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冉有是孔子的学生当中,一个比较有经济才能的学生。但同时,他就认为孔子所教的这套学术思想陈义太高,树立了一个过高的要求,他学习的目的可能他跟颜回不一样,颜回一开始就心悦诚服孔子之道。孔子讲我们的学说就是要你做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大人君子,颜回就照着去做了。冉有不一样,他是想跟孔子学习为官之道,怎么去求取俸禄的。他觉得说我已经学到这里就够了,你为什么还要跟我讲那套言不及意的、高出云表的东西? 孔子说你这句话就说得很矫情,因为一个人假如说他因为他的天分不够,他会就像走路一样,他走一半走不动就会停下来,可是你不是,你天分是够的,只是你自己在心里面给自己设了一个界限,你就不愿意去继续下去。 我高中的时候呢,是被迫读的理科,所以我当时考进清华以后,也是学理科。那个时候我们有一门课,叫汇编语言,它是计算机里面人机直接对话的语言。我平时上课我就非常排斥,我觉得我是一个本来就应该学文科的人,我怎么就偏偏学了理科了呢?我非常排斥,我就不愿意学,上课从来不听,作业也不做,一直到要考试了,临时抱佛脚,我的一个师兄跑过来跟我讲了大概一个小时。我听了,原来这个东西这么简单!但是来不及了,虽然我理解了它很简单,但是我没有经过练习嘛,所以考试考了48分。考完以后,我们班两个女同学跟我说,她说你看看连我们俩都及格了,你竟然没有及格。因为我平时的理科成绩肯定是比她们好的,因为她们没有自己在心里面划定一个范围,说我就是不愿意学它,所以她们就能够考过。而我呢,我心里划定了一个范围,我凭什么要学这个东西,我觉得学什么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学这个汇编语言、数字电路对我是一种侮辱。我觉得我是一个要做王国维的一个学者,我怎么能够去学这些东西呢?所以这个实际上心里面就划定了一个界限以后,那实际上并不是自己的能力问题。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这一段我的解释又与历代的学者都不一样。我曾经讲过在《论语》当中,绝大多数时候,君子与小人不含道德批判意味。君子是指贵族,小人是指普通老百姓。君子儒和小人儒,他们的分别不是一个品格问题,而是一个关注点的问题。 我们可以复习一下,在《论语》的第一篇《学而》篇里面子夏的一段话。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对照这一段,这一章,你就能够更加明晰地理解孔子所讲的“小人儒”的意思。子夏讲到一个人如果他在选择妻子的时候,他能够注重品性而忽视她的外貌;他去侍奉父母的时候,能够尽其财力所有;他去出仕为官的时候,能够贡献自己全部的忠心;跟朋友交际他说的话都能够信守然诺,这样的人哪怕他没有读过书,没有去拜过师学六经之道,我也认为他已经学了。这个观点是有非常偏颇的倾向,就是只注重修身,而忽视了学问。事实上你没有学问的修身是靠不住的,没有学问的信仰也是靠不住的。 所以“君子儒”相对于“小人儒”,更加注重的是“学”。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来说,他资质不够,他的生活条件所限,他的眼界所限,他非常地实用主义的。这个时候你跟他讲你要去追求学问,这些人是不愿意听的。但是,你可以让他们去学好做好人,那么这就是“小人儒”,就是子夏所讲的那一类的人。可是孔子认为你不能够止于此,你还要去探究学问,你还要去追求性命之道,这才是“君子儒”所应该做的事情。 所以,在《学而》篇里面还有这样的一段话,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讲,“弟子”就是老百姓,老百姓他在家里面就做到孝顺父母,在外面呢就能够做到恭谦有礼,他行为谨慎,说话信守然诺,讲诚信,能够将心比心对待他人,而懂得亲近仁厚长者,这已经足够了,这是“小人儒”所做的就够了。但是“君子儒”不同,“君子儒”是行有余力的人,行有余力的人就要去学文,探究学问之道,探究性命之道。所以这个逻辑是非常清晰的,孔子讲的“君子儒”,就是讲既有品格又有学问的,“小人儒”只有品格没有学问。子夏是孔子非常心爱的一个弟子,孔子不会去说,你要去做一个高贵的君子儒,不要去做一个卑贱的小人儒,这里面“君子”、“小人”不存在高贵与卑贱的道德评价,它只是讲一种地位的分别。 (作者:徐晋如) 《晋如说儒》是腾讯网儒学频道、深圳儒家文化研究会联手打造的高端文化讲座,学术性思辩性强,非常适宜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精英人士。讲座完全颠覆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习惯观点,带领听众重新思考近代史,重新审视儒家文化。 主讲人徐晋如为古典文献学博士,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兼任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国学院教务长,香港孔教学院永远名誉院长。著有文言诗文集《忏慧堂集》,学术专著《禅心剑气相思骨—中国诗词的道与法》、《缀石轩论诗杂著》等,是当代儒家诗教的首倡者。 (特别鸣谢:汉字创意设计师霍者先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