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物识文第十五期:雍正像耕织图册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家,历代统治者因此都十分重视农耕和桑蚕。“耕织图”用绘画配合诗的形式,反映农桑劳作过程,被称为“中国最早完整记录男耕女织的画卷”。 在历代耕织图中,《雍正像耕织图册》最为独特。它是雍正还是皇子的时候绘制的,所以钤有“雍亲王宝”之印;另一枚“破尘居士”印,则来自雍正给自己起的法号。 雍正自少年起便喜欢诵读佛家典籍,成年后更是悉心研究,所以自号“破尘居士”,表明其身不出家,却勘破俗尘的志趣。 《雍正像耕织图册》为设色绢本画,纵39.4厘米,横32.7厘米,现存52页,除了6页尚未定稿外,其余46页都已经完成。在每幅画上,雍亲王胤禛都亲笔题写了一首五言诗,比如名为“耙耨【nòu】”的图中写有:农务村看急,春畦水欲平。烟笼高柳暗,风入短蓑轻。湿湿低云影,田田乱雨声。耙头舡无稳,斜立叱牛行。诗画结合,将春耕时冒雨劳作的场面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细看画中人物,可以发现正是胤禛本人及其家人的相貌。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历代耕织图中绝无仅有,而这,也正是《雍正像耕织图册》独特的地方。雍正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受他父亲康熙皇帝的影响。 在清朝的皇帝中,最重视农桑的就是康熙。他不但命画家焦秉贞绘制了堪称经典的《耕织图》,还亲自试种庄稼,体验农耕之乐。 这年六月下旬的一天,康熙皇帝在御园里种植水稻。突然,他惊喜地发现有一株水稻长得格外粗壮,别的稻子刚刚抽穗,而这株水稻已经成熟。这株水稻为什么成熟得这么早?康熙皇帝将稻穗收藏起来,决定明年试种,看它是否还能早熟。 试种获得成功,水稻在六月底就成熟了,而且颗粒饱满。因为水稻是皇帝培育出来的,所以人们叫它“御稻米”。后来,康熙将这种优质稻推广到南方,获得了好收成。 康熙躬亲农事的行为,深深影响着他的子孙们。雍亲王胤禛正是在父亲御制耕织图的基础之上,绘制了这本形象生动、趣味性强的耕织图。 《雍正像耕织图册》分为耕图和织图两部分。耕图从谷物浸种到入仓结束,共26幅画,画中主要人物是胤禛;织图从育蚕到裁衣结束,也是26幅图画,以福晋及其家人为主,生动再现了农桑生产的全过程。 雍亲王胤禛一家男耕女织、其乐融融的画面,传递着永不过时的和谐音符。而这本画册深藏北京故宫300年,是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宝。 腾讯儒学独家稿件,请勿擅自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