的历史。虽然连年征战应该成为战国最突出的主题,但这部电视剧却别出心裁,试图揭示战争背后的最核心要素——谋略。 《大秦帝国之崛起》(资料图 图源网络剧照及视频) 这种创新是否成功,观众们大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秦国的一代名将白起,在本电视剧中的形象却入木三分。无往不胜的他,展现出自己有勇有谋、胆识过人的一面,赢得了观众们的称赞。然而,这位在镜头前、历史中风光无限的威猛将军,其人生轨迹却有特殊的一面。他没有因为在战场上的勇猛作战赢得一生的荣华富贵,反而在最后以自刎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性命,这种悲惨的命运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且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秦赵长平之战。大约在公元前260年前后,秦国向东出动自己的主力,进攻赵国,想要一举歼灭赵国的主力部队。而收到秦军来犯消息的赵国,也尽遣主力迎战,双方在赵国边境对峙起来。由于早些年赵武灵王实施了“胡服骑射”的政策,赵国的实力大增,士兵战斗力极强,难以速决胜负。而守将廉颇甚知秦军也有虎狼一般的战斗力,这场战争不可能成为速决战,他牢牢把守自己的阵地,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他稳坐钓鱼台,任凭秦军如何挑衅、怒骂,就是不出战。这样的战争,自然让秦军毫无办法。但是,对峙的局面长期维持下去,对双方都是一个难以承受的结果,双方后勤都逐渐吃紧,不能提供足够的粮食供给,实力偏弱的赵国则尤其难以坚持下去。 面对这种困难局势,赵孝成王坚持不住了。而秦国这个时候又重金派间谍在赵国大肆散布流言蜚语。他们说廉颇是一个怯战的将军,根本打不赢战争,而秦国最害怕的将军是一代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只要派上赵括,战争局势就会有巨大的变化。而赵孝成王竟然相信了这种流言,换没有带兵经验的赵括担任将军。 白起(资料图 图源网络剧照及视频)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面对这个年轻小子,秦国秘密换上了我们的主人公白起为将。趁着赵括派兵挑战的机会,白起派了一支两万多人的部队从后包抄,截断了赵军的粮道。就这样,赵国的几十万大军缺少了补给,被围困了四十多天,士气消耗殆尽,军队开始内讧、自相残杀。赵括在无奈之下率兵突围,被秦军乱箭射死。剩下的二十万赵军见大势已去,就放下武器主动投降了。面对二十万降卒,白起做出了一个决定:由于担心他们再度作乱、且给养不能足够供应,他残忍地下令将他们全数坑杀。前前后后,战神白起大概杀死了四十多万赵国士兵,也赢得了赫赫战功。 白起(资料图 图源网络剧照及视频) 然而,这四十多万士兵,是四十万条鲜活的人命!一将功成万骨枯,白起的惊天功业竟然是用一柄沾满鲜血的宝剑铸成的。这样的功业,也引起了秦国内部的流言。就在这个时候,秦相范雎接受了敌国的贿赂,他放出白起功高震主的流言,阻碍白起接下来的军事行动。 人言有时候比利剑更能杀人。白起就这样渐渐失去秦王的信任,后来知道是谁捏造他功高震主的一代战神,也与范雎彻底结下了梁子。这一年的秋天,秦王继续派兵攻打赵国。只是这次攻击不是很顺利,白起一开始提出的作战方案被否决,他也赋闲在家没有参与这次战事。在屡战屡败后,秦王又想起任用他。而这时的白起已经身患疾病,不适合再上战场打仗了。他屡次上书说自己病体未痊,不能出发,又发表了对战争的个人意见,认为只要按照自己的方案,就能获胜归来,这让秦昭襄王非常不满。加上范雎在秦王身边不断扇阴风点鬼火,说白起对秦王有不满情绪。受到刺激的秦王,愤怒地下令白起必须立刻带病出征。而在征途上的白起没有料到的是,他的仇人范大丞相与秦王私下商议,他们诬陷白起心怀不满,不肯执行秦王的命令,所以派了一个使者,带着宝剑去白起军中,命令他自刎谢罪。 自刎谢罪(资料图 图源网络剧照及视频) 见到使者的战神白起绝望了。他愤怒地流下了泪水:“我明明是个忠心报国的大将军,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为什么落得这个下场?”他突然想起被自己坑杀的几十万赵国部队,那几十万的冤魂似乎正在绝望无奈地哭喊,正在向自己索命。他突然明白了什么,又说道:“是呀!今天这个下场正是我自找的啊!当年长平之战,胜负已决,二十多万残兵败将向我投降,但是我却用欺骗的方式,假意接受了投降,然后又坑杀了他们!这是二十万活生生的人命!我罪有应得,的确该死!”说罢,他壮烈地拿起宝剑,自刎谢罪。一代名将竟然如此屈死,让人们唏嘘不已。 白起自杀的消息很快传遍了秦国,而秦国的老百姓们心中知道,这样的悲剧原本可以不用发生,白起是被冤枉的。他们心中依旧怀念这位在战场上战无不胜的将军,并建立了许多祠堂,常常祭祀他的英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