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强国,教育强家,教育强己。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教育,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于是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文化课、钢琴、吉他、乒乓球……然而,家长们,您真的教会了孩子吗?您的孩子真的接受了一切知识吗?非也非也。《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中言,“少成则若性也,习惯成自然也。”那么,我们到底最应该教给孩子什么?是习惯。孩子从小养成了好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牢固,而这习惯包括“知”“礼”“心”。 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资料图 图源网络) 知:“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知”便是学习之道,学习不仅仅是指孩子在学校的知识学习,是涉猎到广阔人生的习惯学习。我们第一应该教给孩子的便是这《尚书?君陈》中所言的“惟日孜孜”,不逸豫。面对这纷繁复杂、诱惑频生的大千世界,网络、电子科技的乐趣无时无刻不在分散着孩子们的注意力,能够专心致志于自己所做的事,实属可贵。然而,现在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董仲舒读书三年不窥园,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范仲淹断齑划粥,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磨砺自己的意志,终在文学上有所造诣,并在政治上也颇有政绩;蒲松龄草亭路问,几十年如一日辛勤搜集、废寝忘食地创作,终成千古流传的《聊斋志异》。古人的成功是最好的证明:勤奋学习、专心致志的习惯便是家长第一应该教育给孩子的,能够抵制住诱惑,潜心做己事,是成大事之本也。然而,“凡会学习者,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凡不得法者,则事倍功半。”只知勤奋认真,不得其法,却也会终日碌碌。所以,在帮助孩子养成学习习惯的同时,要引导孩子善于总结学习的方法。 学会学习的方法(资料图 图源网络) 礼:礼者,人道之极也 学习、智慧固然重要,但是没有礼的话,便会成为蛀虫,危害家庭、社会,甚至国家。自古教育一直注重德才兼备,然而在错乱横生的社会,礼似乎已被很多人忘却。此中的礼并非古人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是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的礼,包括诚信、尊重、孝悌之义等等。荀子说,“礼者,人道之极也”,即礼是做人的头等大事。《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学礼则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礼记·曲礼》又言,“礼教恭俭庄敬,此乃立身之本。有礼则安,无礼则危。”可见,礼是人能够立身的根本,人有礼仪规范就会和谐,没有礼仪规范就会有危害,而这和谐不仅仅指与社会的和谐,还包括自身的身心和谐。教给孩子道理和礼数,使孩子养成礼的习惯,于其自身、社会都是极有利的。古时“曾子避席”“程门立雪”“千里送鹅毛”“杨香扼虎救亲”无不体现礼的美德,也体现了礼对立身的重要性。 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资料图 图源网络) 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强人如林的社会,荣辱得失乃常事,现在的少年、青年心理压力逐渐增大,因恋爱、事业失利而发生的惨剧不胜枚举,所以,在培养孩子勤奋、学礼的同时,要注重心态的正确引导,培养健康的心理,使其养成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能够看淡得失,得便促进自己更加努力,失便吸取教训更加奋进,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够活得开心、顺利。曾国藩家训中有很多提及心态的名句,“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都告诉我们要培养孩子有良好的心态:得意时不骄纵,失意时不为其所苦,怀宽大之心,方可成大事。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资料图 图源网络) 唯独教育,不可浮躁。在我们教给孩子知识的同时,万不可流于表面,更重要的、最应该教给孩子的正是良好的习惯——惟日孜孜:勤奋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有礼则安:学礼以立身于社会的习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够淡对荣辱的习惯——如此,孩子在以后的道路上才能够自主学习,才能利于己,利于家,利于社会。 本文为腾讯儒学频道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