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作者周月亮先生答记者问 王阳明的传奇的一生,就是置于死地而后生,他可以不去上书,不去给同僚说公道话,但是他非要去,这是仗义。仗义的结果就是四十大板,当时有被落下终身残疾的,但是王阳明奇迹一般的活下来,而且他在监牢里面还像上大学似的进修了他一直想修的周易。然后还像电视剧情节似的说有人在后面追杀他,在杭州那里布置了假现场。 ![]() 王阳明(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种追杀与被追杀,是他为了给朝廷一个说法,这样他就可以在杭州好好养病。他把追杀他的消息到处散布,他自己也给自己制造了传奇,等这项传奇完成的时候,他就去了贵州。贵州的气候不好,跟着他去的人都病了,他得了肺痨病不但没死,反而在那里悟了道了。贵州人现在特别能打出来的一张牌,说虽然浙江是他老家,但是到了贵州才”开了悟”。 这个传奇的一生,最主要的王阳明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他在集权体制里面没有多少自由,只有皇帝是下棋的别人都是棋子。他在悟了道之后就知道了自己的路,过去他想的是得君行道,在体制内占据一个很权势的位置。然后实行自己的主张。后来发觉那条路行不通。所以他自己在民间讲学,他真正传奇的是,他在一个不允许讲学的年代,创立了好多书院把他主张的心学,给后人保留下来了,这是他的传奇,也是他的神话。 提问:心学究竟是什么,它可以带给我们怎样的人生? 周月亮:渴望不朽的人认为日常生活不值得过,渴望生活的人认为追逐不朽是虚妄的。心学大师王阳明告诉你:人可以通过任何生活来创造自己,渴望生活与渴望不朽正可统一于“致良知”。他还告诉你一套随分用力、用自我的力量来生成自我的方法,找着良知这个“发窍处”,便能每天都活出新水平。若找不着便架空度日,给别人活了。梵高渴望生活是用自己的感性来创意,王阳明渴望不朽也是用感性来创意,他们的感觉把他们的生命和生活一体化了,从而都“活”出了不朽。 ![]() 阳明心学(资料图 图源网络) 心学就是用良知建功立业、诗意栖居活出灵性的意义学,是个靠意念贯通心物建立起来的自己成全自己的成功学。匹夫而为百世师,许多人从阳明学中取了一瓢饮。王阳明的启示在于:凡墙都是门,圣雄事业是从心头做。他高度强调道德的自我完成,并因为这种追求相当纯粹反而建立了救时济世的事功,而不是相反,讲道德就什么也不干了,像以往成了艺术品的君子那样。他的秘密在于超道德而道德化、超实用而相当实用,又不是两张皮,从而真诚至极又机变至极,高度恪守道德又相当心智自由,将一生变成了自觉改造自己、自觉改造社会的觉世行道之旅。每一天都不白活,无事时成圣,有事时成雄。 提问:良知是什么,它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里有着怎样的地位? 周月亮:良知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自性,是人所固有的“根本慧”,是能接通自然能量的本源性直觉。当代日本人矢崎胜彦用阳明学发展起来的“将来世代国际财团”意在证明良知之道的大意义:克服我执,超越经济至上主义、科学至上主义、眼前至上主义等。唤醒每一个人内在良知的地球市民意识,呼吁以此为行动准则,建立开拓未来的新文明。现在的“互联网+”则更日新日日新地需要阳明学做意义支撑。 王阳明说良知如佛说的“本来面目”。它是人生的“根”,根,是能生的意思。也就是说它是“元意义”,是人生各种意义的根据、本体。这个本体却是个“虚灵”,不能着一物,如眼里容不得一粒,不管是沙子还是金子。然而它又是根本慧:做事情,它是成所作智;看人情事变,它是妙观察智;在任何环境中,它是贯通心物、建立意义的平等性智;它是宇宙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宇宙、让人生生不息进取超越的大圆镜智。地,无水是焦土;人,无智是僵尸。良知能给我们的就是这个根本慧,让我们随我的“分”去建立意义通道。致良知即明心见性,性即是见,见即是性。不可以智更断智,智智相害,即智亦不可得。 提问:如何像王阳明那样,从心学中得到修炼,获得成功? 周月亮:心学是开良知这个“根本慧”的功夫学。致良知的主要目的是唤醒一种澄明的意识状态。各种知识是有终点的,而这种澄明的状态则只是起点,不仅超越有限又无情的知识理性,更超越蛮横的唯我主义。它启发你生生不息地尊重物性、尊重各行各业的规律、富有创造性地做好本分事。 ![]() 周月亮教授(资料图 图源网络) 最简单的办法是在纷繁复杂的世事、欲念中亲证“虚灵不昧”的良知,有了良知觉悟性就无施不可、无往不恰到好处了。良知是定盘星、通道,既不在任何貌似真理的说教中,也不在无穷无尽的对象界,只在你心中。有人自信不及,自己埋倒了;有人贪欲太重,把良知遮蔽了;有人理障太深,不见自性……所以稀里糊涂地活、乱七八糟地死。追逐什么死于什么,没有找到生的根,就只能到处流浪,与物同荣枯。王阳明的一生是用德去得道的心学标本,他在艰苦卓绝的历程中找到了“自性”,从而绝处逢生;有良知指引,任风高浪险,操船得舵;既现场发挥得好,又不是权宜之计;每一创意、举措都既操作简便又意义深远。 提问:王阳明心学,又称为光明之学。在当下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初心,走完光明的一生? 周月亮:人保全自己的良知本性,不为任何外在的功利目的丢失“自我”,却又不陷入那种束身寡过,一事不为的怯懦小儒的可怜境地;要从心灵入微处痛下自治功夫,既抗拒寻规蹈距之虚伪,又拒绝龙拿虎掷之虚伪。要告别混沌、为我、观望、自暴自弃等等活法,不做世俗的奴隶、境遇的奴隶、情欲的奴隶;永别一切奴才道德,做自己的主人! 提问:如今市面上关于王阳明的传记有很多,您写的这本书有什么独特的视角吗? 周月亮:我这个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写王阳明这个人,我是以他的书信、诗文,也就是把王阳明作为一个活人来写,这个角度从现在看来,还算能够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这种感性化的方法,跟我们今天的情绪上产生共振,思想上产生共鸣。这和学究化方式就有些不太一样。我们看见的王阳明是一个被我们局限住的王阳明,今天任何人都不可能再现王阳明真实的性格。 提问:王阳明所说的心和我们今天的主观能动性是一回事吗? 周月亮:这是关乎到王学本身的一个基本的认识。王阳明心学是方法学,区别于学究化、概念化、标签化的一种概况。因为心学的原理很简单,它在应对事情上随机应变地恰好,所以一抽象就失去它了王学有高度原则,一定要不改初心,同时不主观臆断。王阳明这个方法呢,是先把真心找出来,然后再面对滚滚红尘的各类问题。所以把心学修炼好了之后,就能应对各种问题,这是一种佛教的禅心,一是简单、一是专注,再就是尊重事情规律的本身。 王阳明心学的要点就是不动心,要尊重物性,尊重事情规律的本身。道理很简单,但人要去学不简单的东西。心学的方法就是不动心的方法。 ![]() 阳明心学被誉为光明之学(资料图 图源网络) 提问:周老师,您的书中有一段说,王阳明有一段情书式的檄文,我觉得写得非常精彩,您怎样看待王阳明这种别具匠心的做法? 周月亮:你能关注这段情书似檄文,我觉得你有慧眼。这是我传记的特点,好多王阳明传都没提到,没有像我这样把剿匪的檄文拿到大篇幅的正文上来分析它。它的确就写得像情书一样。这篇檄文真是胜过无数精兵良将。因为王阳明需要动之以情,让那些人能够听懂,能够接受他的一番煽情的劝说。接受他的劝说以后,怎么接受招安。 王阳明说得特别好,心学是心通学,这是心学不老的魅力所在。佛的一个境界叫他心通,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心学的地方。王阳明他剿匪的主要工夫在刀兵之外。 (责任编辑:admin) |