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时长4分11秒,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李山:中庸就是儒家改造世界的仁道 接着又另开一个话题,“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道不远人”实际上是前边讲过的“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如果一种道远离人群,和我们生活没有多大关系,这种道不叫道。(真正的道)都是切乎我们自身的。 然后来了一句诗,“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子曰:“道不远人”,是说道跟我们身体不可须臾离也。 这儿用了一句《诗经》,用得很好。“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柯就是斧子柄,拿着斧子去伐另外一个斧子柄,我要造一个斧子柄,伐柯伐柯,那个规则说伐多长多粗?规则就在你手上,你不是拿着一个柯吗?这叫伐柯取则,就地可以比照。执柯而伐柯,睨而视之,斜着眼视视这个斧子柄都远。这个诗很有意思,是讲很多生活规则就在我们身边,很切近。 儒家说拿这个斧柄子,去伐斧柄子,斜着眼看一看之间,道就离你远了,来反衬道不远人,改而止。《中庸》里面将道主观化了,主观到我们心性这种东西,不能够片刻离开,片刻离开就像走纲丝绳一样稍不留神就掉下来,哪怕斜眼看看这个斧子柄有多粗多细,刹那间你会掉下来,这是突出这一层“道不远人”。 “道不远人”的“道”具体指什么?指“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实际这儿就稍微变了一点语气。我们知道虽然孔子对仁没有定义,有些可以视作对仁的正面叙说,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把中道跟仁道连起来了。 什么叫中道而行?道为什么符合人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么处,实际上与中道而行是密切相关,是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说法,所以道不远人在这儿。你作为一个执政者,稍微违背民情,政治就失败了,关键在世道人心。 忠恕之道不远,忠恕之道在我们内心施诸己而不愿,你怎么知道别人的?反身想一想这事儿放在我身上,我愿不愿意?我不愿意勿施于人,这就是不远,即反求诸己,就在你心中。别人要求你的事情你应该对别人什么态度,实际不用管别人,问自己,我愿不愿意,喜欢不喜欢,所以亦勿施于人,这就是不远人的道。 实际上“中庸”跟“仁道”连起来了,中庸之道要行的内涵是什么?就是儒家改造世界的仁道。 主讲人简介: 李山教授是启功先生嫡传弟子。1995年获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化史、《诗经》研究、先秦两汉文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