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良渚文化的玉钺和中国古代皇权象征的来源(2)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山东博物馆网站 孙志新 参加讨论

    
    图4:湖北盘龙城商代前期遗址出土的青铜钺
    考古发现的青铜钺中年代较早的出自商代前期的遗址。湖北盘龙城遗址出土两件,其中一件通高41.4厘米,宽26.7厘米,长方形内,平肩,两肩下各有一狭长的穿(图4)。钺两面的纹饰相同,均为阴刻的兽面纹,分布在钺面的上方和两侧。钺身正中有直径大约12厘米的大圆孔。另一件通高21.2厘米,刃部宽约16厘米,方内,平肩,两肩下也是各有一穿,钺身正中亦有一大圆孔,但是整个钺的造型更为夸张,弧形的刃部几乎成半圆形,两角上翘。这一时期的铜钺的形制明显脱胎于玉钺,虽然其装柄的方法已经不再通过中央的孔捆绑,是利用肩部的两个长方形穿进行绑扎固定,但是中央的圆孔作为前代的玉钺的特征仍然保留下来。
    
    图5:山东益都苏埠屯大墓出土铜钺
    商代后期的青铜钺仍然保留了方内,平肩的造型,但是钺身更加宽扁,几乎成正方形。山东益都苏埠屯大墓出土的两件造型最为威猛。这两面钺通高都在32厘米上下,刃宽约35厘米,方内,平肩,钺面正中是镂空的人面纹,宽鼻大口,环眼圆睁,口中露出两排板牙,面容森严可畏(图5)。
    
    图6:河南安阳商代妇好墓出土的青铜钺
    目前所见的最大的铜钺出自河南安阳妇好墓,一件通高39.5厘米,刃部宽37.3厘米(图6)。钺身两面的装饰相同,靠近上方正中是正面的浮雕人首,两侧各有一只浮雕的虎,虎口大张,正对人首,成吞噬状。钺身中部的一面有“妇好”两字铭文。另一件外形大致相同,通高39.3厘米,刃宽38.5厘米。钺身两面均铸有浮雕的环眼张口的兽面,钺的一面亦铸有“妇好”两字铭文。这两件青铜钺硕大、厚重的体量明显超出一般兵器的规格,其两虎食人的装饰和“妇好”的铭文也显示出其功用不同寻常。殷墟甲骨文献有关妇好的记述甚夥,指明其是武丁的配偶,曾多次领兵出征,这两件大型铜钺应当是妇好统帅军权的信物。
    
    图7: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青铜钺
    考古报导中两周遗址出土的钺为数不多。目前所知有北京昌平白浮村西周墓出土的一件,造型与商代铜钺较接近,但是内的两侧各有一凸起,体量也较小,高仅有12.4厘米。甘肃灵台白草坡出土的一件称作钺的兵器整体作半环形,一端有虎头形的銎,另一端有短胡和穿孔,造型与其他商周的钺相去甚远,其定名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真正有代表性的是河北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铜钺,其规模与造型都和商代早期的钺接近,通高29.4厘米,宽25.5厘米,方内,平肩,钺身中央有一较大的圆孔,和盘龙城的铜钺的大孔一脉相承,显示出形式上的延续(图7)。更重要的是圆孔下面两行十六字的铭文:天子建邦,中山侯祥,作兹军钺,以警厥众,清楚地说明钺在东周晚期仍然是统帅军队的权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