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莫作“匹夫之勇” 大丈夫当养浩然正气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崔海鹰 参加讨论

    文/崔海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和“大丈夫”都是人们所追慕的理想人格。相对而言,“君子”侧重指日常人伦中的文质彬彬、谦和有道,“大丈夫”则侧重指特殊状态下的人格超拔和德性彰显。如果说,君子如早春的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么,大丈夫就如炎炎烈日,辉光无限,热力超凡,感人至深,撼人心魄。
    
    大丈夫(资料图 图源网络)
    大丈夫是怎样一种人格?什么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孟子对大丈夫如是下定义:“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与正义力量,堪称大义凛然!
    真正的“大丈夫”,必须从培养“浩然之气”开始。
    有人问孟子:“先生您擅长什么?”孟子回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那么,什么是浩然正气呢?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意思是,这浩然之气,最为正大,最为刚强,用正直去培养而不加以破坏,就会充塞于天地之间。浩然之气,是与道义相匹配的。如果失去道义,这气也会随之消失。浩然之气必须依赖长期的循义而行才能培育而成,绝非一时的偶尔行义就可成功。养成它不容易,但是破坏它却很简单,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这气就会疲软了。
    
    孟子言“养浩然之气”(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学者李泽厚对孟子关于浩然之气的论述有如下评论:“这是两千年来始终激励人心、传颂不绝的伟辞名句。它似乎是中华民族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很明显,这种理想的道德人格并不是宗教性的精神,而是具有审美性灼灼光华的感性现实品格;它不是上帝的忠诚的仆人,而毋宁是道德意志的独立自足的主体。”可见,浩然正气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是一种顶天立地的人格、节操和情怀。
    儒家有仁、智、勇“三达德”之说。这个“勇”不是匹夫之勇,而是一种道义之勇。浩然之气,正是这“勇”的内在根据。所谓“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所谓“虽千万人吾往矣”,所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些“勇”的种种表现,无不以内在的浩然之气为基础。
    
    儒家有“三达德”(资料图 图源网络)
    南宋末年,丞相文天祥一心救国,率众抗元,却不幸兵败被俘。面对蒙元统治者的威逼利诱,文天祥宁死不屈,甚至在多年牢狱之灾后,他也矢志不移,并作《正气歌》以明心迹: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
    文天祥的浩然正气,正来自于道义的培育、心志的融贯,表达的正是他严守道义与气节,矢志不渝的高尚情怀。
    
    文天祥(资料图 图源网络)
    汉代刘向编著的《列女传》中,记载着一个鲁义姑姊的故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