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钟 相传,古时候有个老先生,有很多学生拜他为师。有一天下课,学生们拿出梨和大枣狂吃了起来。这时来了一位医生客人,他看到学生们都在大口地吃着梨和大枣,就劝他们说:“梨有益于嗓子,但吃多了却会伤脾;大枣有益于脾,但吃多了就会损坏嗓子。”听了医生的话,一个学生想了很久说:“那我吃梨的时候只是嚼不咽下去,这样就不能伤脾了;吃枣就不嚼、整个儿吞下去,就伤不了嗓子了。”医生说:“哎,真没办法,你这是囫囵吞枣啊!” 囫囵吞枣(资料图 图源网络) “囫囵吞枣”,出自宋代朱熹的《答许顺之书》:“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初无二致,正是囫囵吞枣。”意思是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用来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形容读书不认真。 “囫囵吞枣”形容读书不认真(资料图 图源网络) 《水经》里说:“鄱阳湖口有石钟山。”对于“石钟山”的命名,历来说法不一。郦道元认为鄱阳湖下面靠近深潭,微风鼓动波浪,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就像大钟一样。人们常常怀疑这个说法,因为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暴风骤雨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又何况是石头。到了唐代,李渤又去探寻石钟山的所在地,在深潭边上找到两块山石,敲打它们来听声音,南边山石的声音浑浊模糊,北边山石的声音清脆响亮,停止敲击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缭绕,慢慢地才消失,他觉得自己找到了原因。 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怀疑,苏轼就是其中一个:山石被敲打时能铿锵作响的,好多地方都这样,可是为什么只有这座山用钟来命名呢? 苏轼与石钟山(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于是苏轼决定一探究竟,在月夜乘船来到石壁下,忽然有巨大的声音从水中发出,像钟鼓的声音,连续不断。于是苏轼仔细地观察,原来山脚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有多深,水波涌进了洞穴和裂缝,激荡着波浪就形成了这种声音。他又把船驶到两山之间,看见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心,中间是空的,有很多大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kuǎn kǎn)镗鞳(tāng tà)的声音,与刚才的声音相互应和,像音乐在演奏。因此,石钟山才被命名为石钟山。 苏轼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和苏轼差不多,但是没有仔细去探究;李渤用敲打石头的办法来找寻原因,也不能得到事情的真相。他们没有认真细致地对事物进行分析,不过是囫囵吞枣罢了,所以解释就简陋浅薄,不能让人信服。 读书忌囫囵吞枣(资料图 图源网络)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囫囵吞枣,要仔细地探求事物的原委,才能对知识和道理获得顿悟,获得确切真实的理解。当然,也有人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但是,这平平读不是走马观花地只看一遍就能理解其中含义,而是读过很多遍后的感悟,并非囫囵吞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