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物识文第二十七期:越王勾践剑 剑在冷兵器时代是一种杀伤力极强的武器,削铁如泥并非虚传,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越王勾践剑全长55.7厘米,剑身宽4.6厘米,剑柄长8.4厘米。剑首向外翻卷呈圆箍形,内铸11道极细的同心圆。金黄色的剑身满饰黑色菱形花纹,剑格向外凸出,正面用蓝色琉璃点缀,背面镶嵌着绿松石,靠近剑格的剑身上刻有“越王鸠浅,自作用剑”八字鸟篆铭文。这种古文字,史称“鸟虫书”,是篆书的变体;而鸠浅,正是“勾践”两字的通假字。 这枚铸造于两千多年前的宝剑,至今仍然锋利无比,用剑锋轻轻一划,二十多层纸被轻松划破……因此,它享有“天下第一剑”、“青铜剑之王”的美誉,那么为什么它如此锋利呢? 原来,这把宝剑采用复合铸造技术,剑的中脊及两从用不同成分的青铜嵌铸而成。中脊含锡量较低,硬度低而韧性高,使剑不易折断;两从含锡量较高,硬度高而较脆,可以打磨得异常锋利,提高杀伤力。这种复合铸造工艺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近代才出现,而两千多年前的勾践剑就采用了此项技术,令人叹为观止,可以说它是古代青铜剑的巅峰之作。 剑的主人越王勾践,在历史上赫赫有名,他卧薪尝胆的故事,在中国流传广泛,几乎家喻户晓。 公元前494年,正是中国的春秋时期,吴越大地上发生了一场惨烈的大战,吴王夫差一举击溃越王勾践,勾践被迫向吴国投降。在吴王的威逼之下,勾践来到吴国宫廷服了三年苦役,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勾践被释放回国后,为了奋发图强,他睡觉躺在硬柴上,并将一枚苦胆悬挂在身边,每次吃饭的时候,就尝一口胆汁,提醒自己不忘国耻。 在谋士范蠡等人的协助下,勾践暗中进行了十多年的准备,终于决定要进攻吴国了…… 相传,浙闽边境有位老者名叫欧冶子,他听说越王勾践要复仇救国,就对妻子说:“我虽已年迈,不能上战场杀敌立功,但可铸剑救国啊!”后来,欧冶子不仅传授铸剑技术,还亲自铸造了湛泸、纯钧、胜邪、巨阙和鱼肠五把宝剑。 勾践指挥越国军队,并凭借精良的兵器,一举打败了吴国,吴王夫差自缢而死。 这把越王勾践剑,与古籍上记载的纯钧剑十分神似,很可能就是欧冶子铸造的宝剑之一。它是中国古代冷兵器的代表之作,也是越王勾践传奇人生的真实写照。 腾讯儒学独家内容,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