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莫教“五里”作“无礼”:辞令顺 方能人情顺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宋立林 参加讨论

    文/宋立林
    先讲一则故事。古代有一位书生进京赶考,因路不熟,眼见天色已晚却找不到客栈。忽然见前面有位老人,他催马向前大声问道:“哎!老头,多远才有客栈?”老人转身看了看,心中很是不悦,斥道:“无礼。”书生以为是“五里”,连声谢都没说,便扬鞭策马径直走了。走了大约五里路,并不见客栈。又往前走了五里路,仍不见客栈踪影。此时书生想:莫非是老头骗我?他自己嘟囔着“五里,十里”,忽然意识到,十里,岂不是失礼?五里,恐怕就是无礼。于是骑马回转,找到那位老人,恭敬地道歉:“老人家,请恕小生刚才无礼!请问多远才有客栈?”老人转嗔为笑:“附近没有客栈,你且去寒舍暂住一宿再赶路吧。”
    
    言辞合礼,则行事顺遂。(资料图 图源网络)
    言语合礼与否,结果差如天壤。如果不懂得尊敬别人,说话无礼,往往误事。反之,若懂得尊敬别人,言语得体,行事就会顺遂。因此古人对“言”非常重视,比如孔子就主张“言忠信”。言语是人表达想法的最重要途径,我们常见到很多人急于表达,却不注意说话方式、方法,最后惹出不必要的麻烦。这就是“辞令顺”的必要性。
    
    “口容止”、“声容静”(资料图 图源网络)
    那怎么才能做到“辞令顺”?一是要“口容止”,二是要“声容静”。
    所谓“口容止”,指人言语慎重,说话应把握分寸。古人常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就是提醒人们注意口德。过去老人教育孩子:说话不能尖酸刻薄,出口伤人;与人交谈,语速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都是有深意的。我们都知道“三缄其口”的典故。孔子率领弟子到周太庙参观,发现一个金人,三缄其口,其背有铭,即《金人铭》,其中说:“勿多言,多言多败。”孔子看后大为感叹,认为这是古圣先贤对“慎言”的强调。所以用一个“止”字来要求“口容”实在妙得很!
    “口容止”,要求人们懂得说话的禁忌。第一,忌打断对方。双方交谈时,一般不能打断对方,即使是上级、长辈一般也不应随意打断下级、晚辈。第二,忌补充对方。在交谈时经常补充对方,会让人觉得你好为人师,有显摆之嫌。当然如果谈话双方身份平等,彼此熟悉,有时适当补充对方也并无大碍。第三,忌纠正对方。除非大是大非问题,在人际交往中,一般性问题不宜随便与对方论争是非。第四,忌质疑对方。质疑对方会被视为对其尊严的挑衅,往往会使对话无法进行,甚至伤害双方感情。
    
    言语须得体(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另外,不论是日常口头交流还是书面表达,都需注意言语得体。得体的言语会赢得赞誉。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伊立特曾说:“在造就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教育中,有一种训练必不可少。那就是优美、高雅的谈吐。”言语怎样才算得体?这里有两个关键:其一是学会使用谦辞,其二则是学会运用敬辞。
    谦辞是自我谦虚的表示。当说到自己一方的人、事、物时要用谦辞。在古汉语中有大量谦辞,像“鄙”“拙”“小”等。如自称“鄙人”,称自己作品为“拙作”或“小文”等。这些谦辞如运用得体,就能彰显自己的素养,体现自己的谦卑,对方就乐于接受。
    敬辞是表示对对方尊敬的词语,用于称呼对方及有关的人、事、物。与谦辞相应,在古汉语中敬辞的运用也相当普遍,像“令”“贵”“尊”“大”等字。如称对方儿女要用“令郎、令爱”,初次见面要问“贵姓”,赞誉对方著作为“大作”,无不体现对对方的尊敬。
    
    言辞合礼是教养的体现。(资料图 图源网络)
    “声容静”是指说话时声音不能太大。在公共场合高谈阔论、夸夸其谈、手舞足蹈、目中无人会被视为没有教养,所以《弟子规》要求:“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有些人不注意说话时嗓门的大小,往往给人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使对方难以忍受。不少人习惯于大嗓门地“吵”,影响很坏。对比一下中西餐馆,马上就会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差异”。中国餐馆里,不管多少桌客人,往往是嗓门一个比一个大,一桌比一桌热闹。在西餐厅里,往往都是安静地吃饭,即使聊天也以不妨碍别人为度。一静一闹,给人的感觉是否舒服,可以立判。
    
    《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书影
    节选自|《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礼德诠解》,中国方正出版社授权发布,版权归出版社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