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祖先如何在严冬里取暖?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澎湃新闻 徐萧 参加讨论

    文/徐萧
    1月20日“大寒”节气的到来,一瞬间消弭了南北方的分歧,无分彼此,分分钟变“速冻粽子”下锅。中央气象台说南方七省将迎来大到暴雪,南方的小伙伴纷纷表示“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被嘲笑没见过雪了”。
    这时,北方的小伙伴微微一笑,轻轻哼起,“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到这终于明白了,敢情马頔这首《南山南》是在讴歌暖气啊,而且在不经意间还放了个群嘲技能。
    但是马啪啪可能不知道,为了他能在寒夜里唱四季如春,古代人民可是同寒魔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才发明出暖气这个伟大神器。
    粗犷的火炕系列
    
    火塘文化(资料图 图源网络)
    火塘是比较原始的取暖方式,也就比围个火堆稍微好一点,在半坡、姜寨等遗址中就有。半坡人、姜寨人在房屋内用土铺成个一米见方的土块,上面垒起石头,用于架锅烧饭,晚上则可以烤火取暖。直到现在,在中国南方如普米族、纳西族、白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中,仍然在使用火塘,因为在这些人群中,火塘已经超越单纯的工具意义,具有了家族关系和仪式的象征意义。
    南方少数民族的火塘除了实用功能外,更兼有社会、文化和宗教等意涵。
    火墙则比火塘要先进了许多。在秦长乐宫遗址发现的火墙是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于墙内,与灶相通。明清更为彻底,干脆将房屋的墙壁砌成空心,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一般设于房外。为使热力循环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
    火炕可以简单理解为将火墙横过来平置,尤其流行于北方少数民族。比如西汉苏武在匈奴牧羊19年,就是靠火炕熬过极北苦寒的。而在《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女真人的居室必有火炕,甚至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和部落首领议事都是在炕上。但火炕一般有两个灶,做饭的锅灶不与炕在同一房间,卧室内炕另有一个专为加热的灶,这种形制至今仍在东北农村广泛使用。
    优雅的温调房
    
    土家族火塘(资料图 图源网络)
    西汉时期,火塘、火墙、火炕仍然是普通百姓的不二选择。但或许是因为气候整体变暖,更为优雅和低碳的“温调房”得以出现在贵胄人家。
    “温调房”关键材料是花椒,对,就是川菜必不可少那东西。当时人们就已经发现了它不仅食用可以除湿气,而且捣碎了和泥,涂在墙壁上同样可以释放其正能量,形成保温层。
    
    西汉椒房殿复原图(资料图 图源网络)
    皇室的温调房则称为“温调殿”、“温室殿”、“温室”、“椒房殿”等。因为汉朝未央宫的椒房殿是皇后的居所,所以后来椒房也就成了后妃和后妃寝宫的代称。除了供人居住的温室外,汉代还有温室大棚,用于种植蔬菜。当时就有反季节蔬菜的说法,比如《盐铁论》里汉代富人吃的“冬葵”、“温韭”。
    暖手宝人人爱
    
    火炕(资料图 图源网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