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听,诗中有只蛙在叫!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沈相辉 参加讨论

    文/沈相辉
    江南的梅雨,最是惹人讨厌。因为再怎么多娇的山水,也经不住它这么反反复复的浸泡。一季雨下来,整个江南,俨然变成了一块海绵。不仅那山、那水,就是那人,也变得有些柔弱甚至颓废了。然而,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水里的蛤蟆。
    
    诗词中的蛙声之美(资料图 图源网络)
    农村与城市最大的区别在于黑夜,前者有而后者无。因为有了黑夜,我们才重新有了耳朵。而敲开我们声音之门的,是水田里的蛤蟆。此时正值老家种植早稻的时候,新翻的田地散发出泥土的气息,而欢快的蛙声似乎预示着丰收的喜悦。
    我躺在黑夜的怀抱里,听着窗外的蛙声,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稼轩那首著名的《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资料图 图源网络)
    据说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上饶时所作,怪不得他里面所写的意象让我这个南方人感到如此的亲切。稼轩的这首词,不知被多少人翻来覆去的讲过,实在没有必要再重复炒冷饭了。我所感兴趣的是那句“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听到的蛙声是“一片”,在乡村待过的人都知道,这种情况下的蛙声其实是有些聒噪的。然而,我们看稼轩的词,似乎他很享受这一片聒噪的蛙声。无独有偶,宋人胡宿也是能享受此天籁的人之一。他的《题涟漪亭》诗中尾联说:“流杯若仿山阴事,兼有蛙声当管弦。”显然是把蛙声当作音乐了。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资料图 图源网络)
    其实,最早发现蛙声之美的绝非宋人,最起码唐人张籍的《过贾岛野居》诗中就说:“蛙声篱落下,草色戸庭间。”在张司业看来,蛙声和青草是隐士的“标配”了。
    而对另一位诗人韦庄来说,蛙声的意义还不仅仅止于隐士。他的《浣花集》中有一句诗说:“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在韦庄这里,蛙声已成为所有诗人的伴侣了。
    后来贺方回说“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我感觉意境是从韦庄这里化来的,只是不知道这蛙声哪里去了,或许就在那一川烟草当中罢。
    “永嘉四灵”中的赵师秀有一名篇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当我此时听着窗外久违了的蛙声的时候,心里竟有一种颇为温馨的感觉。
    
    江南从不缺少蛙声(资料图 图源网络)
    原来,诗,不仅仅可以看,而且还可以听。稼轩曾经走过的那一段黄沙道,此时或许仍是蛙声一片。
    在江南,从不缺少蛙声,而是缺少聆听的耳朵。英雄的辛弃疾是孤独的,那一片蛙声,又何尝不是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