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明德讲堂 >

明德讲堂第五期之五:养成君子之德要知耻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钱逊 参加讨论

    主讲人:国学大师钱穆之子,清华大学教授钱逊先生。
    钱逊先生主讲《儒学的核心价值》之五: 儒学五大核心价值之“耻”
    再一个就是耻,这也是当时孔子就提出来对君子的一个要求,第一条就是说“行己有耻”,你一切的行为,立身行事就要有这个羞耻心。这个羞耻心对中国人来讲,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他是可以说是做人的一个底线,是道德自律的基础。就是你有羞耻心你就可以有所不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羞耻心他就会无所不为,那就非常非常危险了,所以讲“人不可以无耻”。
    
    养成君子之德要知耻(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个问题的重要还在就是说,这里也反映了中国人,我们所讲的道德,我们之所以把这个作为一个核心价值,反映了中国文化、儒家文化和西方宗教文化反映的根本区别点。美国兰德公司有过一个报告,其中就说到,中国人是道德的状况不好。说为什么中国人道德情况不好,因为中国人不信上帝,所以他做什么事情不受上帝的约束,没有了自我约束,所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个话当然一方面是对中国人的一种鄙视吧,另外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无知。这里边正好反映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一个根本的区别,中国人的这个道德不是建立在宗教信仰基础上的,西方基督教世界它是建立在对上帝的信仰上,所以它那个道德是以宗教,以各个地方的教堂是它的道德教育的一个中心基地。
    中国人不是这样,中国人虽然是不信上帝,没有一个说干坏事受上帝谴责,没有这种,但是他有一个很强的自我的约束,这个就在羞耻,就是有耻羞耻心这上面。
    你看中国人讲道德,《论语》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中国人讲道德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只是因为为自己能够求完善,要践行自己所定的这样的一种做人的准则,只是为了自己。或者讲只是为了求心安,不是说人家对你有什么要求,或者上帝对你有什么要求,而是从内心就觉得我就是要这样做的,所谓叫为己之学。
    所以孔子弟子给孔子提出来说,三年之丧时间很长,能不能缩短一点,孔子没有给他讲道理没有说这样做行还是不行,只问他一句话:你这样做你自己能不能心安?如果你真能心安那你就那么做吧。就把基础完全建立在一个人自己的自我自觉的道德要求之上。
    所以从孔子以前在春秋时期,社会上有很多,很多事迹,自讨,犯了一个错,有的有什么事自己觉得做错了,没有别人知道,或者别人知道了没有人指责你,自己对自己进行一种责罚,自己一种责讨,很多这种事情。我就说一个,因为时间关系,讲季札挂剑的事:
    
    季札挂剑(资料图 图源网络)
    吴国公子出使齐国,他去的时候路过徐国,和徐国国君一起见个面,见面过程他发现徐国国君对他身上佩剑非常感兴趣,但是不好说。但季札看出来了,心里暗暗想,他说因为我现在要出使,现在不能送给他,礼的要求必须戴佩剑,等我回来的时候,既然他喜欢我就把我的佩剑,回来时要送给徐国的国君,这是他自己想的,也没有说。等他出使齐国回来,又路过这,徐国国君已经去世了,那么季札就到了徐君的坟上,解下佩剑挂在他坟前的树上。随从就很不理解了,说徐君已经死了,你这个剑还送给谁呀。季札怎么回答呢?季札他回答说,虽然他死了,但我去的时候我就这么想了,我现在岂能因为这个而背叛我的心吗?这是多高的一种道德的自觉,不是由于任何的外在,他就是我心里我这样想的,我要做到,谁都不知道,只是他心里想,我不能背叛我的心。
    这还是比较简单的,有的就是做了一些冒犯国君的事,国君没有责罚他,他自己觉得我大不敬不行。君不讨我不自讨乎?我得自己讨伐自己,有的自己就自杀了。还有位将军是用什么方式讨伐自己呢,有敌人来进犯时,他不穿盔甲冲上去迎战,就战死了。
    这都体现了一种中国人的道德基础——羞耻心,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自律。当然大家知道,中国人修养中有个重要的要求叫慎独,慎独也体现了这个。
    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