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明德讲堂 >

朱高正讲《近思录》:格物穷理第一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朱高正 参加讨论

    朱高正先生讲《近思录》·格物穷理第一【完整版】
    一、求道要从读经书做起
    现在我要开始跟大家讲第三卷,叫做格物穷理。
    在第二卷《为学大要》里面,已经跟大家讲过了。《为学大要》——大家知道吗?为学是要干什么?就是要求圣人之道,怎么样才能够让我们充分把我们天赋给我们的这种仁义礼智这些善性、这些美德发挥得淋漓尽致,只要我们把所有的私欲——这种不正当的欲望,清得一干二净,我们做什么事、立什么意,一切都秉乎天理,这样我们就变成圣人了。所以《为学大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如何能够求得道——成为圣人的方法。
    伊川在第二卷里面已经跟我们讲过了,你想要学成为圣人,就只有一条路,那个门在哪里?就是经由经书。这个经书,我跟大家讲过了,也就是指我们儒家的经典。
    
    儒家经典(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们儒家的经典,最典型的就是由孔夫子,他在晚年的时候,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他们这些古圣先王的格言至论整理成《六经》。我们讲的儒家的经典,其实就是经由孔夫子把古圣先王的这些格言至论,萃聚在《六经》里头。
    伊川指出,这个经等于就是一扇门,只要你踏进这个门,就能上宽大平坦的大道,那就是圣人之道了。所以说在这里,我们在讲《格物穷理》,我在这儿先要告诉大家,《格物穷理》这一卷主要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来研读经书。
    那在《格物穷理》这一卷里面,它又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在告诉我们,一般研读经书的方法;那下半部,它是针对不同的经书你要怎么读,打个比方,像《论语》、《孟子》你要怎么读,像《诗经》你该怎么读,《易经》你要怎么读,每种经书有不同的读法。
    我们现在要讲第三卷《格物穷理》,大家首先要知道——“格物”跟“穷理”。为什么要用“格物穷理”来命第三卷的卷名?大家知道,“格物”来自于《大学》。《大学》里面讲的三纲领、八条目。
    这个三纲领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三纲领,是吧?大家知道,我们学《大学》的目的就是要明明德,你只要能够把你原有的光明的德性,让它恢复到原来那样的光明,也就是没有搀杂一点点的私欲,那这样的话你就是圣人了。所以说要明明德。那光光自己明德明好了,不行的,还要能亲民。什么叫亲民呢?要让所有的人也能够明其明德,套句王阳明的话:“只说明明德,而不说亲民,便似老佛。”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只讲明明德,而不讲亲民的话,那你就跟道教、跟佛教就没有什么两样了。大家知道,佛教讲的是明心见性,那佛教会不会说我已经明心见性了,我要天下的人统统明心见性啊?不会的。我们儒家就不一样了,文王他自己做得好,只要有一个人还没办法跟我一样好,我就觉得说我做得还不够好。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明明德,然后还能够亲民,也就是要能够推己及人,到最后止于至善,要达到最完满的境界。所以说这是三纲领。
    那八条目里面,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就是关键,大家记住,所以朱夫子就把三纲领、八条目里面,把你要做功夫的,就是从格物开始做起,把格物抓出来。
    那“穷理”呢?大家要知道,在《周易·说卦》传第一章里头提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个穷理,也就是说,要把义理给吃透了,这叫穷理。所以格物穷理放在这里干什么?等于说第三卷的卷名就是告诉我们,格物穷理就是在教导我们,你要求道,求道的门就是由经才能入道,这个经就是经书。那你经书到底该怎么读?
    好,刚才我讲了,他分成两部分。前面一个头二十几条,就是在告诉我们一般的经书的读法。后面还有五十多条,就是在告诉我们,哪一种经书该怎么读,不同的经书有不同的读法,这个我待会儿再告诉大家。
    二、心通于道才能够辨是非
    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条,就是伊川跟他的学生朱长文这么说:“心通乎道,然后能辨是非,如持权衡以较轻重,孟子所谓‘知言’是也。”
    好,我告诉大家,这句话太重要了——“心通乎道”。什么叫“心通乎道”?大家要记住,读经书一定要心能够有所得。读经书不要只是眼到、口到、耳到,重要的是心到,大家记住了吗?我们在第二卷一开始就已经跟大家讲过了,濂溪先生说:“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听到没有?要能够存乎心,才能够“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所以说大家要记住,“心通乎道”,心是最重要的。我在这儿要问大家,我们人如果没有这个心的话,你还叫人吗?大家记住,心是我们人身的主宰,心是神明之官——在《黄帝内经》里面特别讲到,心是神明之官。所以心一定要虚,只有心虚的时候,才能够会通万物。
    所以大家看看,第一句话——心通乎道。我们人怎么能够了解圣人之道?就是因为我们是五行之秀,是万物之灵。我们凭什么说我们是五行之秀、万物之灵?因为我们有一颗心,因为只有心你才能思考。人是以能够思考而灵秀,但是也因为会思考的关系而变成愚妄。怎么说呢?大家想想看,你如果不善于思考的话,整天胡思乱想,全部都是一些不切实际的妄念,这些妄念不仅对我们人没有帮助,反而还有害处。所以说,要懂得如何思考,善于思考,我们要能够去驾驭自己的思考,也就是心要清、要明。只要心能够清、能够明的话,你自然能够由我们的心来会通圣人的大道。所以他说“心通乎道,然后能辨是非”。
    大家看到吗?孟子讲了,我们每个人生下来都有是非之心,王阳明也一再强调是非之心是最重要的,是吧?这个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里面的“智”——智德的端绪,所以说我们要心通乎道,然后才能够辨别是非。如果你的心被杂念、被你的私欲阻隔了,明明是对的,你就认为是不对;明明是不对的,你可能认为是对。为什么历史上有那么多的昏君?就是因为他不能秉公处理国家大事,所以说要“心通乎道,然后能辨是非”。
    他说,这个就像拿着权衡来比较轻重一样。什么叫权衡?这个权衡——“权”就是指那个称锤,“衡”就是指那一条称杆,衡木。因为我们现在称东西都用电子称,不知道。大家知道在古代,像我小时候都还有这种称锤,就是有一个称锤,有一条称杆,秤杆下面有个钩,你要称的东西就放在这个钩上面,然后称锤就放在这个称杆上面。好,比如说它有两斤,你把这个称锤移到两斤的那个标识的时候,刚好达到平衡的状态,这个就是两斤重。如果说,称锤翘起来,表示还更重一点,你就还继续往外面挪,不是两斤,是两斤半,到两斤半它就会平衡。就是说,我们是靠着权衡才能够确定物体的重量。大家想想看,我们这个心能够通乎道的话,就能够辨别是非,就像要有这种权衡,你才能够去确定这个物体的轻重,一样的道理,这就是孟子所谓的“知言”。孟子讲了他“知言”嘛,能够善养浩然之气,对不对?所以什么叫知言?就是你的心通乎道,所以才能够辨别是非。
    
    心通乎道然后能辨是非(资料图 图源网络)
    好,所以说,伊川就讲了,如果心不通于道的话,心与道不通,为什么心与道不通?有很多原因,第一个,你的私念;第二个,你的锻炼不到位。只要你的心能够跟圣人之道相通的话,那这个时候,你要来比较,来分析评论古人的是非,就方便多了,因为有个标准。大家想想看,像我们现在要讲,比如说东乌克兰问题到底是怎么样?你就是要按照《国际法》,按照《自然法》,按照相关的国际规则,还有当地的历史条件、具体状况这样来分析,我们讲句实话,也就是说你要把标准定出来,你不能——打个比方,像东乌克兰问题,西方有西方国家,大西洋公约组织有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立场,美国有美国的立场,俄罗斯有俄罗斯的立场,所以像这种问题,如果大家都只追求自己的利益,没有共同遵守的标准,那结果是什么?只有诉诸武力了。讲句老实话,如果什么都诉诸武力的话,那我们人跟禽兽还有什么差别呢?
    所以我们大家来看,伊川讲得太好了!他说如果你心不通于道的话,而你要来比较古人的是非,这就像你不靠着权衡就要来量轻重一样,就算你用尽了你的目力,劳尽了你的心智,虽然有时候被你猜中了,但是这个也不会很准的,只是偶尔猜中而已。
    所以说,在《格物穷理》这一卷里头,第一篇,伊川教导我们,你要读经的话,先决条件,你一定要放宽自己,屏除杂念,要能够让心发挥它的作用。其实我告诉大家,人为什么有天生的善性?为什么孟子讲我们有这个四端——“仁、义、礼、智”四端,其实自然而然就会有的。所以说,只要你不要有这些闲思杂念,你的心自然就能够通乎道,你的心能够通乎道,自然就能够辨别是非。我们讲“经”,什么是“经”?经典的经——所谓经者,常道也。所谓经书,都是圣贤对大道深有体悟之后,才写出来的。所以说大家想想看,你一定要把心放宽,你如果心有所图谋,那我可以告诉你,你看到的问题都是偏颇的。
    所以说,我们要读经书,第一个,一定就是要知道这件事情,只有屏除一切的闲思杂念,我们的心才能通于道。因为心通于道,自然能辨别是非,自然可以来评判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有了这么一个标准。所以说,这就是开宗明义讲的,心通乎道,然后能辨是非,我们的心就像权衡一样。
    三、学习三大要点 首先要尊师
    接着,我们来看第二条。
    第二条,最重要的就是下面这一句话。我在这里简单讲,他说我们如果要学习经书,你一定要跟老师。大家记住: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我跟大家说,学习第一个,你一定要跟对老师;第二个,你一定要有好的同道;第三个,自己要努力学习。这是学习的最重要的三点。那我在这儿就告诉大家,伊川这里讲第一点,你要跟好老师。
    比如说,你现在想学太极拳。我在这儿跟大家说,练太极拳,你一定要跟对老师。你跟对老师练,那你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是我们发现,刚刚开始在学太极拳的人,他的主观意识很强。我在这儿举个例给大家听,俗话说“学拳容易,改拳难”,也就是说,你要学那个拳很容易,但是如果你学错了,你要改拳,很难。什么意思大家知道吗?打个比方,有的人跟老师学拳,老师教他说你该怎么做,灵秀的学生,老师一点,他就改过来了,但是我们发现,有80%以上的学生,老师跟他讲十次,他还改不过来,更何况他不认真学习,一开始学,没有学到位,那个毛病——我告诉你——有的改了十年都改不过来,我都看过。
    所以,伊川针对这个事情,他就告诉我们:“惟其不敢信己而信其师,是故求而后得。”什么意思?大家要记住,你如果说要跟这个老师学拳的话,你就一定要先记住——要放空自己。也就是说,你就对老师是亦步亦趋,老师讲什么,你就按照怎么来做。这一点很重要,要亦步亦趋,“不敢信己而信其师”。
    我在这儿告诉大家,你去看看练拳的人,练琴也一样,练什么都一样,如果他主观意识太强的话——像我的经验里面,我最怕碰到这种学生,他说“我以为”——你如果老是“我以为”,那大概你要学好很难。什么叫“我以为”?很多事情,他老是“我以为”——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发现人有这个毛病,老是“我以为”,这是犯了严重的主观主义的毛病。比如说我们到一个地方去,看到一个奇怪的风俗,你自己会有个想法,会推敲说我以为大概是怎么样,这不行的。你一定要深入去查证,哦,原来是这样!(知道)跟我原来的“以为”有什么差距,这样不断调整自己,不要看到什么就“我以为”,也就不再跟人家问了。同样的道理,我在学什么东西的时候,“我以为”其实不对呀!你一定要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细节对老师所教导的,都要亦步亦趋。只要你能够这样“不敢信己”——也就是说千万要把自己放空,把自己所有的成见,统统拉到一边去——而“信其师”,什么叫“而信其师”?要笃信这个老师,也就是说当你不敢信自己而信老师的时候,这样,你有所求才能够有所得。
    
    尊师(资料图 图源网络)
    比如说,以练太极拳来讲,当你把这个老师所能教你的,你全部都学会了。到那时候,老师自然会告诉你,说我能教你的都教你了,那你现在应该再去找哪一个老师,老师就会推荐你了,因为我已经没有东西好教你了,这一点很重要的。所以说,我在这儿告诉大家,你如果不跟这个老师学就算了,你跟这个老师学,你就要毕恭毕敬、亦步亦趋来跟这个老师学。等把这个老师所能教你的都学透了,老师真的没办法再教你了,你那时候再去找别的老师。
    你不要在这里跟老师学,不用功——我举个例子给大家看,我记得我念大四的时候,我小学同学,他们家准备要搬到日本去,他就来到台北,住在我那里,说他要补习日文。在我那边住了两个月,我就问他说你日文现在学得怎么样了?我一问,结果我吓坏了!连那个あかさたなはまや五十音还都没学会。我说你这太离谱了,这五十音正常的情形,一个上午就学完的事,你怎么学两个月还在学五十音呢?我是免费提供给他住的,我就说我这里不能再留你了,请你离开吧——我在这儿告诉大家,这种事情太多了。
    我再举另外一个例子给大家看。我看过一个小孩,在学钢琴。他学钢琴,聪明的小孩——因为那时候我们家住在乡下,家庭环境比较好的就会说,我利用暑假把小孩带到台北,台北名师多嘛,名师,开玩笑,名师一个小时的钟点费很贵的,我告诉你,我就看过这么强烈的对比——有一个小孩,天姿非常聪颖,也很努力。他到台北去,同样只去台北两个礼拜,他三天就到老师那里学一次,老师教的,说你的指法哪里不对的,你的哪个习惯要改,他回来至少都弹8个小时,彻底都改过来。所以他每次去,老师要他把他纠正过的弹给他看看,老师看了满意,老师就继续教他。跟他一起去的另外一个学生,老师教了,回来弹半个小时,再去,老毛病都没改。结果去学了五次,人家第一个就进入钢琴比赛,得奖了,另外一个白学了,为什么?他去学五次,老师还是教他原来那一套。因为你原来的毛病都改不过来了,我再教你新的有什么用呢?
    所以我在这里告诉大家,我们讲要尊师重道,你不学就算了,你要跟这个老师,你就跟紧,对老师要毕恭毕敬,对老师的教导要亦步亦趋,把老师教的一定原汁原味把它贯彻到自己里面来,然后要把自己原来所学到的毛病彻底摒除掉,这叫“不敢信己而信其师”,这样才能“求而后得”。
    这个就是伊川先生告诉我们的,你学经书的时候,不管你学什么,比如你学《论语》,你学《诗经》,你学《春秋经》……你原来学的那些,老师已经指出你原来的缺失在那里,你就要彻底把它摒除掉。老师现在告诉你的,你就好好这样学,这样才能学而有得。所以说我这儿告诉大家,跟老师学,讲句老实话,我们对经书没有好的基础,那现在你有机会跟一个好的老师来学习的时候,你就一定要好好地按照老师教的,“不敢信己而信其师”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把自己原来的毛病、缺陷,你能够找出来的,都要彻底把它剔除掉,对老师的教导要亦步亦趋,这样你才能够真真正正地学有所得。
    四、读书能读到愉悦处 才是真有得
    接着,伊川就告诉我们,你想要知道你学了有没有所得,在心气上就可以检验得出来。大家想想看,你如果学经,有所得,会表现出怎么样呢?他说,“思虑有得,中心悦豫,沛然有裕者,实得也;思虑有得,心气劳耗者,实未得也,强揣度耳。”
    这讲得太好了!他说什么呢?伊川说,你如果在读经书的时候,“思虑有得”就是你自以为有所得的时候,你的“中心悦豫”,也就是你的心觉得非常地愉快、非常地宽裕;“沛然有裕”——沛然,就像河川这样在流,流得非常地顺畅,非常的宽裕,他说这是真正有所得。那如果说,“思虑有得,心气劳耗者”,你自己以为有得,但是觉得心气非常地疲劳,耗损得很厉害,他说这不是真得,这只是你去胡思乱想而已,不是真有得。这样大家清楚吗?也就是说,你实有所得,一定是把那个理路都弄清楚了,所以说你这个有所得一定是心中非常地愉快,而且,那个思路是非常地顺畅,非常地宽裕,这样是真所得。如果说拐弯抹角,搞得累得不得了,自以为有得,他说其实这是你勉强揣摩测度出来的,不是真正有所得。
    所以说大家想想看,就像我们在读书。你读得顺畅,这样一路读下去很快。我们在读书的时候,都要有个积累的过程。为什么小孩一定要认真读书?因为那就是在积累,你积累越多,将来你要记什么东西就越快,理解什么就越快。所以说,你在心气上,你要验证我到底是真得还是假得,很简单,只要心中悦豫、沛然有裕,那就是实得;如果你心气劳耗,那个都是勉强揣摩出来的而已。
    所以说我们在读经书的时候,我在这儿已经讲过好几次了,所谓什么叫经?经者,常道也。什么叫常道?常,就是指恒常不易的大道。其实我们的心本来就是跟大道相通的,所以你如果读经书读得很辛苦,表示你过去的学养跟经书的差距太大,你更要沉下心来好好学习。如果你读经书读得很顺畅,表示你的基础教育很不错,很有天赋,那读起来就更加顺利了。
    五、相信鬼怪轮回只因不明理
    好,我们再来看下一条。
    伊川谈到“今日杂信鬼怪异说者,只是不先烛理。若于事上一一理会,则有甚尽期?须只于学上理会。”什么意思?伊川说,很多人会去相信一些奇奇怪怪的神怪之说。
    我在这儿告诉大家,会有神怪之说吗?我打个比方,像有人相信有轮回。我在这儿要问大家,你相信轮回吗?大家思考看看,我假定这样问你好了,老子如果能够轮回,会变成怎么样?老子如果轮回的话,可能下一代他就变成小偷了,我在这儿告诉大家,老子再怎么轮回,绝对不会轮回得比现在我们所理解的老子更高的境界,你同不同意?那老子需要轮回吗?孔子需要轮回吗?孔子再怎么轮回也不会比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孔子更伟大了!孔子需要轮回吗?你说佛祖需要轮回吗?你说佛祖轮回,下一代他变成一个杀人犯,那不是破坏了我们对佛祖的尊敬的形象了吗?所以我在这儿告诉大家,像老子、孔子、佛祖这些都不需要轮回了!
    那人需要轮回吗?我问你,你一般的人,已经给你这个时间了,你今世都没办法好好把握,给你再轮回一次有什么用呢?没有用的!所以轮回这种观念,跟我们中国人是不太合拍的。我们中国人很实际,我生在此时,我就要尽我的力,你不要去想什么死后还有什么轮回。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想法,我怎么会死呢?如果我死了,我怎么就会死了?不会的,我的儿子就传下去了,我的精神、我的肉体在我的子孙上面嘛,我哪里有死呢?对不对?我不是我自己而已,是我的历代祖先留下来的,我一定要有责任向我的历代的先祖表现得好的我来跟他们学习,这就是在庇佑我的子孙,这才是儒家的思想,这样大家清楚了吗?所以说,你去相信什么神怪的说法,那就是因为你不明理的关系。
    这个“烛理”——蜡烛的烛,道理的理——“烛理”就是把道理看清楚的意思。只要你道理看清楚,哪里还会相信什么神怪啊?像我小学三年级,我就晚上一个人到坟墓去走一趟,我光明磊落,如果说有什么鬼,我又没害你,你害我干吗?你真有什么冤屈,我也许还可以帮你主持公道,所以说我们光明磊落,不怕晚上人家来敲门,是吧?所以说要坦荡荡。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就是这个道理。
    六、懂得思考才是真的会学习
    我们再来看看。伊川他说——这一条大概是《近思录》里头最简洁的,四个字而已——叫做“学原于思”。
    大家要记住,他讲“学原于思”,也就是说,你任何的学习一定都要根源于思考,就像孔老夫子讲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跟思是分不开的。那你这个“思”——你不要胡思乱想,你要善于思考,所以“学原于思”,你如果不思考,光在那里强记,没有用的。
    现在有一种风气,鼓励小孩子去记诵经典,其实这不是坏事。你说像以前,小孩子背《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我们讲句实话,这是好的,为什么?因为他小的时候记东西快嘛!记这些东西,他到十几岁的时候——我们人开始有抽象思维能力,大概在十三四岁——开始有抽象思维能力。他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哎,开窍啦,一下子就全懂了。所以说,你的小孩如果是七八岁,你让他去背《千字文》,让他去背《三字经》,让他去背《弟子规》,这都是很好的事情。
    但是我在这儿要告诉大家的,你如果以前也没背过,你现在已经二三十岁了,你再去背《弟子规》好吗?我告诉大家,这样你就是不懂读书了。如果说现在你已经二三十岁了,你还去背《弟子规》,这不但对你没帮助,而且还有坏处,为什么?会造成你智能倒退。
    为什么?大家知道吗?我在这里简单跟大家讲。这个《弟子规》不就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位秀才,针对孔子讲的一段话,也就是“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针对这25个字,他把它细致化,写成每三个字一句,三个字一句,写成一千零八十个字。其实从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发现,成年人不能去背那个三个字一句的。小孩子背三个字一句有押韵的话,方便记。你成年人,三个字一句,三个字一句这样来读,对你的思维成长是没有好处的,而且还有坏处,为什么?让你的思维简单化。
    所以说,你是成年人,《弟子规》就不用读了,你只要把孔子讲的这一句话,25个字的道理,把它吃透了。你就随时记住“弟子入则孝,出则弟”,什么意思?为人弟、为人子的,也就是做晚辈的,“入则孝、出则弟”,一回到家就要孝敬父母,一出门就要敬重长上。“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你做事要恭谨,做事要诚信,要泛爱众,对一般人要有爱心,而亲仁,要亲近有仁德的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当这些都做好了,你就要学一些诗书六艺。你只要能这样做的话,比你去把那一千零八十个字背下来,要好多了!
    所以说“学原于思”,你不要去死背,我讲过了,记诵经典只是基本功。现在,有人在鼓励小孩子背经典,已经有点走火入魔了,变成要背十万字,要背二十万字,还说要背五十万字。我在这儿告诉大家,我们儒家的经典就六部,《诗》、《书》、《礼》、《乐》、《易》、《春秋》。《乐》经早在秦灭了之后,就流失掉了,也就剩下《诗》、《书》、《礼》、《易》、《春秋》。以《易经》来讲,就五千个字而已,哪里有十万字?现在小孩背经书,我看了是很难过的,为什么难过?他背那个什么东西,他可能一辈子他都不懂,他长大了也不懂,那你背那些干什么?他背经书,我们只能说,他背过,但他没有背下来。大家要记住,背过不等于背下来。因为我去看了,在教导人家背经书的人,自己也不懂得经书,而且自己的学养更不行,都不到二十岁就在带着小孩念经书,那怎么对呢?
    我在这儿已经讲过了,记诵经书只是基本功,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学原于思”。什么叫“学原于思”?你一定要——这个在第二卷里面张载就讲过了——“书须成诵”,也就是经书你一定要把它背下来。背下来的目的是什么?张载讲得太清楚了,你书须成诵的目的,就是要让你随时随地能够去细思、深思、精思经书中所蕴含的义理,你要能够把这些义理给吃透了,这是第二步。吃透了之后,什么叫“吃透义理”?用现在伊川所讲的话,就是“心通乎道”,我跟这个圣人之道通了,觉得太有道理了,我就很自然而然,心悦诚服地就以经书所讲的义理作为我立身行事——我要发念、我要讲话、我要做决定的唯一的根据。这样的话,大道就跟我们个人融混为一体了。如果你能够随时随地都这样做,而毫不间断的话,那你就是圣人了。这样大家清楚了吗?
    所以说“学原于思”,我可以这样讲,学,第一个阶段绝对不可能思考。因为我们在学东西的时候,第一个阶段,一定是老师怎么讲,我们怎么做,只是学一个大概,学一个模型而已。就像我们在练拳,你刚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学一个样子而已,然后,第二步就要开始思考了,为什么要这样?到最后你才能去熟悉它。这是分成几个阶段的,所以“学原于思”,换句话来讲,你没有思考,就没有所谓的学习,在《中庸》里面特别提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学、问、思、辨、行”,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不就是在这个“思”吗?要慎思啊!如果你没有思的话,我请问你,你怎么去问?你没有思的话,你怎么去辨?其实从我们“学”到“笃行”,中间全部都是“思”在起作用,所以,“学原于思”。换句话来讲,你如果不思,光学一个外表,学一个外样,那你就完蛋了。
    我在这儿告诉大家,像上岛咖啡的创办人,他生前,尤其他最后那十年跟我私交很不错。因为经营上岛咖啡,他是一个传奇人物。那时候,打个比方,他1999年刚刚到大陆来发展,在2000年到2003年,可以说是上岛咖啡迅速爆炸性成长的过程,多少人去跟他学。我在这儿可以告诉大家,去跟他学的人,都没有学到他的精髓,也就是说只学他的外表而已,没办法学到他的内里。这位创办人姓陈,他常常非常敏锐,他可以随时看整个市场消费习惯的变化,他随时在调整。他在2000年做的,跟2003年做的,完全是不一样的。到我认识他的时候,已经二零零八年、零九年了,都随时在变。所以说,学外表只是开始而已,聪明的人从学外表开始,然后能够深入到内里里面去,抓住他看不见的,我们会学习的人,是要从看得见的,提升到看不见的;从已经看得到的,要学到未来的,这样其实就心通乎道了。
    所以说,伊川先生在这儿提到,说“学原于思”,这是何等地重要!
    七、格物穷理三大方法
    伊川先生——下一条我们来讲——他教导我们怎么来穷理,这一段是很重要的一段。我先把它念一次给大家看。
    他说:“凡一物上有一理”,也就是只要是一件事情、一个东西,它都有它的道理。其实这个是从哪里来的?在《诗经》里面就讲了,“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大家看到吗?“有物有则”,在《诗经》里面就提到了。我打个比方,我说这个杯子,有没有这个杯子的道理?肯定有杯子的道理,为什么?第一个,杯子一定要能够装水,或者装液体,才叫杯子嘛,对不对?杯子,是我们人饮用液体用的一种器具嘛。所以杯子一定是有杯子的道理。至于杯子是用什么材质做的呢?在以前,可能是用陶器,后来用瓷器,后来用玻璃,现在都可以用纸来做了。所以说,杯子有杯子的道理,只要你能够达到杯子的功用,它可以用不同的材质,是吧?所以说,他说“凡一物上有一理”,任何东西都一定有它自己的道理,也就是它自己的规律。
    “须是穷致其理”,也就是说,我们要了解这个东西,就一定要尽我们的力,追究它所有的道理。他说“穷理亦多端”,也就是我们要穷究义理的方法有很多种,这是伊川很重要的一句话。
    他举了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就是读书。你读书,大家想想看,读书是不是最重要的?基本上我们要扩大我们的世界,扩大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的视界,那就是要通过读书,通过读书,我们就可以讲明义理,这是最普遍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比如说,举个例,秦始皇有什么伟大的地方?为什么他死掉之后,不到三年,秦王朝就垮掉?你对秦始皇怎么去评论?你就要阅读多少的材料,针对他哪些功、哪些过,对,对在哪里,不对,不对在哪里。他一统天下,是吧?书同文、车同轨,要是没有秦始皇,中国可能就变成另外一个欧洲。他把文字统一了,你看看我们现在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方言,但是秦始皇他统一了文字,这了不起,对吧?我们中国的版图基本上——有人在讲——秦始皇和汉武帝基本上就把中国的版图大致规定下来了,是吧?但是为什么秦王朝会亡掉?不爱惜民力啊!这个秦始皇,他精力旺盛,灭掉一国,就把那一国的都城在咸阳盖一个,还修长城、辟驰道,这些都是劳民伤财。也就是说,秦始皇他不懂得与时俱进,应该天下方平之际,一定要干嘛?天下经过那么久的战乱,最重要的是要与民休养生息,是吧?这个也是透过人物的评比——争论性、争议性的人物的评比,也是磨炼自己格物穷理一个很好的方法。
    然后,我再讲第三个,伊川说:“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也就是说,你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怎么把它处理得妥当。就像我们为什么要开会?开会就是汇总各方意见,你当领导的人就是要总结。总结,统一思想,怎么做,在这里面,也都是在做格物穷理的工作。这就难怪了嘛,有人说并不是读书才是在穷理,其实你只要有心在追求义理的话,就算你在很忙碌都没时间看书,其实你在其间都已经在处理这些事情了。
    所以说我们来看,在这里面,伊川告诉我们,穷理的方法,最基本的有三种:一种就是读书,一种就是论古今人物,第三种就是应接事物。
    好,除了这三种,人家就问他了。有学生问伊川先生说,我们要格物,是要每一件东西都要一个一个来格呢?还是只要彻底格好一个东西,就万理皆通呢?伊川就跟他们讲,说怎么可能格了一个东西就万理皆通啊?我讲句老实话,有没有可能?理论上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可能,但是在现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说,伊川就讲了,说:“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我讲句老实话,岂止颜渊不敢这样说,连孔子也不敢这样讲啊!对不对?所以,伊川说:“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伊川说,应该是这样——今天格一件东西,明天又格一件东西,你养成这个习惯之后,久而久之,积习够了,就自然会融会贯通。
    所以说我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你要格物,也不是说要把天下的道理、天下所有的东西通通格过了,你才会通道理,不是这样。他在这里讲,格物有两个极端,一个是一件一件事情去格。那有一个问题,天底下无穷的事物,我怎么可能格得完呢?这是一个矛盾。另外一个矛盾是说,如果格物是要把天底下所有的东西都格完你才通理,那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人生是有限的,而事物是无穷尽的,你永远格不了,那你就永远通不了理,在这里面有这个矛盾。
    那伊川告诉我们怎么样?其实就是一个辩证的观点。也就是说,我们一件一件,今天格一件东西,明天格一件东西,格久了,你自然就能够通那个理。那个理是不是就是一成不变的永恒的理?也不是,大家要有辩证的观点,也就是我们透过这样的积累之后,我们就会得到一个理,但那个理是相对的义理,也是要不断地一直去追求,那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所以说,大家要记住,穷理是没有终点的,是不断地在穷理。所以说,大家对穷理就要有这么一个正确的看法。
    包括孔子所晓知的义理——孔子是圣人,但是我们可以跟大家这样讲,孔子所晓知的义理,是不是就已经把天地万物所有的道理都吃透了?孔子也不敢这样讲。但至少,我们看看,孔子在处理事情,都是合情入理。所以我们要把孔子作为我们学习的对象,就是这样,也就是今天格一件,明天格一件,久了,自然就贯通了嘛。
    那至于贯通所得到这个理,我们也要谦虚一点,因为随时都可能有新的状况出现,新的事物出现,所以说,我们这个理也是可以在不断地发展的。大家要有这种发展观、辩证观的义理的理解。义理观应该是辩证的,应该是发展的。
    主讲人简介:
    朱高正,1954年出生,南宋大儒朱熹的第26代孙。1977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1980年赴德国波恩大学深造,198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9月获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博览群籍,学贯中西,向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意识、推动中国全方位现代化为己任。著有《近思录通解》,德文著作《论康德的人权与基本民权学说》,易学专著《周易六十四卦通解》,《易经白话例题》,作品精选集《中华文化与中国未来》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