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考古发现,人们更习惯和遗址、墓葬,乃至石器、青铜器、陶器、瓷器这些生硬的器物联系在一起。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王仁湘研究员告诉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考古发现,其实也发现了为数众多的食物遗存。他说:“有的发现非常重要,它们改写了我们已知的食物史。” 江苏出土的西周鸡蛋 沈阳法库的两斤辽代古酒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地处东北的辽宁自然跻身其中,多年来的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一点。现在,人们都习惯了吃大米,小米虽然已经成为小众食品,但是人们习惯上还是认为,小米是营养价值高的食品。 大家都知道,黍和粟,统称为小米。事实上,至少在5000多年前,甚至更早,小米已经成为了辽宁人的主食。在沈阳新乐遗址,出土了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碳化黍粒;赤峰蜘蛛山也发现了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粟粒。 通过辽墓壁画中的“厨房”,可以管窥当时贵族的美食文化 1955年,辽阳北郊三道壕西汉农村遗址,出土了碳化的高粱,据说这种名为赤粱的高粱,放在酒中可以让酒变红。属于汉晋时代的朝阳袁台子柳城遗址出土了碳化谷子及储存谷子的三座圆形粮仓,根据粮仓容积,可以储存谷子约十五万斤。从规模上看,应该是政府的粮库。 但最神奇的,是在沈阳法库叶茂台7号辽墓出土的两壶酒。 曾经亲历7号墓发掘工作的著名考古专家冯永谦告诉记者,在7号墓中的一张木桌底下,发现了两件白瓷壶,其中一件中竟然有液体,当时为了确定液体是什么,冯永谦还喝了一口。 “那个酒颜色是一种特别淡的黄色,很清澈,闻起来没有什么味。喝起来,也没有什么味。”冯永谦说。 “当时没担心这酒有什么问题吗?”记者问。 “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啊!”冯永谦笑言。 瓷壶中的液体很快被送去化验,结果出来了,清楚地标明液体中含有微量乙醇。这个无疑证明,壶中的液体就是酒!冯永谦说:“应该是粮食酒,而且考虑当时辽宁地区的农作物,高粱酒的可能性比较大。” 冯永谦告诉记者,当时壶里的酒差不多有2斤,而今,这2斤辽代高粱酒就存放在辽宁省博物馆内。他说:“现在还有多少不好说,但肯定有!” 在法库的辽墓中出土千年古酒,此前未曾有过,在考古史上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发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