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碧 楼 鲵:“似鲇,四脚,前似弥猴,后似狗,声如小儿啼,大者长八九尺。——《尔雅·释鱼》郭璞注 在甘肃武山的种谷台,有两条古老的河,我们今天称作榜沙河与漳河,它们共同汇入渭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娃娃鱼游过了这条河,先民之中有一位陶匠,当他在河边打水的时候,打捞起了这条娃娃鱼,又偶然间被它突如其来的啼哭吓了一跳,手一松,娃娃鱼又落回了河里。陶匠对这条会哭的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当他抟陶盆、陶罐、陶瓶的时候,便把记忆中娃娃鱼的形象画了上去,1972年,沉睡了近万年的鲵鱼纹盆和鲵鱼纹瓶出土了,人们惊叹于陶器上鲵鱼形象的艺术化处理。 鲵鱼纹盆 我们不妨给陶人脱手的娃娃鱼取个名,就叫陶鲵吧。娃娃鱼并不是在新石器时代才出现的,它们已经在河水中潜游了许多万年。陶鲵的祖先个头比娃娃鱼小很多,只有40多厘米,学名叫天义初螈。 后来,陶鲵游进了《山海经》中的决决之水。《北山经》曰:“又东北二百里,曰龙侯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决决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鱼,其状如?鱼,四足,其音如婴儿。”之所以称鲵鱼为人鱼,是因为它能婴儿啼且四足如人形。娃娃鱼的族群越来越蕃育兴旺,引起了人类的注意,也便招致了祸患。据《史记》载,秦始皇死后,其骊山葬室以人鱼膏为烛——这不知要捕杀多少娃娃鱼,陶鲵又从秦始皇无形手掌下逃脱。 陶鲵游进了渭水,又游过伊水。郦道元注《水经》,曾沿河步履,实地勘察,他又注意到伊水里这条相貌奇特的鱼,有牙齿,有手脚,还像婴儿一般啼哭。一查《广志》,才知道此鱼名鲵鱼,“声如小儿啼,有四足,形如鲮鳢。”他便在《水经注》卷十五“伊水”条下作了详细的说明。 鲵鱼纹瓶 又过了约600年,陶鲵游到了长江的支流,再一次被捉住。当地人以为见到了祥瑞,便送给了谪守于此的苏轼。那个时候,诗人兼画家张舜民听到被贬官郴州的消息时,心想世界这么大,我早想去看看了。于是泛舟洞庭湖,重上岳阳楼,并在经过武昌时前往黄州去探访老友苏轼。张舜民一路走,一路记,等到了郴州,一部《南迁录》就成稿了。在《南迁录》中,张舜民记述寻访苏轼时,苏轼告诉他最近有人送来一条鱼,“似鲇而有四足,能履地而行”,苏轼觉得此鱼神异,“不敢杀,复纵之江中”,后来才知道这就是鲵鱼。苏轼见到这条娃娃鱼时,可能也被其啼哭声下了一跳,遂忘了《山海经》、《史记》、《水经注》里的记载。不过幸好有这一忘,也使得陶鲵又躲过了一劫。 鲵鱼陶罐 张舜民是当作一件奇闻来记的,我们从这则材料里可以推测,苏轼当时大约确曾想尝尝其美味,但慑于其四足,且能啼哭,怕惹来祸患,故而没敢动刀。古人如苏轼,尽管有口腹欲念的驱使,但对天地造物还是心存敬畏的,所以在很多行事上不会太造次。比如这条娃娃鱼,宋人因不了解其来历,故而在认知上便附着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陶鲵几番脱险,也渐渐壮大了胆子,以致到了敢上树的地步(原来缘木求鱼是有可能的)。洪迈《夷坚志》曾记述说,应山县产一种鱼,当地人叫牙儿鱼,有人看到一条牙儿鱼“有四足,能登岸升木,作声咿呀,全如婴孩”,便到处宣扬,此事立刻成了应山地区的一大新闻。当地民风淳朴,长辈告诫儿童们,这条鱼哭声这么像婴孩,肯定不同凡常,切记“不可网钓”。 鲵鱼纹彩陶瓶 陶鲵在树上待腻歪了,见一拨一拨人来围观又散去,没有伤害它的意思,也便不在意,慵懒地下了树,回到了河里。黄昏时分,它听到山间寺庙悠悠的钟声,很感兴趣,于是朝山寺游了过去,在山寺外的放生池里待了好久。寺庙里有一个敢来事的头陀,听到池中娃娃般的啼哭,心想这就是传说中爬树的神鱼吗?凡夫俗子不敢吃,我却不怕,于是便要去放生池捕捞。进寺的香客没见过这架势,苦口劝阻,可惜无果,头陀硬是去寺外泉源捕到了陶鲵,“烹而食之”——这条娃娃鱼最终还是被人的口腹之欲终止了生命。 洪迈给这则故事加上了一个劝善的结局,他说头陀吃了陶鲵之后,“未几疫死,自是人莫敢害”。 本文转自【望洲书院】活在当下的传统书院(微信号:wangzhoucollege)。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